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海月

作品数:24 被引量:107H指数:5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衰竭
  • 9篇肝衰
  • 9篇肝衰竭
  • 8篇肝炎
  • 7篇慢性
  • 7篇急性肝
  • 7篇急性肝衰
  • 7篇急性肝衰竭
  • 7篇META分析
  • 6篇蛋白
  • 5篇乙酰化
  • 5篇乙酰化酶
  • 5篇去乙酰化
  • 5篇去乙酰化酶
  • 5篇组蛋白
  • 5篇组蛋白去乙酰...
  • 5篇组蛋白去乙酰...
  • 5篇酰化
  • 4篇乙型
  • 4篇乙型肝炎

机构

  • 24篇武汉大学
  • 1篇湖北省疾病预...

作者

  • 24篇张海月
  • 22篇龚作炯
  • 7篇张文斌
  • 6篇刘菲菲
  • 4篇陈倩
  • 3篇刘扬
  • 3篇张冬琴
  • 2篇李汛
  • 2篇周培
  • 2篇张倩
  • 2篇杨凡
  • 1篇张倩
  • 1篇吴小军
  • 1篇冯莉芳
  • 1篇刘杨
  • 1篇陈辉

传媒

  • 8篇实用肝脏病杂...
  • 4篇疑难病杂志
  • 3篇胃肠病学和肝...
  • 2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临床感染...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6篇2018
  • 5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性评价被引量:2
2015年
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虽然核苷(酸)类似物(NAs)具有很好的抗病毒疗效,但在长期服用过程中出现的横纹肌溶解、乳酸酸中毒、严重的肾毒性和范可尼综合征等严重的不良反应均与NAs类药物导致的线粒体毒性有关。本文对NAs类药物治疗CHB患者过程中的安全性做一回顾,以期更好地指导抗病毒治疗。
周培张海月龚作炯
关键词:核苷(酸)类药物横纹肌溶解乳酸酸中毒肾毒性范可尼综合征
HBsAg定量检测对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的预测价值被引量:3
2016年
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CHB)治疗的关键。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兼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停药后可使30%-40%患者发生HBe Ag血清学转换实现持续病毒学应答。许多研究表明HBs Ag定量可作为PEG-IFN抗HBV疗效预测指标,以及停药后持久免疫控制的预测指标。综述了PEG-IFN在CHB抗病毒治疗前、治疗过程中及治疗结束时HBs Ag水平与抗病毒治疗的关系,以阐明HBs Ag定量监测对PEG-IFN治疗CHB的意义,更好的指导和调整抗病毒治疗方案。
张海月周培龚作炯
关键词:干扰素类
血清25(OH)D_3水平与慢性丙型肝炎相关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评价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与慢性丙型肝炎(CHC)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Medline、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文献,检索年限均为建库至2017年3月1日,检索所有评价人体血清25(OH)D_3水平与慢性丙型肝炎关系的中英文文献。采用RevMan 5.2软件和Stata1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2篇文献1 144例患者,Mate分析结果显示,CHC组患者体内25(OH)D_3水平较对照组低1.59ng/ml(SMD=-1.59,95%CI-2.37^-0.80,P<0.01)。按种族进行分析,黄种人和埃及人CHC组患者25(OH)D均较对照组低(SMD=-2.48,95%CI-3.58^-1.38,P<0.01;SMD=-2.10,95%CI-3.23^-0.96,P<0.01),而白种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20,95%CI-1.42^-1.03,P=0.75)。根据维生素D检测方法进行分析,在酶联免疫法(ELISA)亚组和色谱法亚组中,CHC组患者的血清25(OH)D_3均较对照组低(SMD=-2.39,95%CI-3.22~~1.56,P<0.01;SMD=-1.751,95%CI-2.06^-1.44,P<0.01)。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25(OH)D_3水平较正常人低。
焦方舟张海月张文斌龚作炯
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25羟维生素DMETA分析
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临床特征及血浆置换治疗对其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6
2016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相关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血浆置换(PE)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治疗的疗效。方法按肝衰竭诊疗指南的诊断标准,收集2012年5月至2014年2月我科诊治的52例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住院临床资料。使用德国BE公司血液凝固分析仪检测凝血功能指标;使用美国Beckman LH750血球分析仪检测血细胞计数;使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生化指标。