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菲菲

作品数:10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肝炎
  • 5篇慢性
  • 5篇病毒
  • 4篇乙型
  • 4篇乙型肝炎
  • 3篇毒性肝炎
  • 3篇预后
  • 3篇衰竭
  • 3篇慢性乙型
  • 3篇慢性乙型肝炎
  • 3篇干扰素
  • 3篇肝衰
  • 3篇肝衰竭
  • 3篇META分析
  • 3篇丙型
  • 3篇病毒性
  • 3篇病毒性肝炎
  • 2篇代偿
  • 2篇药物
  • 2篇胰岛

机构

  • 10篇武汉大学

作者

  • 10篇龚作炯
  • 10篇刘菲菲
  • 6篇张海月
  • 4篇张冬琴
  • 2篇张倩
  • 1篇李汛
  • 1篇张倩

传媒

  • 3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海南医学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华临床感染...
  • 1篇中国肝脏病杂...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临床特征及血浆置换治疗对其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6
2016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相关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血浆置换(PE)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治疗的疗效。方法按肝衰竭诊疗指南的诊断标准,收集2012年5月至2014年2月我科诊治的52例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住院临床资料。使用德国BE公司血液凝固分析仪检测凝血功能指标;使用美国Beckman LH750血球分析仪检测血细胞计数;使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生化指标。结果 16例死亡患者入院时凝血酶原时间(PT)为(48.8±11.7)s、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为(65.8±19.0)s、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率(INR)为(2.4±1.0)、血氨为(100.1±74.7)μmol/L,均显著高于36例生存患者[分别为(42.7±14.0)s、(48.0±11.4)s、(1.7±0.4)和(47.9±21.5)μmol/L,P〈0.05];死亡组入院时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为(31.8±12.9)%、血小板计数为(85.6±61.3)×10~9/L、白蛋白为(29.2±4.1)g/L、血钾为(3.8±0.5)mmol/L,均显著低于生存组[分别为(47.9±21.2)%、(133.4±50.7)×10~9/L、(32.8±4.7)g/L、(4.1±0.6)mmol/L,P〈0.05];死亡组发生肝性脑病、腹水、自发性腹膜炎、电解质紊乱和发生2个以上并发症所占比例(分别为37.5%、68.75%、25%、62.5%、62.5%)显著高于生存组(分别为2.8%、30.35%、2.8%、11.11%、11.11%,P〈0.05);患者在接受PE治疗后PTA[(44.8±23.5)%]、白细胞计数[(8.0±3.6×10~9)/L]、白蛋白[(36.4±3.6)g/L]、血尿素氮[(7.1±4.6)mmol/L]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分别为(36.6±14.6)%、(5.9±2.8×10~9)/L、(33.7±4.1)g/L、(5.4±3.8)mmol/L,P〈0.05],红细胞计数[(3.9±0.7×10~9)/L]、血红蛋白[(119.5±18.2)g/L]、ALT为[(100.6±67.9)U/L]、AST[(120.0±62.8)U/L]、总胆红素[(335.7±121.3)μmol/L]、间接胆红素[(226.3±77.9)μmol/L]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分别为(4.2±0.8×10~9)/L、(130.6±23.8)g/L�
刘菲菲吴吉圆张海月张冬琴龚作炯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乙型肝炎血浆置换预后
慢性丙型肝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特征及胰岛素抵抗对抗病毒疗效影响的Meta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分析慢性丙型肝炎(CHC)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胰岛素抵抗(IR)对干扰素治疗CHC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 Med、Ovid、Science Direct、Embase、万方、维普数据库1970年至2015年1月发表的关于CHC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及IR与CHC抗病毒治疗效果关系的文献。应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22篇合格文献,全部为英文文献。关于CHC合并2型糖尿病临床特征文献11篇,IR对干扰素治疗CHC病毒学应答产生影响文献11篇;CHC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年龄、体质指数(BMI)显著高于单纯CHC或单纯糖尿病患者[P=0.0001,SMD=0.30,95%CI(0.15,0.45),P=0.04,SMD=0.17,95%CI(0.01,0.34)],CHC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家族史显著多于单纯CHC或单纯糖尿病患者[P=0.01,RR=1.07,95%CI(1.02,1.13)];CHC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感染HCV基因1型的比例显著低于单纯CHC患者[P=0.01,RR=0.82,95%CI(0.71,0.95)],但两组感染2型或3型比例无显著性差异[P=0.25,RR=1.16,95%CI(0.90,1.50),P=0.92,RR=1.06,95%CI(0.30,3.78)]);干扰素治疗CHC患者获得非持续病毒学应答(NSVR)组HOMA-IR水平和IR发生率显著高于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组[P<0.0001,SMD=0.80,95%CI(0.63,0.97),P<0.0001,OR=2.0,95%CI(1.59,2.52)]。结论 CHC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特征为高龄、高BMI水平和多伴有糖尿病家族史。感染基因1型CHC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机会小,而合并IR会降低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后SVR发生率,是影响干扰素治疗CHC疗效的重要不利因素之一。
刘菲菲张海月张倩王鲁文龚作炯
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基因型干扰素-Α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评分系统对短期预后的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评估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Child-Turcotte-Pugh(CTP)分级和终末期肝病模型钠(MELDNa)评分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出院后3个月病死率的预测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0月1日入住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120例单纯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计算MELD评分、CTP评分和MELDNa评分,统计研究对象出院后3个月内病死率并评估上述评分系统预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结果 3个月病死与生存患者的MELD评分、CTP评分和MELDN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6.532、-6.674、-6.399,P均<0.001),MELDNa评分模型预测效果最佳(AUROC=0.882,P<0.001)。结论 MELD评分、CTP评分和MELDNa评分都能准确评估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短期(3个月)预后,MELDNa评分模型能够改进预测效能,但仍需大规模临床研究予以证实。
吴吉圆张冬琴刘菲菲焦方舟王鲁文龚作炯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短期预后MELD评分
