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杰
- 作品数:18 被引量:57H指数:5
- 供职机构:溧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三维(3D)打印技术辅助微创手术治疗骨盆不稳定骨折的临床观察
- 2024年
- 目的分析三维(3D)打印技术结合微创手术治疗骨盆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9月江苏省人民医院和江苏省溧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3D打印技术辅助下,通过微创经皮骨盆前环内固定术(Infix)治疗,部分患者后环不稳定,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收集手术相关数据,包括手术时间、失血量、重要组织损伤情况、骨折愈合情况以及术后功能的恢复情况;并在随访过程中,对骨折复位情况和肢体功能进行评估。结果40例患者的伤口在第一阶段就已愈合,未发生伤口感染。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6.0±1.5)d;骨盆骨折固定术的手术时间为30~95 min,平均(60.8±5.9)min;术中平均失血量为(30.6±11.5)mL;骨折愈合时间为(12.8±2.6)周。根据Matta标准评估骨折复位质量:优33例(82.5%),良7例(17.5%);基于Majeed标准的肢体功能评估结果:30例为优秀(75.0%),10例为良好(25.0%)。结论3D打印技术辅助微创手术内固定可以在术前较好地评估患者骨盆骨折情况,有利于建模,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失血,提高定位精度,最终达到更好的手术效果。
- 刘杰张文玺秦晓东陈建蒋正宇
- 三维打印镜像模型在锁骨骨折微创内固定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8
- 2018年
- 背景:锁骨骨折的微创化手术治疗方式可采用克氏针辅助复位接骨板内固定,但对于粉碎性骨折难以达到良好复位,由于体外塑形很难达到满意程度,闭合接骨板插入及螺钉固定有时会存在一定风险,如何微创化操作的同时实现接骨板的准确塑形和安全固定是目前较受关注的问题。目的:运用3D打印技术实现锁骨骨折内固定治疗的微创化。方法: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对12例单侧锁骨骨折患者行接骨板内固定术,所有骨折锁骨仅显露表面而不剥离锁骨床,对于粉碎性锁骨骨折采用三段小切口,微创经皮接骨板固定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操作以保护锁骨血运,3D打印健侧锁骨镜像模型及骨折模型,在两个模型距离胸锁关节1 cm、3 cm、5 cm处做横截面测量长短轴,并进行双侧对照,偏差<10%再进行镜像模型手术预演,在镜像模型表面描绘出骨折线并进行接骨板预弯、钻孔、固定等实际操作,记录每个螺钉的长度和位置,术中调节钻头伸出套筒的长度为模型相应钉道记录的螺钉长度,以防止钻入过深而损伤锁骨下血管,从而实现尽可能少的组织剥离和最优化的固定。结果:将锁骨胸骨端左右侧3个层面的长短轴数据汇总,成对样本共6组,成对样本的相关系数均>0.78,成对样本中PC1、PC3、PC5的LL-RL及LS-RS组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左右两侧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均采用微创操作固定,未出现血管损伤情况,术后复查X线显示内固定良好,螺钉长度合适,使用的接骨板及螺钉与术前预演一致。结论:通过3D打印健侧锁骨镜像模型与骨折模型,在无骨折区测量对比,对于偏差<10%的病例,在镜像模型上进行手术演练,获得预弯的接骨板与螺钉长度数据,可以直接用于实际手术中,从而实现MIPPO操作的目的。
- 张文玺王新明李栋刘杰沈黎明
- 关键词:3D打印锁骨骨折接骨板内固定预弯
- “快速线结解锁技术”的探索与临床应用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一种基于魔术技巧的死结的解锁技术,使无法移动的线结重新恢复移动。[方法]通过一种可以改变线结滑动阻力而无需打开线结的解锁技术,分别在10种手术常用缝线中测试,线结包括方结、外科结,打结层数为2和3,先在肱骨标本上进行松弛线环的打结,使线结距离标本1cm左右并且手力无法拉动线结,先模拟使用器械将不同线材的4种线结采用此技术重新勒紧肱骨,从而验证临床可靠性,然后使用推拉力计测试死结解锁后线结滑动时的阻力。[结果]10种缝线与4种线结的任意组合采用此技术均取得了良好的收紧效果,每种线结采用不同缝线的线结滑动阻力顺序并不一致,而相同材料缝线的线径大小与线结滑动阻力呈正比,相同材料相同线径不同线结滑动阻力:3层的外科结>3层方结>2层外科结>2层方结,所有线材的线结滑动阻力均<0.35 kgf,凭手力十分容易收紧线结。[结论]快速线结解锁技术是一种实用、简单、无需额外开支的技术,解决如何使紧固的无法移动的死结重新恢复双向移动的问题。
- 张文玺吴雪莲刘杰
- 关键词:筋膜室综合征
- 干骺端LCP前侧微创与外侧切开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干骺端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s,LCP)前侧微创与外侧切开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溧阳市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2~80岁,平均51.2岁。分别采用干骺端LCP前侧微创经肱肌中外1/3入路(A组)和外侧经肱桡肌与肱肌间隙解剖桡神经入路(B组)治疗,两组各15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平均骨折愈合时间、医源性桡神经麻痹发生率、切口感染的发生率、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及臂、肩、手功能障碍功能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2~18个月,平均15.3个月。两组患者在术后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医源性桡神经麻痹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低于B组(P<0.05);A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及臂、肩、手功能障碍功能评分优于B组(P<0.05)。结论采用干骺端LCP前侧微创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临床疗效优于外侧切开。
- 周金华戴峰刘杰郑志良袁霆
- 关键词:肱骨中下段微创
- 一种骨科夹板安装紧固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骨科夹板安装紧固装置,包括固定座、压紧板和螺纹杆,固定座上设有压紧槽,且固定座上的一侧设有第一固定块,固定座上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固定块,压紧板呈弧形,且压紧板与压紧槽相匹配,压紧...
