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
- 作品数:15 被引量:44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1株致禽霍乱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病原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被引量:13
- 2020年
- 为确定湖南某鸡场鸡群突然发病死亡的原因,对病料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对获得的分离菌株G-2进行了病原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系统鉴定。通过16S rDNA鉴定和Biolog鉴定,表明该病原菌为多杀性巴氏杆菌杀禽亚种;采用荚膜多重PCR分型、脂多糖多重PCR分型和多位点序列分型对其基因型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该菌株为荚膜A型、脂多糖L1型、ST129型。利用SPF鸡进行动物回归试验,结果证实该菌株能引起SPF鸡典型的禽霍乱症状,肌肉注射7 CFU活菌可致死78日龄SPF鸡,10 CFU活菌可致死114日龄SPF鸡。结合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表明引起鸡群死亡的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
- 李伟杰祁鑫田野岂晓鑫蒋桃珍
- 关键词:多杀性巴氏杆菌禽霍乱
- 不同动物源生产用多杀性巴氏杆菌外膜蛋白H基因序列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为了解国内不同动物源生产用多杀性巴氏杆菌外膜蛋白H基因的变异情况,采用PCR方法对16株不同动物源生产用多杀性巴氏杆菌的ompH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和分析。结果显示:16株菌株的ompH基因开放阅读框在1002~1056 bp之间;信号肽为N端20个氨基酸残基,成熟蛋白氨基酸残基数量在313~331 aa之间,氨基酸同源性为82.1%~100%;基于Omp H氨基酸序列的系统发育树中鸡源菌株(荚膜A型)、猪源和牛源菌株(荚膜B型)分别在不同的分支。序列分析结果表明,ompH基因序列差异与荚膜型之间存在相关性,而与毒力大小无相关性。
- 李伟杰魏财文岂晓鑫田野蒋颖蒋桃珍
- 关键词:多杀性巴氏杆菌
- 鸡滑液支原体的分离鉴定与多位点序列分型
- 2022年
- 为研究国内鸡滑液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MS)的流行情况,2016-2021年间从山东、四川、河北等9省份共计分离到54株MS,通过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方法对分离株进行基因分型,同时结合国内外的分离株信息,进一步分析了不同菌株间的进化关系。结果表明,54株MS分离株可分为9种ST型,分别是34、44、93、95、96、102、103、148、153,主要流行的ST型为ST34和ST93;按照进化关系可分为A-I共9类,其中最主要的流行株为A类和E类。通过对国内外MS流行株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可依据地域将其分为亚洲株、欧洲株、北美株和其他株,其中中国分离株有独特的地域进化分支。本研究结果丰富了国内的MS流行病学数据,对防控与净化MS具有重要意义。
- 田野朱杰陈玲杜鹏飞
- 关键词:多位点序列分型
- 兽用疫苗制造检验用C型产气荚膜梭菌菌种的制备与检定标准和方法研究
- 2020年
- 目的为制备兽用疫苗制造和检验用产气荚膜梭菌CVCC60101菌种,检定其生物学特性,完善其制备、检定的标准和操作方法。方法对1960年冻干保存的C型产气荚膜梭菌菌株进行复苏、易感动物复壮、分离培养、分装冻干制备,对制备的菌种形态、培养、生化、血清学、毒力和免疫原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检定。结果制备的菌种纯粹,形态、生化和培养特性符合产气荚膜梭菌特征,真空度、剩余水分、血清学、毒力和免疫符合兽用疫苗制造和检验用菌种要求。结论本研究为完善C型产气荚膜梭菌菌种的制备、检定标准和操作方法提供了技术基础。
- 彭国瑞李旭妮李旭妮王秀丽李伟杰魏津马欣田野田野刘博李建罗玉峰李俊平
- 关键词:产气荚膜梭菌检定
- 奶牛源化脓隐秘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毒力基因的检测被引量:5
- 2014年
- 本研究旨在分离鉴定来自北京某奶牛场死亡奶牛肺脏的1株疑似病原菌CVCC 3982,并测定其致病性。通过分离培养获得疑似病原菌,采用Biolog鉴定系统和16S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了鉴定,人工接种CD-1小鼠测定了其致病性,合成引物对其主要毒力基因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该疑似病原菌为革兰氏阳性杆菌,β溶血,Biolog鉴定结果显示其为化脓隐秘杆菌,其16SrDNA序列与化脓隐秘杆菌模式菌株NCTC 5224的同源性达100%,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其与化脓隐秘杆菌处于同一分支。腹腔注射该菌可致小鼠死亡。分离菌株基因组中含有溶血素(PLO)基因,神经氨酸酶H(NanH)基因,神经氨酸酶P(NanP)基因,菌毛基因(fimA、fimC和fimE),但缺失胶原结合蛋白(CbpA)基因和菌毛fimG基因。结果表明该分离菌株为化脓隐秘杆菌且具有致病性。
- 李伟杰魏财文刘燕岂晓鑫田野蒋桃珍
- 关键词:奶牛化脓隐秘杆菌BIOLOG毒力基因
- 致病性大肠杆菌HPI毒力岛及其水平转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3年
