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强
- 作品数:7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下肢旋转和膝关节屈曲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影像学对线影响的研究
- 目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X线影像学检查对术后测量至关重,下肢的内旋和屈曲对膝关节下肢轴线影响十分明显,但膝关节的屈曲和下肢的旋转对X线平片中膝关节下肢轴线影响的关系还不明确。方法:研究纳入对象为从2014年9月到2015...
- 贺强马建兵王曦
-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
- 氨甲环酸联合给药对TKA术后失血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4
- 2015年
-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联合给药方式在单侧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4年2月至2014年11月,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女性骨关节炎患者140例,年龄55~83岁,平均70.32岁,病程3~15年。随机分为试验组(联合给药)和对照组(单一给药)(n=70)。试验组在松止血带前10 min静脉滴注氨甲环酸10mg/kg同时术后关节腔逆行注射氨甲环酸0.5 g,对照组在松止血带前静脉滴注氨甲环酸10 mg/kg同时术后关节腔逆行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两组术后均夹闭引流管2 h。比较两组患者隐性失血量、总的失血量、需要输血患者人数、不同时间血红蛋白的变化、是否合并深静脉血栓及肺栓。结果对照组显性失血量(316.6±92.3)m L,大于试验组(210.8±94.8)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隐性血量(746.6±96.4)m L,大于试验组(596.4±92.8)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输血人数及输血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7 d均未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90 d内均未出现症状性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松止血带前10 min按10 mg/kg静脉注入氨甲环酸并结合术后关节腔逆行注射氨甲环酸0.5 g临时夹闭引流管2 h,可安全、有效控制术后失血量。
- 赵光辉马建兵段宏昊贺强姚建锋肖琳
- 关键词:膝关节氨甲环酸
-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中期疗效被引量:15
- 2019年
-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7年1月,获得随访的13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43~75岁,平均57岁。胫骨平台骨折按Schatzker分型,Ⅰ型1例,Ⅱ型3例,Ⅲ型4例,Ⅳ型3例,Ⅴ型2例。其中骨折保守治疗3例,切开复位内固定10例。骨折至全膝置换手术的间隔时间1~14年,平均7年。应用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和功能评分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前和术后随访进行评估。术前TKA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78.5±32.5)°,KSS评分(63.8±12.1)分,功能评分(62.8±9.8)分。结果根据术中情况,6例患者选择后稳定型假体;3例患者因平台骨缺损选择螺钉水泥处理;3例患者因骨缺损选择胫骨侧延长杆加垫块处理;1例患者因内侧韧带部分损伤选择限制性膝关节假体(legacy constrained condylar knee,LCCK)。本组13例患者中,1例患者术后出现伤口并发症,经治疗后痊愈;3例患者术后出现肌肉间隙静脉血栓,给予抗凝保守治疗;1例患者术后发生了僵直膝,给予麻醉下手法松解。术后随访时间12~113个月,平均68个月。末次随访时KSS评分(81.7±11.1)分,功能评分(83.5±15.4)分,膝关节屈伸活动度(105.4±18.2)°,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TKA治疗以往胫骨平台骨折后发生的创伤性关节炎,可明显改善功能,缓解疼痛,恢复肢体的下肢力线,确保假体达到软组织平衡,但手术技术要求较高,容易出现伤口并发症。
- 赵光辉贺强马建兵肖琳
-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创伤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
- 围术期高血糖与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关节置换术后深部组织感染和关节周围感染是最严重的手术并发症之一。已经报道膝关节和髋关节置换术后存在多种感染的危险因素,但对于高血糖和糖尿病患者的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高血糖和糖尿病是否会...
- 贺强马建兵王曦
- 关键词:关节置换糖尿病高血糖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位置变化的影像学研究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影像学参数对手术技术的判断和假体松动的早期发现都是十分重要的,但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影像学参数会受到下肢位置变化的影响,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下肢位置变化与膝关节置换术后影像学参数的关系。方法对2014年9月到2015年5月我科收治的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12名患者进行测量分析,从患者胫骨外旋20°到内旋25°每内旋5°摄一次前后位全长X线片,测量X线片中下肢力学轴线角度、下肢解剖轴线角度和胫骨解剖轴的角度的数据,获得下肢位置变化与膝关节置换术后影像学参数的关系。结果在内旋下肢的过程中,下肢力学轴线角度从胫骨外旋20°的内翻3°变成胫骨内旋20°的外翻2°,下肢解剖外翻角从胫骨外旋20°的外翻7.57°减小为胫骨内旋20°的外翻3.71°,胫骨解剖轴的角度从胫骨外旋20°的内翻1.6°减小到胫骨内旋20°的外翻1.4°。结论拍摄前后位X线平片时应该明确下肢的解剖标志的旋转位置,以避免下肢旋转而导致的测量误差。
- 贺强卿忠姚舒馨赵光辉孙相祥
-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
-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屈曲挛缩的一种新分类方法
- 目的:膝关节屈曲挛缩一般按照屈曲挛缩的角度,分为轻度屈曲挛缩(<20°)和重度屈曲挛缩(>20°)。但对于膝关节屈曲挛缩麻醉后有明显改善的情况并没有包括在内,所以会对病情的判断产生偏差。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采用全膝关节置...
- 马建兵贺强王曦
-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屈曲挛缩关节活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