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莲

作品数:26 被引量:69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天疱疮
  • 4篇银屑
  • 4篇银屑病
  • 4篇皮肤
  • 3篇寻常型
  • 3篇寻常型天疱疮
  • 2篇大疱
  • 2篇大疱性
  • 2篇蛋白
  • 2篇肉芽
  • 2篇肉芽肿
  • 2篇肉芽肿性
  • 2篇肉芽肿性唇炎
  • 2篇他克莫司
  • 2篇自身免疫
  • 2篇文献复习
  • 2篇系统性红斑
  • 2篇系统性红斑狼...
  • 2篇免疫抑制剂
  • 2篇结节

机构

  • 26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四川大学
  • 1篇成都肛肠专科...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江西中医药大...
  • 1篇成都市妇女儿...
  • 1篇西南医科大学...

作者

  • 26篇王莲
  • 22篇李薇
  • 12篇徐飞
  • 10篇李萌萌
  • 10篇闫薇
  • 5篇刘宏杰
  • 4篇夏登梅
  • 4篇蒋献
  • 4篇周兴丽
  • 3篇张然
  • 2篇汪盛
  • 2篇张南
  • 2篇卿勇
  • 1篇曾昕
  • 1篇胡念芳
  • 1篇杜丹
  • 1篇邱逦
  • 1篇李二龙
  • 1篇吕小岩
  • 1篇黄旭蕾

传媒

  • 5篇中华皮肤科杂...
  • 5篇中国皮肤性病...
  • 3篇中国麻风皮肤...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实用皮肤病学...
  • 1篇皮肤性病诊疗...