- 致病性大肠杆菌作为肠杆菌科成员和人兽共患病病原体之一,在一定条件下可通过多种途径引起人和动物感染并引发不同的大肠杆菌病病型。由于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和毒力因子众多、耐药趋势严峻、存在生物被膜等因素导致大肠杆菌病的流行趋势复杂且疫苗研发困难,给国内外的畜禽养殖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高致病性岛(high-pathogenicity island,HPI)最早发现于耶尔森菌,被证实是其毒力表型所必需的基因组岛,为强毒力岛。由于细菌的水平转移机制让该毒力岛在其他肠杆菌科中被广泛检出。其中HPI毒力岛也在致病性大肠杆菌如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e Escherichia coli,EHEC)、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hig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STEC)等中被大量检出,被证实影响致病性大肠杆菌毒力,参与致病性大肠杆菌铁元素摄取和介导宿主免疫反应等。为进一步了解HPI毒力岛在致病性大肠杆菌中的铁元素调控机理、致病特性、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和水平转移途径,现从HPI毒力岛结构、如何调控耶尔森菌素铁载体、HPI毒力岛致病性及调控细胞免疫反应、HPI毒力岛的水平转移进行概述,以期望为大肠杆菌的致病机理及大肠杆菌病的防控提供帮助。
- 邹宏罗干陈玲杜鹏飞张乾义杨承槐田野
- 关键词:致病性大肠杆菌
- 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为了解国内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流行情况,对分离自18省份的84株多杀性巴氏杆菌采用荚膜多重PCR分型和多位点序列分型对其血清型和基因型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主要以血清A型为主,占96.4%(81/84);多位点序列分型可将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分为5种ST型,其中ST129为主要流行型,占94.0%(79/84)。本研究为我国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流行病学监测和基因多样性提供了数据支持。
- 李伟杰田野岂晓鑫蒋颖魏财文蒋桃珍
- 关键词:多杀性巴氏杆菌多位点序列分型
- 基于真核CMV启动子构建猪瘟病毒感染性cDNA克隆与病毒拯救
- 2024年
- 为建立猪瘟病毒(CSFV)反向遗传操作系统,本研究将CSFV石门株(SM)全基因组克隆至pBAC11载体中,并采用重叠延伸PCR方法在病毒基因组5'端和3'端分别加入CMV真核启动子序列和RzBGH序列,并将其基因组nt2809的碱基C突变为T,将原有的AfeⅠ酶切位点突变消失作为拯救病毒的遗传标记。将构建的质粒转染PK-15细胞培养后,收集细胞上清盲传3代后通过RT-PCR扩增蛋白编码基因,并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鉴定。RT-PCR鉴定结果显示扩增到CSFV特异性基因;IFA结果显示接种病毒的细胞出现绿色荧光。表明病毒拯救成功,将其命名为BAC-rSM。将BAC-rSM株在PK-15细胞中连续传18代,将第18代病毒经RT-PCR扩增E2基因,并对遗传标记的位点经Afe I酶切和鉴定,分析BAC-rSM病毒的遗传稳定性,结果显示第18代BAC-rSM株遗传标记稳定存在,表明拯救的病毒具有遗传稳定性。将BAC-rSM和SM株病毒分别以MOI 1感染PK-15细胞,在感染后不同时间点收获病毒并测定病毒滴度,结果显示BAC-rSM和SM株生长动力学特征基本一致。对第18代BAC-rSM株与SM株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比对分析,利用在线软件npsa-prabi.ibcp.fr/对Erns和E2蛋白二级结构预测,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对BAC-rSM和SM株感染PK-15细胞中IFN-βmRNA的转录水平。全基因测序比对分析结果显示,BAC-rSM株基因组共存在46个碱基突变,经预测其Erns和E2的突变导致各自的二级结构改变;qPCR检测结果显示,相对SM感染的PK-15细胞,BAC-rSM感染后8 h和24 h PK-15细胞中IFN-βmRNA的转录水平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简单、操作方便的CSFV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方法,为进一步开展CSFV的分子生物学、毒力决定因素、分子发病机制、疫苗开发和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
- 关飞虎王静宋亚芬温立佳田野蒋颖杨承槐张辉张乾义
- 关键词:猪瘟病毒感染性克隆
- 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荚膜分型及外膜蛋白H基因序列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为了解国内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外膜蛋白H基因的变异情况及与荚膜型之间的相关性,本试验采用PCR方法对44株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进行荚膜分型和ompH基因的扩增测序。结果显示,44株菌株中22株为荚膜A型,17株为荚膜B型,5株为荚膜D型;44株菌株的ompH基因开放阅读框在1 002~1 056bp之间;SignaIP 4.1预测结果显示,信号肽为N端20个氨基酸残基;ProtParam分析结果显示,成熟蛋白氨基酸残基数量在313~331aa之间,推测的分子质量在33.83~36.46ku之间。序列分析结果显示,44株菌株核苷酸同源性为86.2%~100.0%,氨基酸同源性为86.0%~100.0%;ompH基因核苷酸序列遗传进化树结果显示,荚膜A型、B型和D型菌株分别在不同的分支。试验结果表明,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ompH基因在不同血清型之间具有较高的同源性,与荚膜型之间存在相关性。
- 李伟杰魏财文田野张媛岂晓鑫蒋桃珍
- 关键词:多杀性巴氏杆菌
- 1株鹦鹉热衣原体的冻干、鉴定和分子分型研究
- 2023年
- 从国家兽医微生物菌(毒)种保藏中心领取1支鹦鹉热衣原体CVCC2410进行冻干和鉴定。将衣原体经卵黄囊接种SPF鸡胚进行复壮和传代,收获卵黄囊膜研磨后分装、冻干,并对冻干衣原体进行了无菌检验、真空度测定、染色特性和形态观察、特异性检验、16S rRNA鉴定、分子分型、衣原体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冻干衣原体CVCC24102203为C型鹦鹉热衣原体,含量为10^(5.50) ELD_(50)/0.2mL。本研究完善了该株衣原体的信息,为制定鹦鹉热衣原体的入库标准奠定基础。
- 陈玲田野杜鹏飞蒋颖杨承槐
- 关键词:鹦鹉热衣原体冻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