结果 16例死亡患者入院时凝血酶原时间(PT)为(48.8±11.7)s、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为(65.8±19.0)s、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率(INR)为(2.4±1.0)、血氨为(100.1±74.7)μmol/L,均显著高于36例生存患者[分别为(42.7±14.0)s、(48.0±11.4)s、(1.7±0.4)和(47.9±21.5)μmol/L,P〈0.05];死亡组入院时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为(31.8±12.9)%、血小板计数为(85.6±61.3)×10~9/L、白蛋白为(29.2±4.1)g/L、血钾为(3.8±0.5)mmol/L,均显著低于生存组[分别为(47.9±21.2)%、(133.4±50.7)×10~9/L、(32.8±4.7)g/L、(4.1±0.6)mmol/L,P〈0.05];死亡组发生肝性脑病、腹水、自发性腹膜炎、电解质紊乱和发生2个以上并发症所占比例(分别为37.5%、68.75%、25%、62.5%、62.5%)显著高于生存组(分别为2.8%、30.35%、2.8%、11.11%、11.11%,P〈0.05);患者在接受PE治疗后PTA[(44.8±23.5)%]、白细胞计数[(8.0±3.6×10~9)/L]、白蛋白[(36.4±3.6)g/L]、血尿素氮[(7.1±4.6)mmol/L]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分别为(36.6±14.6)%、(5.9±2.8×10~9)/L、(33.7±4.1)g/L、(5.4±3.8)mmol/L,P〈0.05],红细胞计数[(3.9±0.7×10~9)/L]、血红蛋白[(119.5±18.2)g/L]、ALT为[(100.6±67.9)U/L]、AST[(120.0±62.8)U/L]、总胆红素[(335.7±121.3)μmol/L]、间接胆红素[(226.3±77.9)μmol/L]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分别为(4.2±0.8×10~9)/L、(130.6±23.8)g/L�
刘菲菲吴吉圆张海月张冬琴龚作炯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乙型肝炎血浆置换预后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与内镜治疗预防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的Meta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比较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与内镜治疗(ET)对降低肝硬化静脉曲张再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利用计算机在PubMed、Ovid、ScienceDirect、Embase、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检索1970年1月1日至2014年1月1日期间关于TIPS 和ET预防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再出血疗效方面的随机对照试验,选取符合条件的随机对照试验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2软件对静脉曲张再出血率、治疗后肝性脑病发生率、生存期及住院天数等指标进行Meta分析,并对其中的异质性、敏感性、偏倚作出初步判断。结果共纳入13项随机对照研究,包括TIPS组475例和ET组480例患者。结果显示,与ET相比,TIPS有着更好地控制再出血率及病死率的疗效[相对危险度(RR)=0.48,95%置信区间(CI):0.39~0.58,P<0.001;RR=0.37,95%CI:0.20~0.69,P=0.001)];但TIPS更易导致肝性脑病(RR=1.84,95%CI:1.47~2.30,P<0.001)。二者术后总病死率、住院天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R=1.09,95%CI:0.88~1.35,P=0.44;加权均数差(WMD)=-0.44,95%CI:-3.25~2.38,P=0.76)]。结论 TIPS较之ET更易导致肝性脑病的发生,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TIPS仍是目前预防肝硬化静脉曲张再出血的第一选择。
吴吉圆张冬琴张海月王鲁文龚作炯
关键词:肝硬化食管和胃静脉曲张META分析
急性肝衰竭小鼠血脑屏障结构和水通道蛋白4变化的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观察急性肝衰竭小鼠脑水肿时血脑屏障结构和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P4)的改变。方法本实验于2016年1—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进行实验,共纳入SPF级C57BL/6小鼠3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各15只,模型组采用脂多糖及D-氨基半乳糖联合诱导小鼠急性肝衰竭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24 h后观察小鼠肝组织变化检测血清ALT、AST、血氨水平,血脑屏障结构和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出现明显病理性肝组织损害,对照组无显著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ALT、AST和血氨水平显著升高(t=5.075、6.338、5.718,P<0.05)。模型组脑组织血脑屏障结构轻度异常,电镜下可观察到微血管周围星形胶质细胞足突明显肿胀、内皮细胞出现大量囊泡和液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打开。脑组织AQP4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61,P=0.397)。结论急性肝衰竭脑水肿时血脑屏障结构存在轻微改变,血管源性水肿机制参与急性肝衰竭脑水肿,但脑组织中AQP4蛋白水平未出现明显改变。
焦方舟张海月王鲁文龚作炯
关键词:脑水肿水通道蛋白4小鼠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ACY1215对急性肝衰竭小鼠肝脏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观察D-氨基半乳糖/脂多糖(D-Gal N/LPS)诱导的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模型小鼠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ACY1215的作用下,炎症相关指标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微小RNA-141(microRNA-141,miR-141)的表达情况。方法将18只SPF级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ALF模型组(n=6)、ACY1215干预组(n=6),ALF模型组和ACY1215干预组采用D-Gal N/LPS联合诱导ALF小鼠模型,其中ACY1215干预组在造模前2 h腹腔注射ACY1215。24 h后检测各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取肝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肝组织结构变化并检测肝组织PCT、HMGB1、miR-14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ALF模型组相比,ACY1215干预组小鼠肝组织结构破坏程度明显减轻,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血清AST、ALT、TBIL水平显著下降,肝组织HMGB1及PCT表达显著降低,miR-141表达显著升高。结论 ACY1215对ALF小鼠肝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能减轻肝组织炎症反应有关。
