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中夫

作品数:76 被引量:952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默沙东艾滋病综合防治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1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53篇艾滋病
  • 37篇病毒
  • 28篇抗病毒
  • 25篇病毒治疗
  • 24篇抗病毒治疗
  • 13篇肝炎
  • 12篇丙型
  • 9篇影响因素
  • 9篇感染者
  • 9篇丙型肝炎
  • 7篇吸毒
  • 7篇免疫缺陷
  • 7篇艾滋病病毒
  • 7篇艾滋病患者
  • 7篇HIV感染
  • 7篇病毒感染
  • 7篇病患
  • 6篇药品
  • 6篇获得性
  • 6篇获得性免疫

机构

  • 70篇中国疾病预防...
  • 11篇凉山彝族自治...
  • 5篇北京地坛医院
  • 4篇云南省疾病预...
  • 4篇凉山彝族自治...
  • 4篇凉山州疾病预...
  • 3篇广西壮族自治...
  • 3篇湖北省疾病预...
  • 3篇山西省疾病预...
  • 3篇卫生部
  • 3篇中华全国妇女...
  • 3篇徐州市疾病预...
  • 2篇安徽省疾病预...
  • 2篇河南省疾病预...
  • 2篇江苏省疾病预...
  • 2篇上海市疾病预...
  • 2篇吉林省疾病预...
  • 2篇上蔡县疾病预...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疾病预...

作者

  • 72篇刘中夫
  • 15篇张福杰
  • 15篇赵燕
  • 14篇马烨
  • 12篇李健
  • 9篇俞海亮
  • 9篇龚煜汉
  • 8篇豆智慧
  • 8篇王启兴
  • 8篇叶少东
  • 7篇郑锡文
  • 7篇王菊
  • 7篇刘霞
  • 7篇晋灿瑞
  • 7篇余刚
  • 6篇赵德才
  • 6篇廖强
  • 6篇刘玉芬
  • 6篇庞琳
  • 6篇王强

