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瑾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电位
  • 2篇诱发电位
  • 2篇神经核
  • 2篇前庭
  • 2篇前庭神经
  • 2篇前庭神经核
  • 2篇负电
  • 2篇负电位
  • 1篇正常听力
  • 1篇神经核团
  • 1篇鼠模型
  • 1篇潜伏期
  • 1篇豚鼠模型
  • 1篇蜗神经
  • 1篇蜗神经核
  • 1篇脑干
  • 1篇核团

机构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唐安洲
  • 2篇农东晓
  • 2篇张少华
  • 2篇陈瑾
  • 1篇黄文钦

传媒

  • 2篇中华耳鼻咽喉...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正常听力豚鼠声诱发短潜伏期负电位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听力正常豚鼠通过掩蔽能否引出声诱发短潜伏期负电位(acousticallyevokedshonlatencynegativeresponse,ASNR),并与药物致聋豚鼠的ASNR进行对比,同时验证二者的神经核团来源是否相同。方法40只健康豚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对照组8只(16耳)、掩蔽组16只(32耳)和致聋组16只(32耳)。掩蔽组选择气导白噪声作为掩蔽声,采用15dB的掩蔽/刺激强度差以避免掩蔽不足和掩蔽过度,根据ASNR引出与否,分为掩蔽ASNR组和掩蔽非ASNR组。致聋组采用卡那霉素和利尿酸联合致聋,根据ASNR引出与否,分为致聋ASNR组和致聋非ASNR组。全部豚鼠均行前庭神经核定位及直流电损毁,24h后再次行听性脑干反应(ABR)/ASNR测试,比较损毁前后ABR/ASNR的改变情况。脑干切片显微镜下验证电解损毁部位。结果掩蔽组32耳中24耳引出ASNR,致聋组26耳重度聋耳中12耳引出ASNR,掩蔽组ASNR的引出率(75.0%)高于致聋组(4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07,P=0.024);两组引出的ASNR在阈值和潜伏期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正常对照组前庭神经核损毁后,ABR波形及引出率无明显改变。掩蔽ASNR组和致聋ASNR组引出耳前庭神经核损毁后,ASNR均消失。脑干切片显示电损毁前庭神经核部位均准确无误。结论利用适当强度的白噪声掩蔽可以成功地在豚鼠听力正常耳引出ASNR,其波形、阈值和潜伏期与药物致聋豚鼠重度听力损失耳引出的ASNR相同,二者均起源于前庭神经核。
张少华陈瑾林晨希农东晓唐安洲
关键词:诱发电位脑干前庭神经核
声诱发短潜伏期负电位豚鼠模型的神经核团定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通过建立声诱发短潜伏期负电位(acoustically evoked short latency negative response,ASNR)豚鼠模型,直流电损毁前庭神经核或蜗神经核,验证ASNR的神经来源.方法 24只健康豚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8只(16耳),致聋组16只(32耳).致聋组应用卡那霉素和利尿酸联合致聋,根据ASNR引出与否又分为ASNR组和非ASNR组.对照组、ASNR组及非ASNR组按损毁核团不同又分为前庭神经核损毁组及蜗神经核损毁组.所有动物均分别进行前庭神经核及蜗神经核定位,直流电损毁神经核团,24 h后观察声诱发脑干电位的改变.处死动物后脑干标本经冰冻切片及染色,显微镜下验证损毁部位.结果 致聋组16只豚鼠(32耳)中10耳出现ASNR(31.3%).正常对照组豚鼠前庭神经核损毁后听性脑干反应(ABR)波形无明显改变,蜗神经核损毁后ABR仅余Ⅰ波.ASNR组中前庭神经核损毁组(7耳)ASNR均消失,而蜗神经核损毁组(3耳)ASNR均未消失;非ASNR组前庭神经核或蜗神经核损毁后ABR波形均无明显改变.脑干切片证实直流电破坏部位准确.结论 ASNR的责任神经核是前庭神经核,与蜗神经核无关.
张少华黄文钦林晨希陈瑾农东晓唐安洲
关键词:诱发电位前庭神经核蜗神经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