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晓静
-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静脉药瘾致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评价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评价静脉药瘾致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静脉药瘾致慢性丙型肝炎患者51例,以病毒学应答、复发率为疗效评价指标,并分析可能影响此类患者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 response,SVR)的因素。结果 (1)静脉药瘾致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位年龄32.5岁;男性占92.2%(47/51);HCV基因3型占52.9%(27/51)。(2)本组患者获得快速病毒学应答(rapid virologic response,RVR),早期病毒学应答(early virologic response,EVR),治疗结束病毒学应答(end-of-treatment virologic response,ETVR),SVR几率分别为66.7%、58.8%、60.8%、41.2%,复发率为32.3%。合并酒精性肝病患者获得SVR几率明显低于无酒精性肝病者(P=0.036)。(3)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静脉药瘾戒断时间每延长1个月,获得SVR几率增加1.365倍(P=0.004);获得ETVR的静脉药瘾致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获得SVR的几率是未获得ETVR者的8.885倍(P=0.018)。结论静脉药瘾致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以年轻男性多见,基因3型患者占50%以上;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可获得相对较高的病毒学应答率,静脉药瘾戒断时间与ETVR是此类患者获得SVR的影响因素。
- 任晓静季媛媛戚勋徐国光
- 关键词:静脉药瘾者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持续病毒学应答
- HBV感染患者临床类型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类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免疫功能水平,并分析HBV感染类型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HBV感染患者208例,根据不同临床类型分为A组(急性乙型肝炎,n=40)、B组(慢性乙型肝炎n=45)、C组(乙型肝炎肝衰竭,n=42)、D组(乙型肝炎肝硬化,n=41)、E组(乙型肝炎肝癌,n=40),并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4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受试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明确不同乙型肝炎类型与免疫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B、C、D、E组的CD3^+较对照组更低,且后4组的CD4^+、CD4^+/CD8^+低于对照组,CD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6组受试者中,E组的CD3^+、CD4^+、CD4^+/CD8^+低于其他组,CD8^+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的CD3^+、CD4^+、CD4^+/CD8^+较A、B组更低,但高于C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得知,CD4^+、CD8^+、CD4^+/CD8^+水平与A、B组无相关性(P>0.05),其中CD4^+、CD4^+/CD8^+水平与C、D、E组呈正相关(P<0.05),CD8^+与之呈负相关(P<0.05),且CD3^+与5组乙型肝炎感染患者相关系数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不同临床类型HBV感染患者的免疫功能水平存在差异,CD3^+、CD4^+、CD8^+、CD4^+/CD8^+水平变化能为乙型肝炎类型的鉴别提供依据,对这类疾病治疗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 张毅季媛媛任晓静陈良
- 关键词:免疫功能乙型肝炎感染
- 难治性丙型肝炎的治疗进展
- 2011年
- 难治性丙型肝炎因其标准治疗方案的病毒学应答率低,30%~60%的患者治疗后无持续病毒学应答,且病程反复极易导致肝硬化、肝癌等终末期肝病的发生。本文综述难治性丙型肝炎的治疗进展,包括优化治疗方案及新药的应用。
- 任晓静宋子玉张琴
- 关键词:丙型肝炎蛋白酶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