传媒

  • 34篇中国艾滋病性...
  • 9篇中华流行病学...
  • 7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疾病监测
  • 2篇中国性病艾滋...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 2篇中国预防医学...
  • 2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妇女研究论丛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6篇2024
  • 8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9篇2014
  • 9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符合治疗条件的HIV感染者/AIDS病人未接受HAART的影响因素被引量:11
2013年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目前已被证实是针对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目前符合治疗标准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接受治疗的比例并不高,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病人认知程度低、服务提供有限、资金投入不足、社会歧视、服药本身不良反应和需终身服药等。为扩大治疗和提高覆盖率,建议:一要提高病人治疗积极性;二要减轻病人治疗负担;三要加强基层建设;四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减少和消除歧视。
杨燕刘中夫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抗病毒治疗
少数民族地区吸毒人群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及影响因素被引量:20
2013年
目的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吸毒人群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纳入调查的初治吸毒者进行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每隔3个月随访1次,观察半年。结果 180名初次抗病毒治疗的吸毒者,治疗后6个月余的127人中,123人检测了CD4T淋巴细胞,有12人(占9.8%)免疫学失败;120名已检测病毒载量的病人中,92人病毒载量降至最低检测限以下,病毒学成功率为76.7%。治疗前CD4<50个/μL者[比值比(OR)=0.10,95%可信区间(CI)=0.03~0.37]容易发生免疫学失败;半年的服药依从性在95%以上(OR=4.58,95%CI=1.87~12.57)、半年医学随访次数在≥7次(OR=3.23,95%CI=1.16~8.98)者,容易获得病毒学成功。结论吸毒人群的抗病毒治疗疗效低于其他人群,开始抗病毒治疗时间较晚、服药依从性差和参加医学随访次数较少,是造成吸毒人群疗效差的主要原因。
陆娟刘中夫王凤英赵德才豆智慧张福杰马烨
关键词:艾滋病少数民族地区吸毒人群抗病毒治疗疗效影响因素
中国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品费用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中国成年人和儿童AIDS免费抗病毒治疗试点分别始于2002年(河南省上蔡县)和2005年(河南、云南、安徽、湖北、广西、山西6省区),并分别自2003年和2006年起,在全国推广,至今已覆盖中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晋灿瑞刘霞马春涛王强赵燕刘清刘中夫
关键词:免费抗病毒治疗艾滋病药品
贯彻落实工作方案 推进消除丙肝公共卫生危害进程
2024年
丙型肝炎(简称丙肝)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传染性疾病。为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有关要求,降低丙肝流行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助力实现全球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目标,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9部门联合印发《消除丙型肝炎公共卫生危害行动工作方案(2021-2030年)》(简称《工作方案》)[1],提出了“五加强、一加大、一落实”7项重点任务、22个策略和5个保障措施。《工作方案》印发后,各地各部门积极贯彻落实方案各项重点任务,大力推进消除丙肝公共卫生危害(简称消除丙肝)工作。本文对《工作方案》印发后我国针对消除丙肝7项重点任务开展的主要工作进行分析,为下一步推进消除丙肝进程提供参考。
李健刘中夫严俊
关键词:丙型肝炎
四川省凉山州2008-2013年艾滋病患者生存时间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8
2015年
目的 分析四川省凉山州2008-2013年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情况,探讨其生存时间及影响因素,为制订艾滋病综合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从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管理系统选取凉山州2008-2013年期间诊断的艾滋病患者,收集其基本人口学及感染、发病、治疗、死亡等相关信息,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可能影响因素.结果 8 321例艾滋病患者确诊艾滋病年龄范围18 - 87.5岁,平均(34.2±9.8)岁,死亡3 021例,接受抗病毒治疗(ART)患者3 721例.研究对象总病死率由2008年的43.9/100人年下降到2013年的20.7/100人年,治疗组病死率由2008年的27.3/100人年下降到2013年的5.1/100人年,未治疗组病死率维持在45.0/100人年至50.8/100人年;治疗比例逐年上升,由2008年的5.8%上升到2013年的54.5%.所有艾滋病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35.1个月,其中未治疗组为18.4个月;所有艾滋病患者生存时间与治疗、确诊艾滋病年龄以及感染HIV途径有关(P<0.05),未接受治疗患者的死亡风险是接受治疗者的5.78倍,但与性别、民族无关(P>0.05);治疗组艾滋病患者生存时间与性别、确诊艾滋病时年龄、民族、感染HIV途径、确诊艾滋病时CD4+T细胞计数、治疗基线CD4+T细胞计数和基线贫血有关(P<0.05);未治疗组艾滋病患者生存时间主要与确诊艾滋病年龄有关(P<0.05),与其余因素无关(P>0.05).结论 抗病毒治疗是影响艾滋病患者生存时间的重要因素,治疗时机对于治疗效果至关重要,治疗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指标,提示加强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检测与监测、及早发现和确证艾滋病患者、扩大抗病毒治疗覆盖面、选择合适的治疗时机是提高抗病毒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延长艾滋病患者生存时间的重要途径。
邓玲刘中夫张石则豆智慧王启兴马烨龚煜汉余刚王菊俞海亮苗逢雨
关键词:艾滋病病死率抗病毒治疗回顾性队列研究