刘扬张海月焦方舟张文斌陈倩龚作炯
关键词:急性肝衰竭降钙素原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肝细胞线粒体中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8年
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orniththine carbamoyltransferase,OCT)作为尿素循环的调节酶之一,在维持体内血氨浓度平衡中起关键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OCT也可为不同肝脏疾病的诊断及损伤程度的判定提供一定的临床意义。现就肝细胞线粒体中OCT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陈倩张文斌张海月刘扬龚作炯
关键词:尿素循环肝脏疾病
索非布韦联合α-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评价索非布韦(SOF)联合α-干扰素(PEG-IFN)与索非布韦或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及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等数据库,纳入索非布韦联合干扰素与索非布韦或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9篇文献,共827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其中5篇研究比较了SOF/PEG-IFN/利巴韦林(RBV)治疗的339例与SOF/RBV治疗的269例患者,4篇研究比较了SOF/PEG-IFN/RBV治疗的105例与PEG-IFN/RBV治疗的114例患者。Mate分析结果显示,SOF/PEG-IFN/RBV组快速病毒学应答率(RVR)显著高于SOF/RBV组(86.7%对71.7%,P=0.002),与PEG-IFN/RBV组比为91.7%对32.3%(P=0.006);SOF/PEG-IFN/RBV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SVR)显著高于PEG-IFN/RBV组(85.7%对44.2%,P<0.00001),但与SOF/RBV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9%对74.1%,P=0.16);SOF/PEG-IFN/RBV组头疼、疲劳、恶心、皮疹、肌痛、食欲减退、关节痛、发热、贫血发生率较SOF/RBV组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索非布韦联合α-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治疗相比索非布韦联合利巴韦林或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可获得更高的快速病毒学应答率,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索非布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组高。
焦方舟张海月张文斌王鲁文龚作炯
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Α-干扰素利巴韦林META分析
慢性丙型肝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特征及胰岛素抵抗对抗病毒疗效影响的Meta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分析慢性丙型肝炎(CHC)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胰岛素抵抗(IR)对干扰素治疗CHC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 Med、Ovid、Science Direct、Embase、万方、维普数据库1970年至2015年1月发表的关于CHC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及IR与CHC抗病毒治疗效果关系的文献。应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22篇合格文献,全部为英文文献。关于CHC合并2型糖尿病临床特征文献11篇,IR对干扰素治疗CHC病毒学应答产生影响文献11篇;CHC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年龄、体质指数(BMI)显著高于单纯CHC或单纯糖尿病患者[P=0.0001,SMD=0.30,95%CI(0.15,0.45),P=0.04,SMD=0.17,95%CI(0.01,0.34)],CHC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家族史显著多于单纯CHC或单纯糖尿病患者[P=0.01,RR=1.07,95%CI(1.02,1.13)];CHC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感染HCV基因1型的比例显著低于单纯CHC患者[P=0.01,RR=0.82,95%CI(0.71,0.95)],但两组感染2型或3型比例无显著性差异[P=0.25,RR=1.16,95%CI(0.90,1.50),P=0.92,RR=1.06,95%CI(0.30,3.78)]);干扰素治疗CHC患者获得非持续病毒学应答(NSVR)组HOMA-IR水平和IR发生率显著高于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组[P<0.0001,SMD=0.80,95%CI(0.63,0.97),P<0.0001,OR=2.0,95%CI(1.59,2.52)]。结论 CHC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特征为高龄、高BMI水平和多伴有糖尿病家族史。感染基因1型CHC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机会小,而合并IR会降低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后SVR发生率,是影响干扰素治疗CHC疗效的重要不利因素之一。
刘菲菲张海月张倩王鲁文龚作炯
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基因型干扰素-Α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