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7年
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是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一线推荐,但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方案对一部分患者为禁忌,且对基因1型、经治、肝硬化的患者疗效差,甚至患者常因不良反应而停药。2011年,直接抗病毒药物的出现使不同基因型、初治、经治、肝硬化及干扰素禁忌证的患者可以达到较好的疗效,甚至可达到100%的持续病毒学应答(SVR),该文对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刘菲菲龚作炯
关键词: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干扰素
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致肝衰竭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张冬琴吴吉圆刘菲菲王鲁文龚作炯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评分系统与短期预后分析
吴吉圆张冬琴刘菲菲焦方舟王鲁文龚作炯
MS-275对急性肝衰竭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MS-275对急性肝衰竭( ALF)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及对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SPF级C57 BL/6雄性小鼠30只,并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ALF模型组和MS-275治疗组,每组10只。 ALF模型组和MS-275治疗组小鼠采用D-氨基半乳糖以及脂多糖( LPS)联合诱导小鼠ALF模型,其中MS-275治疗组小鼠在制备ALF模型前2 h腹腔注射MS-275。24 h后观察检测各组小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T)、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总胆红素(TBil)、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白介素(IL)-1β、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取肝组织做HE染色观察肝组织结构并检测肝组织HDAC1、HDAC3、P65蛋白表达及乙酰化组蛋白、乙酰化、磷酸化P65蛋白的表达。采用t检验比较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与ALF模型组相比,MS-275治疗组小鼠肝细胞损害程度明显降低,炎症细胞浸润减少。与ALF模型组相比,MS-275治疗组小鼠血清中 ALT、AST 和 TBil 水平明显降低( t =-22.215、-11.914和-12.160,P值均<0.05),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t =14.852、11.692和8.333,P值均<0.05);MS-275治疗组小鼠血清TNF-α、IFNγ、IL-1β、HMGB1表达水平也明显降低( t=-7.926、-3.427、-2.475和-5.920,P值均<0.05),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其中TNF-α和IFNγ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41和5.514,P值均<0.05);MS-275治疗组小鼠肝组织中HDAC1和HDAC3蛋白表达明显下降(t=-3.676和-10.576,P值均<0.05),肝组织中乙酰化H3、H4和P65蛋白表达明显增加(t=3.976、5.559和4.588,P值均<0.05)。免疫组化结果提示,MS-275治疗组小鼠肝组织中P65表达总数及入核率均低于ALF模型组。结论 MS-275对ALF小鼠肝脏有保护作用,可能与非�
张海月李汛张倩刘菲菲王鲁文龚作炯
关键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MS-275P65MS-275P65
核苷(酸)类药物治疗HBeAg阳性CHB患者血清HBsAg水平变化Meta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系统评价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在接受核苷(酸)类药物(NAs)治疗过程中HBsAg的动态变化对血清学转换的预测价值。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数据库中关于HBsAg水平与HBeAg阳性的CHB患者在接受NAs治疗过程中发生血清学转换关系的临床研究。应用RevMan5.2软件。结果研究共纳入10篇文献,包括467例CHB患者。HBeAg阳性患者发生HBsAg应答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64.3%,显著高于未发生HBsAg应答组的19.8%(P<0.0001);HBsAg应答组HBsAg消失率为30.5%,显著高于未发生HBsAg应答组的0.4%(P<0.05);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患者HBsAg基线水平为(3.4±0.6)lg IU/mL,与未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患者的(3.7±0.4)lg IU/mL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HBeAg阳性患者在NAs抗病毒治疗过程中,HBsAg早期快速下降是患者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的有效预测因素,甚至对HBsAg的消失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张海月王鲁文刘菲菲龚作炯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核苷(酸)类似物HBSAGHBEAG血清学转换META分析
慢性丙型肝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特征及胰岛素抵抗对抗病毒疗效影响的Meta分析
刘菲菲张海月张倩王鲁文龚作炯
长效干扰素与普通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评价长效干扰素与普通干扰素治疗HBeAg+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EBSCO、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纳入长效干扰素(PEG-IFN-ɑ-2a或者PEG-IFN-ɑ-2b)与普通干扰素比较治疗HBeAg+慢性乙型肝炎的随机对照研究,并追查了所有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年限均为建库至2016年7月1日。由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项研究1 263例,其中长效干扰素组616例,普通干扰素组647例。Mate分析结果显示,长效干扰素组在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24周和48周时观察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三个指标均优于普通干扰素组(P<0.05),在12周时长效干扰素组HBV-DNA转阴率较普通干扰素组高(Z=2.19,P=0.03),而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方面与普通干扰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12周和24周时,两组所检测的HBsAg阴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疗程延长至48周时,长效干扰素组HBsAg阴转率高于普通干扰素组(Z=2.34,P=0.02);在HBeAg血清转换率方面,疗程12周和48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24周时,长效干扰素组优于普通干扰素组(Z=2.90,P=0.004)。结论在治疗24周、48周时,长效干扰素(PEG-IFN-ɑ-2a或者PEGIFN-ɑ-2b)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和HBeAg转阴率三个指标均优于普通干扰素;仅48周疗程时长效干扰素HBsAg阴转率较普通干扰素组高;仅24周疗程时长效干扰素HBeAg血清转换率较高。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仍需开展高质量研究加以验证。
焦方舟张海月刘菲菲王鲁文龚作炯
关键词: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普通干扰素META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