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文军
- 作品数:10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阿扎胞苷单药及联合CAG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比较阿扎胞苷单药、阿扎胞苷联合半程CAG(阿柔比星+阿糖胞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方案及阿扎胞苷联合全程CAG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9月至2022年3月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51例AML和MDS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7例接受单药阿扎胞苷7d方案, 17例接受阿扎胞苷联合半程CAG方案, 17例接受阿扎胞苷联合全程CAG方案治疗, 比较3组患者的缓解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支持治疗情况。结果阿扎胞苷单药组、阿扎胞苷联合半程CAG组及阿扎胞苷联合全程CAG组的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58.8%(10/17)、64.7%(11/17)和70.6%(12/17), 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3)。阿扎胞苷治疗后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 32例发生3~4级血液学不良反应, 中性粒细胞缺乏时间(15±5)d, 23例发生感染, 11例发生出血。3组患者出血发生率、感染发生率、中性粒细胞缺乏时间、红细胞输注量、血小板输注量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除1例在第1个周期化疗后因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死亡、1例在第3个周期化疗后因脑出血死亡外, 其他患者经积极对症支持治疗均顺利完成化疗, 并安全度过骨髓抑制期。结论阿扎胞苷单药、阿扎胞苷联合半程CAG方案、阿扎胞苷联合全程CAG方案治疗AML或MDS效果均较好, 不良反应及支持治疗相似, 其中阿扎胞苷联合全程CAG方案治疗有效率相对较高。
- 葛文军马一栋葛宋钰曹丽萍杨晶
- 关键词:白血病髓样急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阿扎胞苷
- 硼替佐米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Jurkat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
- 葛文军
- 对巨幼细胞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有核红细胞过碘酸—雪夫染色分析
- 2002年
- 葛文军陈玉芬曹丽萍
- 关键词: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 放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多发脑转移的效果及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放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多发脑转移(MBM)患者的效果、不良反应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NSCLC-MBM患者86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研究组给予肿瘤原发灶放疗联合厄洛替尼或吉非替尼靶向治疗,对照组在培美曲塞联合铂类药物常规化疗基础上给予肿瘤原发灶放疗。比较两组治疗后1个月的疗效、总生存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S100-β、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水平。结果研究组年龄(55±5)岁,范围:39~75岁,包括男性15例(34.88%),女性28例(65.12%);对照组年龄(54±5)岁,范围:38~72岁,包括男性17例(39.53%),女性26例(60.47%);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1个月的客观缓解率[53.49%(23/43)比32.56%(14/43)]、疾病控制率[93.02%(40/43)比69.77%(30/43)]及治疗后1年总生存率[58.14%(25/43)比46.51%(20/43)]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0.91、5.76、11.02,P值分别为0.001、0.016、0.001)。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S100-β、CEA、SCCA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个月研究组血清S100-β、CEA、SCC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发生不良反应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13.95%(6/43)比39.53%(1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5,P<0.05)。结论放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可能有助于延长NSCLC-MBM患者生存期、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及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 马一栋张莉秦和鹏常谦军葛文军
- 关键词:脑肿瘤肿瘤转移放射疗法
- 硼替佐米单药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Jurkat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
- 葛文军
- 阿扎胞苷联合维奈克拉或CAG方案治疗老年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效果和安全性比较
- 2024年
- 目的比较阿扎胞苷联合维奈克拉或CAG方案对初治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3年8月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34例老年初治AML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维奈克拉组(阿扎胞苷+维奈克拉,17例)和CAG组(阿扎胞苷+CAG方案,1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情况。结果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维奈克拉组完全缓解率和客观反应率分别为70.6%(12/17)、82.4%(14/17),均高于CAG组的47.1%(8/17)、64.7%(11/17),但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00,P=0.163;χ2=2.00,P=0.244)。患者随访时间[M(Q1,Q3)]为25.4个月(7.2个月,60.3个月)。至随访结束,34例患者中19例生存(维奈克拉组13例,CAG组6例),15例死亡(维奈克拉组4例,CAG组11例)。维奈克拉组和CAG组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14.22个月(95%CI:8.2~60.3个月)和10.56个月(95%CI:7.2~50.2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9.97个月(95%CI:5.4~40.5个月)和6.82个月(95%CI:5.0~36.2个月),两组总生存、无进展生存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维奈克拉组和CAG组分别有16、14例患者发生3~4级血液学不良反应。两组粒细胞缺乏时间、血小板缺乏时间、感染及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阿扎胞苷联合维奈克拉或CAG方案治疗老年初治AML患者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 葛文军葛宋钰张向臣李霞王丽段建宇杨晶马一栋
