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勇
- 作品数:4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52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辅助显微手术治疗椎管内肿瘤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探讨多模式神经电生理检测下显微手术切除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6年6月显微手术切除的椎管内肿瘤57例,术中采用体感诱发电位(SEP)、运动诱发电位(MEP)及肌电图(EMG)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MIOM)。结果肿瘤全切49例(86.0%),次全切除6例(10.5%),部分切除2例(3.5%),失访4例,53例术后随访3个月~2年,神经功能改善45例(78.9%),无明显改善4例(12.3%),症状加重3例(7.0%),复发1例(1.8%)。结论多模式神经电生理检测辅助显微手术切除椎管内肿瘤,能有效提高肿瘤全切率,并预测和保护脊髓神经功能,提高手术疗效及安全性。
- 张功义张龙孟庆勇侯玉武秦东旭徐彩霞
- 关键词:椎管内肿瘤显微外科手术
- 中央回区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策略及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3
- 2017年
- 矢状窦旁蛛网膜颗粒细胞较为丰富,是脑膜瘤的常见好发部位,肿瘤基底位于矢状窦及大脑镰,占颅内脑膜瘤的17%-20%,而中1/3矢状窦毗邻中央前、后回,并有粗大中央沟引流静脉,附近区域通常被定义为中央回区,该部位脑膜瘤手术难度大,术后可出现严重偏瘫、重度脑水肿等并发症。我们对该部位的肿瘤既要力争全切,又要保护中央回区重要结构及引流静脉,并处理残余肿瘤与受累矢状窦,术中显微操作技巧对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我科于2010年2月至2015年8月共手术91例中央回区矢状窦旁脑膜瘤,显微镜下切除肿瘤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张功义侯玉武孟庆勇赵庆阮金成秦东旭张龙
- 关键词:脑膜瘤上矢状窦中央回区显微外科技术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对比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使用介入栓塞术对脑动脉瘤患者的疾病控制和效果。方法将40例脑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开颅手术,研究组使用介入栓塞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发现采用介入栓塞术的研究组患者,平均住院(8.77±0.6)d,临床治愈时间(13.83±0.4)周,临床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介入栓塞术在治疗后对于患者的效果更佳,是一种令人满意的手术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相关指标,具备临床实用性。
- 侯玉武孟庆勇高志慧
- 关键词:介入栓塞术开颅手术脑动脉瘤
- Hunt-Hess高分级前循环动脉瘤早期显微手术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Hunt-Hess高分级(Ⅳ~Ⅴ级)破裂动脉瘤的早期显微手术策略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9-01—2016-02显微手术治疗的67例Hunt-HessⅣ~Ⅴ级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Ⅳ级52例,Ⅴ级14例,均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3~20h内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24个月,按GOS预后分级评价疗效。结果按GOS预后分级,Hunt-HessⅣ级52例患者中,5级(恢复良好)31例,4级(生活自理)13例,3级(重度残疾)5例,2级(植物生存)2例,1级(死亡)1例,恢复满意(GOS评分5级,4级患者)44例,占84.6%。Hunt-HessⅤ级14例患者中,5级2例,4级5例,3级2例,2级3例,1级2例,恢复满意6例,占42.8%。结论 Hunt-HessⅣ~Ⅴ级破裂动脉瘤的患者病情危重,应积极早期手术干预治疗,夹闭动脉瘤并清除脑内血肿或蛛网膜下腔积血,能缓解严重脑血管痉挛及脑肿胀,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 张功义张龙侯玉武孟庆勇阮金成赵庆秦东旭
- 关键词:破裂动脉瘤早期显微手术夹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