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东

作品数:7 被引量:44H指数:3
供职机构: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腰椎
  • 3篇椎间孔
  • 2篇蛋白
  • 2篇迁移
  • 2篇迁移率
  • 2篇椎体
  • 2篇疗效
  • 2篇高迁移率族蛋...
  • 2篇高迁移率族蛋...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减少
  • 1篇血小板减少症
  • 1篇压缩性
  • 1篇压缩性骨折
  • 1篇腰椎侧凸
  • 1篇腰椎管
  • 1篇腰椎管狭窄
  • 1篇腰椎滑脱
  • 1篇腰椎滑脱症
  • 1篇腰椎间盘

机构

  • 6篇大同市第五人...
  • 2篇山西大同大学

作者

  • 6篇王晓东
  • 3篇董友
  • 3篇杨晶
  • 1篇刁连君
  • 1篇王旭萍
  • 1篇张丽娟
  • 1篇葛文军
  • 1篇龚强
  • 1篇张晋华
  • 1篇李小红
  • 1篇李宏英

传媒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外周血HMGB1经RAGE-IL-6途径调控Th17/Treg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病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 分析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HMGB1)与Th17、Treg细胞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关系,探讨HMGB1通过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IL-6轴影响 Th17/Treg平衡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子痫前期患者40例(轻、重度子痫前期各20例)作为实验组,另取20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应用ELISA法测定外周血中HMGB1、IL-6、IL-17和TGF-β的浓度,借助RT-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内RAGE mRNA表达情况,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Th17细胞比例.分选PBMC进行体外培养,经重组人HMGB1(recombinant human HMGB1,rh-HMGB1)刺激后,应用RT-PCR检测胞内RAGE、IL-6、Foxp3和RORγt mRNA的变化.结果 子痫前期外周血中HMGB1、IL-6、Th17细胞及IL-17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且HMGB1水平与其他指标变化均呈正相关;子痫前期外周血中Treg细胞和TGF-β变化与HMGB1均呈负相关.体外rhHMGB1刺激后,PBMCs内RAGE、IL-6和RORγt mRNA表达明显增高,而Foxp3 mRNA表达降低.结论 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中高表达的HMGB1,可能通过RAGE-IL-6信号途径,调节Th17/Treg平衡向Th17方向偏移,加重炎症反应,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病.
王健杨晶穆雅琴朱壮彦王喜英张晋华蒋文渊王晓东池玉玲
关键词:子痫前期高迁移率族蛋白B1
椎间孔镜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退变性腰椎侧凸的初步体会
目的 观察椎间孔镜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退变性腰椎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于2015年-2017年间应用椎间孔镜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退变性腰椎侧凸的病例32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66.2岁;单侧入...
王晓东董友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微创临床疗效
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TED)是一种新型的微创治疗方法,可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我院已引进了该项技术,并在6个月内开展了35例手术,全部得到了回访,近期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于2013年1至7月应用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35例,其中男性19例,
李小红王晓东李宏英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疗效观察保守治疗疗效满意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椎体高度恢复与疼痛缓解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7
2019年
目的研究椎体高度恢复与疼痛缓解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山西省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60例,均为单椎体骨折,根据椎体高度的恢复值分为A组(<5mm)37例和B组(≥5mm)23例,比较两组术后伤椎高度恢复与VAS评分。结果 A组椎体高度平均恢复值为(3.8±0.4)mm,B组椎体高度恢复平均值为(7.1±0.3)mm,对两组进行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 A组术后VAS评分平均分值为(1.6±0. 6)分,B组为(1.5±0.5)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术后椎体高度恢复与疼痛缓解不成正比,两者无明显相关性。
王晓东龚强王晓云杨晶董友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疼痛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外周血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对Th17/Treg平衡的调节作用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 探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外周血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Th17/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 收集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2017年7月至2018年4月初诊的ITP患者30例作为病例组,另取同期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和Treg细胞比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外周血中HMGB1、白细胞介素17(IL-17)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浓度。分选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进行体外培养,经重组人HMGB1(rhHMGB1)处理后,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胞内Treg细胞转录因子叉头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和Th17细胞转录因子孤核受体γt(RORγt)mRNA表达的变化。比较两组Treg细胞转录因子外周血中各指标的差异,分析HMGB1和Th17/Treg平衡间的关系。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ITP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例及HMGB1、IL-17表达水平增高(均P<0.01),而Treg细胞比例和TGF-β水平降低(均P<0.01)。Th17细胞比例和IL-17与HMGB1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1);Treg细胞比例和TGF-β水平与HMGB1表达水平均呈负相关(均P<0.01)。体外实验中,PBMC经rhHMGB1刺激后,胞内RORγt mRNA表达较阴性对照组增高(1.50±0.24比0.93±0.22,t=9.612,P<0.01),而Foxp3 mRNA表达较阴性对照组降低(0.72±0.19比1.08±0.18,t=7.387,P<0.01)。结论 ITP患者外周血中高水平的HMGB1诱导Th17/Treg失衡,加剧炎症反应,可能是原发ITP的重要病因。
杨晶王健穆雅琴王喜英张丽娟王旭萍刁连君葛文军蒋文渊王晓东
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B1体外培养
Quadrant通道下经椎间孔椎体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Quadrant通道下经椎间孔椎体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治疗的腰椎滑脱症患者7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给予Quadrant通道下经椎间孔椎体融合术,对照组给予开放后路椎体融合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优良率分别达到77.50%和86.67%;观察组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椎间隙高度和滑脱角高于对照组(P<0.05),椎体滑脱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障碍指数(ODI)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Quadrant通道下经椎间孔椎体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较好,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等优点。
王晓云王晓东苟鹏国刘付军董友
关键词:QUADRANT通道腰椎滑脱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