- 关键词:髓样急性阿扎胞苷CAG方案
- 关于隐性铁缺乏症的临床分析
- 2012年
- 隐性铁缺乏症是贫血症的一种,铁是人体合成血红蛋白的必需原料,也是肌红蛋白、细胞呼吸酶(如细胞色素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的组成成分,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本文根据临床数据对隐性铁缺乏症做了临床分析。
- 葛文军曹丽萍陈玉芬张丽娟
- 关键词:血红蛋白肌红蛋白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外周血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对Th17/Treg平衡的调节作用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 探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外周血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Th17/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 收集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2017年7月至2018年4月初诊的ITP患者30例作为病例组,另取同期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和Treg细胞比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外周血中HMGB1、白细胞介素17(IL-17)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浓度。分选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进行体外培养,经重组人HMGB1(rhHMGB1)处理后,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胞内Treg细胞转录因子叉头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和Th17细胞转录因子孤核受体γt(RORγt)mRNA表达的变化。比较两组Treg细胞转录因子外周血中各指标的差异,分析HMGB1和Th17/Treg平衡间的关系。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ITP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例及HMGB1、IL-17表达水平增高(均P<0.01),而Treg细胞比例和TGF-β水平降低(均P<0.01)。Th17细胞比例和IL-17与HMGB1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1);Treg细胞比例和TGF-β水平与HMGB1表达水平均呈负相关(均P<0.01)。体外实验中,PBMC经rhHMGB1刺激后,胞内RORγt mRNA表达较阴性对照组增高(1.50±0.24比0.93±0.22,t=9.612,P<0.01),而Foxp3 mRNA表达较阴性对照组降低(0.72±0.19比1.08±0.18,t=7.387,P<0.01)。结论 ITP患者外周血中高水平的HMGB1诱导Th17/Treg失衡,加剧炎症反应,可能是原发ITP的重要病因。
- 杨晶王健穆雅琴王喜英张丽娟王旭萍刁连君葛文军蒋文渊王晓东
- 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B1体外培养
- 糖皮质激素治疗过敏性紫癜心脏病变42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观察静脉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过敏性紫癜(HSP)心脏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9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血液科住院的过敏性紫癜心脏病变患者42例,治疗均给予静滴糖皮质激素(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或注射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治疗期间观察记录临床症状的变化,定期复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肌酶谱,分别于治疗1周和2周进行疗效评估。病情稳定后改为醋酸泼尼松口服并逐渐减量,出院后定期随访。结果 42例患者经糖皮质激素治疗1周临床症状均得到控制,2周心肌酶谱均恢复正常,心电图除2例2个月恢复正常外,其余病例均在2周的恢复正常。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过敏性紫癜心脏病变明显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葛文军曹丽萍田雪娇
-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心脏病变糖皮质激素
- 硼替佐米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Jurkat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BOR)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Jurkat的增殖抑制和促凋亡作用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法)检测硼替佐米对Jurkat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硼替佐米对Jurkat细胞细胞凋亡的影响;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硼替佐米对Jurkat细胞Bax、Bcl-2、Cox-2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5 ng/mL、10 ng/mL、20 ng/mL、40 ng/mL浓度BOR作用于Jurkat细胞24 h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3.23±0.71)%、(39.53±0.95)%、(53.07±1.12)%、(60.43±0.75)%,48 h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5.20±0.96)%、(52.80±1.30)%、(60.67±0.64)%、(75.10±1.35)%,72 h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38.37±0.93)%、(60.94±0.85)%、(73.83±5.08)%、(88.37±1.55)%,Jurkat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随药物浓度的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602.202、1085.089、181.034,均P<0.05)。5 ng/mL、10 ng/mL、20 ng/mL、40 ng/mL浓度BOR作用于Jurkat细胞24 h、48 h、72 h,Jurkat细胞凋亡率随药物浓度的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88.571、223.378、251.175,均P<0.05)。5 ng/mL、10 ng/mL、20 ng/mL、40 ng/mL浓度BOR作用于Jurkat细胞24 h、48 h、72 h,Jurkat细胞Bax mRNA表达水平随药物浓度的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58.446、518.929、276.764,均P<0.05);而Bcl-2 mRNA、Cox-2 mRNA表达水平随药物浓度的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Bcl-2 mRNA=236.848、264.849、343.968,FCox-2 mRNA=679.404、1288.681、1541.850,均P<0.05)。结论BOR对Jurkat细胞有抑制增殖、诱导凋亡的作用。BOR可使Jurkat细胞BaxmRNA表达水平上调、Bcl-2和Cox-2 mRNA表达水平下调。BOR上调Bax表达、下调Bcl-2和Cox-2表达是其促凋亡的分子机制之一。
- 葛文军马梁明曹丽萍田雪娇杨晶冯芳陈玉芬孙涛
- 关键词:幼淋巴细胞JURKAT细胞硼替佐米基因基因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