- 刘杰葛曙光
- 文献传递
- 一种骨科医生用辅助牵引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用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骨科医生用辅助牵引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滑动安装有两块牵引板,两块所述牵引板竖直设置,且两块牵引板相互平行,并且两块牵引板的顶端均设置有多个牵引部;所述牵引部包括固定筒,...
- 葛曙光刘杰
- 文献传递
-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的两种入路方式比较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 探讨两种入路方式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及对胫骨平台内翻角、后倾角的影响。方法 选取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09例,内外侧入路治疗79例为观察组,后侧入路30例为对照组。测量术后即时、6个月、1年时的胫骨平台内翻角、后倾角以及膝关节活动度,采用Rasmussen评分评估疗效,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 术后即时,观察组内翻角、后倾角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术后1年,2组内翻角、后倾角以及术后1年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88.61%,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出血量大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内外侧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胫骨平台内翻角、后倾角。
- 葛曙光张文玺蒋正宇姜辉刘杰
-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后侧入路
- 3D打印镜像模型与分割模型在髌骨骨折术前规划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3D打印镜像模型和分割模型在髌骨骨折术前规划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8月江苏省溧阳市人民医院骨科采用2种3D打印模型进行术前规划的46例髌骨骨折资料。男26例,女20例;年龄19~79岁,平均51.5岁。骨折均为AO分型C型。根据实体模型设计要求,将具备双侧下肢DICOM数据的患者归为镜像模型组(24例),仅有单侧下肢CT扫描DICOM数据的患者归为分割模型组(22例)。镜像模型组患者需行双侧膝关节及超过15 cm的胫骨近端CT扫描,分割模型组仅需要患侧膝关节CT扫描,分别提取原始DICOM数据导入Mimics 19.0软件。镜像模型组患者采用"三层面长短轴对照"方法进行对称性判断后,形成骨折原始模型和镜像模型并分别打印,术中参考镜像模型绘制的骨折线寻找形态一致骨折块,予以拼合与固定。分割模型组骨折块分割成独立实体,转化为STL文件后,分别打印,并将骨块按顺序拼合与固定。术后均摄X线片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模拟手术时间、术后1个月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术后1、6个月B?stman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6~24个月(平均13.6个月)随访。对于呈粉碎性、存在压缩和嵌插的骨折患者,仅适宜采用镜像模型进行术前规划;对于无嵌插、无压缩、无粉碎性的骨折,两种模型都适宜;而存在双侧同部位骨折、小儿麻痹症、一侧肢体缺如的、曾有过陈旧性骨折的患者,适宜采用分割模型进行术前规划。镜像模型组患者采用"三层面长短轴对照"进行双侧对照,两侧的3个层面共6组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割模型组和镜像模型组患者术前模拟手术时间分别平均为11.2、9.2 min,术后1个月VAS评分均<3分;术后1、6个月B?stman评分均>20分。结论健侧髌骨镜像模型可以作为患侧的骨折复原模型进行使用,但严重退变者需预先验证对称性。3D打印镜像模型和分�
- 张文玺周金华刘杰葛曙光
- 关键词:髌骨3D打印
- 3D打印预处理对A2-3/C2-3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3D打印预处理对A2-3/C2-3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溧阳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24例A2-3/C2-3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7例采用常规内固定手术治疗设为对照组,57例则在内固定术前采用3D打印预处理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随访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分别为(78.19±23.72)min、(154.94±46.85)mL、(2.82±0.64)次、(52.85±10.34)mL、(12.70±1.64)d,均短/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HSS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41,P=0.32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53%,低于对照组的3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预处理辅助用于A2-3/C2-3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效果较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尚可。
- 刘杰张文玺蒋正宇葛曙光
- 关键词:股骨远端骨折
- 基于3D打印的骨折复原技术在胫腓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16
- 2017年
- 目的探讨3D打印胫腓骨远端的骨折复原模型用于术前规划和设计。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治疗的35例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双侧胫腓骨全长的CT扫描,获取Dicom数据,通过Mimics15.0软件将双侧胫骨上端距离膝关节5、10、15cm处做横截面,记录符号为PT5、PT10、PT15,并测量对比左侧与右侧长轴(LLvs.RL)、短轴(LSvs.RS)。通过Mimics15.0软件生成3D模型的STL文件,打印出实际尺寸的胫腓骨远端骨折部位和健侧胫腓骨镜像模型。在镜像模型上绘制骨折线并进行术前演练。术中采用术前预演的置入物,实际测量螺钉长度及摄片与术前预演对比。结果对胫骨近端的左、右侧3个层面(PT5、PT10、PT15)的长短轴进行数据汇总,按照每个层面的相同轴分组,每组数据及成对数据差值均符合正态分布,每组成对样本的相关系数均〉0.95,相关性极强。成对样本中PT5、PT10、PT15的LL与RL比较及Ls与R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5例患者均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复查x线片示置入物贴服程度及螺钉长度与术前设计符合,手术使用螺钉长度偏差均在容许范围,钢板贴服良好,内固定满意。结论健侧镜像模型作为骨折解剖复位后的模型进行术前预演及置入物的准备,具备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而3个层面长、短轴对照使双侧相似性比较变得简单、有效,避免了直接采用健侧镜像模型进行术前规划的盲目性。
- 张文玺王新明吉跃平李栋刘杰王帅
- 关键词:踝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