凉山彝族自治州2005-2015年成年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死亡病例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分析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凉山州)2005-2015年成年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死亡病例死亡情况,了解并提高凉山州艾滋病抗病毒质量,进一步降低凉山州艾滋病病死率。方法从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抗病毒治疗管理数据库收集凉山州艾滋病死亡病例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凉山州2005-2015年累计接受抗病毒治疗成年人患者14 219例,其中死亡1 425例,病死率为10.02%。死亡原因以艾滋病相关疾病为主(58.9%)。病死率与性别、年龄、感染途径、抗病毒治疗时长、开始抗病毒治疗时患者所处临床分期及CD4+T淋巴细胞水平有关(P<0.001),且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病死率增加、治疗时临床分期越高、基线CD4+T淋巴细胞水平低,病死率越高;死亡病例中男性占82.6%,已婚或同居1 182例(82.9%),死亡年龄集中在30~39岁组(48.6%),开始抗病毒治疗时CD4+T淋巴细胞<200个/μl的占49.7%;61.2%的治疗死亡病例在最后一次检测中病毒载量>1 000拷贝/ml,16.2%的治疗死亡病例在最后一次检测中CD4+T淋巴细胞≥500个/μl;44.5%的死亡病例在接受抗病毒治疗一年内死亡。结论感染者开始接受治疗时间晚,死亡病例的治疗成功率低。应早期、及时开展抗病毒治疗,加强对抗病毒治疗患者的宣传教育,提高抗病毒治疗病例档案随访信息质量管理,有效提高服药依从性。
姜雪许佳莉吉克春农余刚俞海亮王菊叶少东廖强刘中夫
关键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死率流行病学分析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的公共卫生意义及策略进展被引量:37
2011年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技术应用以来,成千上万的艾滋病患者得到有效治疗,患者的生命得以延长,艾滋病引发的相关病死率大幅度下降.随着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不断研发和面市,药物使用的方便性、耐受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从中获益.特别是近五年,抗病毒治疗药物在发展中国家广泛使用,治疗患者数目迅速增长,在2007年至2009年间,全球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数几乎翻倍,约525万人.不仅如此,抗病毒治疗药物在预防和减少新发感染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得到广泛应用.尽管如此,全球范围内新的HIV感染还在不断发生,每年新增加的抗病毒治疗患者数不及当年新增加的感染者人数,很多需要治疗的患者还没有获得这些可以挽救生命的药品.抗病毒无论是作为治疗手段,还是作为预防措施,都面临着很多挑战.本文从公共卫生视角,对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意义及其策略进展进行综述.
赵燕张福杰刘中夫吴尊友
关键词:抗病毒治疗药物病毒感染者公共卫生人类免疫缺陷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药物使用
中国艾滋病监测现状及近期监测工作要点被引量:78
2002年
吕繁刘中夫孙新华
关键词:流行病学艾滋病
网约性行为青少年自我报告性病艾滋病感染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了解我国网约性行为青少年性病艾滋病(sexually transimitted diseases/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STD/AIDS)感染情况。方法2017年9—11月,利用滚雪球法在中国部分网络社交平台对15~24岁青少年开展网约性行为现况调查,收集个人一般情况、STD/AIDS相关危险行为、自我报告STD/AIDS感染情况等信息。利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和决策树模型对与自我报告STD/AIDS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调查730例网约青少年,自我报告STD/AIDS感染病史31例(4.25%)。男性24例(5.97%),女性7例(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36,P=0.011);网约性伴为同性者16例(15.69%),异性者13例(2.27%)、双性及其他类型者2例(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107,P<0.01)。决策树模型共3层,8个节点,纳入3个因素;网约性伴类型、性别和年龄对因变量的标准化重要性分别为100.00%、11.60%和2.94%;Risk统计量(0.042)、索引图和收益图显示模型拟合良好;决策树模型显示,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年龄较小、双性及其他性行为者的感染概率分别为15.69%、4.17%和2.39%,是该人群感染STD/AIDS主要影响因素。结论网约性行为青少年自我报告STD/AIDS感染率高,应针对感染相关的因素加强预防性传播疾病健康教育,实施精准干预。
李健潘玲单多蔡凌萍张蕾刘中夫张大鹏
关键词:性病艾滋病青少年
我国15~24岁有网约性行为青少年寻求性病艾滋病医疗服务意愿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了解有网约性行为青少年(网约青少年)对感染性病和艾滋病(STD/AIDS)的态度以及怀疑感染STD/AIDS时的就医意愿。方法2017年9—11月通过滚雪球法在我国部分网络社交平台调查15~24岁青少年网约性行为情况,收集一般个人资料、高危性行为及STD/AIDS就医意愿等信息。采用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调查对象就医意愿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730名调查对象对可能的就医方式共进行了1119次应答,选择就医方式频次从高到低依次为:公立医院就诊或疾控中心咨询514人次(45.9%)、自己检测或治疗264人次(23.6%)、私人门诊或网络问诊217人次(19.4%)和不理会或认为不可能感染124人次(11.1%);不同特征和危险行为的调查对象中考虑选择公立医院就诊或疾控中心咨询的所占比例均为最高;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网约青少年中男性选择不理会或认为不可能感染的可能性高于女性(P<0.05);网约对象为同性者选择去公立医院就诊或疾控中心咨询和自己检测或治疗比例较高(P<0.05)。结论网约青少年对STD/AIDS服务的需求高,而其就医意愿/途径复杂,需要在青少年STD/AIDS宣教工作中重视就医行为和就医技能的教育,并通过多部门合作采取多种策略拓宽青少年获得适宜的STD/AIDS服务的途径。
潘玲张大鹏蔡凌萍单多张蕾庞琳刘中夫李健
关键词:青少年性病艾滋病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