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哲源

作品数:4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装甲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军队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2篇气囊
  • 2篇气囊缓冲
  • 1篇弹性模量
  • 1篇应变硬化指数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方法
  • 1篇元方法
  • 1篇陶瓷
  • 1篇陶瓷材料
  • 1篇特性分析
  • 1篇排气
  • 1篇排气口
  • 1篇气口
  • 1篇气室
  • 1篇屈服强度
  • 1篇重装
  • 1篇空投
  • 1篇缓冲气囊

机构

  • 4篇装甲兵工程学...

作者

  • 4篇吕哲源
  • 3篇王红岩
  • 2篇迟宝山
  • 2篇牛四波
  • 1篇王家梁
  • 1篇芮强
  • 1篇孙亮

传媒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装甲兵工程学...
  • 1篇装备环境工程
  • 1篇中国测试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陶瓷材料弹塑性参数仪器化压入测试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该文以典型陶瓷材料Si3N4和Al2O3为例,分别应用材料弹性模量仪器化压入测试中的两种代表性方法——Ma方法和Oliver-Pharr方法 ,对两种材料的仪器化压入测试结果进行计算。结果表明:Ma方法对陶瓷材料弹性模量的测试误差小于Oliver-Pharr方法。利用两种不同面角的四棱锥压头分别对Si3N4和Al2O3材料进行仪器化压入实验,并结合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确定Si3N4材料的塑性参数(屈服强度σy=7 800 MPa和应变硬化指数n=0.02)和Al2O3材料的塑性参数(屈服强度σy=4 100 MPa和应变硬化指数n=0.025),从而为进一步研究陶瓷材料力学性能参数仪器化压入识别方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王家梁吕哲源陈向前肖富君孙亮
关键词:陶瓷材料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应变硬化指数
重装回收系统双气室气囊缓冲特性分析被引量:16
2012年
为了得到气囊主要参数对缓冲特性的影响规律,利用重装的动力学方程、气体热力学基本方程和排气口流量方程建立了双气室气囊的解析模型,并采用Hyperworks对其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利用该模型对双气室气囊缓冲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初始压强、主辅气囊排气口面积以及气囊体积比对气囊缓冲特性有显著的影响。增加主气囊初始压力和气囊的体积比可以降低气囊缓冲过程中的最大冲击过载,重装触地速度有所提高;主辅气囊排气口面积过小,释能不充分,气囊将发生反弹,排气口面积过大,能量转化不够,重装触地速度较高。
牛四波王红岩迟宝山吕哲源
重型装备回收系统气囊缓冲特性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将气囊缓冲过程分解为绝热压缩和排气释能2个过程,从热力学和运动学方程出发,建立考虑降落伞阻力影响的缓冲气囊的解析分析模型。基于该模型,对立式气囊的缓冲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降落伞阻力对缓冲性能有微小影响,在计算中可以忽略。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系统质量与气囊初始体积比的最优值,探讨了排气口固定型与可控型气囊的缓冲特性及其应用优劣。
吕哲源王红岩牛四波迟宝山
关键词:气囊排气口
空投装备缓冲气囊匹配设计与仿真计算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解决缓冲气囊的研制周期长、成本高而设计效果却不够理想的问题。方法针对这个问题,对缓冲气囊的着陆缓冲过程进行解析建模,然后通过参数的无量纲化,将缓冲气囊的解析计算模型转化成无量纲动力学模型。借助缓冲气囊参数匹配图,根据试验需求对气囊缓冲系统进行匹配设计,然后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气囊缓冲系统进行建模分析。结果搭建了气囊跌落缓冲试验系统,进行了气囊跌落缓冲试验,通过试验验证了参数匹配方法的有效性,并利用试验数据对有限元仿真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配重平台最大加速度和气囊最大压强的误差分别为1.6%和3.1%。结论有限元仿真的精度可以满足分析要求,基本反映了实际的气囊缓冲特性。
洪煌杰王红岩李建阳吕哲源芮强
关键词:缓冲气囊有限元方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