年份

  • 2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6篇2017
  • 7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皮肤科新技术、新疗法诊治进展英夫利昔单抗治疗银屑病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不同类型银屑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对华西医院皮肤科应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的不同类型的银屑病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 结果:纳人英夫利昔单...
李萌萌李薇代维维闫薇刘远针徐飞王莲
关键词:银屑病英夫利昔单抗临床药理
自身免疫性疱病治疗一隅--硫酸羟氯喹
目的:初探硫酸羟氯喹在自身免疫性疱病中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系列病例展示硫酸羟氯喹在自身免疫性疱病中的治疗效果.结果:病例1:患者女,30岁.面部反复红斑、水疱、结痂3月.皮肤科情况:面部对称大小不等红斑、水疱...
夏登梅闫薇徐飞张然王莲李薇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硫酸羟氯喹
硫唑嘌呤致NUDT15杂合突变天疱疮患者骨髓抑制一例被引量:2
2017年
患者男,49岁,因口腔反复糜烂1年,加重伴皮肤红斑、水疱1个月就诊。结合组织病理和天疱疮抗体检查,确诊为寻常型天疱疮。予泼尼松联合硫唑嘌呤治疗1个月后,白细胞计数和中性分叶核粒细胞计数下降,停用硫唑嘌呤,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150 μg皮下注射1次后,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硫唑嘌呤用药相关基因分型检测示,NUDT15(JZ274)杂合突变型,TPMT*2、TPMT*3C、ITPA均为野生纯合型。诊断:硫唑嘌呤致骨髓抑制。
王莲周燕虹周兴丽吕小岩曾昕李薇
关键词:硫唑嘌呤天疱疮杂合子骨髓
多重自身免疫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
2020年
多重自身免疫综合征(multiple autoimmune syndrome,MAS)是指同一患者至少同时出现3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本文报道1例。患者,男,67岁。患有IgA天疱疮、白癜风、斑秃、重症肌无力、胸腺瘤(已切除)、糖尿病,符合MAS诊断。给予长期口服泼尼松,IgA天疱疮病情得到控制。
詹同英陈泽镕兰小梦SHRESTHA KRISTA张寿悦刘宏杰胡念芳王莲李薇
关键词:白癜风重症肌无力
天疱疮患者143例双向性队列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总结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天疱疮患者人口学特征、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方法采用双向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09年1月1日-2016年2月29日于本院诊治的天疱疮患者资料,随访时间至少12个月,对人口学特征、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进行分析。结果纳入143例患者,男女比例为1∶1. 60,平均发病年龄为(46. 83±12. 40)岁;非糖皮质激素抗炎治疗组9例,7例患者病情控制可;糖皮质激素治疗组(PV组+PF组) 66例,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组(PV组+PF组) 64例,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组(PV组+PF组)疗效优于糖皮质激素治疗组(PV组+PF组);糖皮质激素治疗组、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组患者均出现不良反应,严重者出现隐球菌性脑膜炎、肺部感染、骨髓抑制、股骨头坏死。结论天疱疮多见于中年女性;轻度天疱疮可予非糖皮质激素治疗;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疗效优于单用糖皮质激素。
王莲闫薇李萌萌周兴丽Ojaswi Pradhan刘宏杰谭婧周旭李薇
关键词:天疱疮激素免疫抑制剂
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六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总结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BSLE)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5年9月诊治的6例BSLE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男2例,女4例,平均发病年龄34岁。6例均表现为红斑或正常皮肤上出现张力性水疱、大疱,3例水疱、大疱排列呈环状。6例患者SLE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均大于4。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下水疱或裂隙;直接免疫荧光均表现为基底膜带线状IgG、IgM、IgA沉积,其中基底膜带线状C3沉积4例,线状Clq沉积2例。6例均予糖皮质激素、羟氯喹治疗;2例加用环磷酰胺。随访6例均发生程度不一的不良反应。结论BSLE多见于中青年,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下水疱或裂隙,直接免疫荧光见基底膜带线状IgG、IgM、IgA或c3沉积。
王莲李萌萌徐飞闫薇李薇
关键词: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
玫瑰痤疮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6
2019年
玫瑰痤疮是一组主要累及面中部的皮肤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具有遗传背景的个体,在外界刺激因素下,神经血管功能失调、先天免疫及获得性免疫紊乱共同参与导致。该文就玫瑰痤疮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王莲张自辉蒋献
关键词:玫瑰痤疮
Netherton综合征一例被引量:1
2020年
患儿,女,4岁。患儿出生即出现全身干燥、红斑、鳞屑,伴渗液。头发、眉毛稀疏,口周皮沟加深,呈放射状,双手、双足可见片状、环状或多环状的红色斑片,其周边有小片灰白色“双边”鳞屑。光镜下见头发呈竹节状改变。血常规中嗜酸粒细胞计数增高,血清IgE增高。诊断:Netherton综合征。给予保湿剂外用。
李萌萌王莲李薇
肉芽肿性唇炎1例被引量:1
2017年
肉芽肿性唇炎是一种以唇部反复肥厚肿胀为主要特征的少见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治疗尚无特殊方法。本文报道1例肉芽肿性唇炎患者,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海棠合剂,外用他克莫司治疗有效。
王莲徐飞李萌萌刘宏杰汪盛李薇
关键词:唇炎肉芽肿性他克莫司
新生儿寻常型天疱疮一例
2017年
患儿 男,3日龄,因"躯干、四肢部分皮肤破溃、糜烂3d"于2016年7月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患儿3d前即出生时被发现头面部、四肢及腹股沟处皮肤部分破溃、糜烂,系第1胎第1产,自然出生,出生胎龄36周,生后l、5 min Apgar评分均为10分,产程中无外伤.其母36岁,2016年4月因"口腔糜烂1个月"于华西口腔医院就诊,其时孕24周,未行病理活检,于我院完善外周血抗桥粒芯糖蛋白(Dsg)l抗体和3抗体检测,分别为1.69 x 10^5 U/L(>0.15 x 10^5U/L为阳性)、1.97x 10^5 U/L(>0.1x10^5 U/L为阳性),诊断为"寻常型天疱疮",并接受口服泼尼松(30 rr/d)治疗,口腔病损有所控制,其后不规则服药,其母亲孕期产前检查包括梅毒等性病检查无异常.
王莲黄旭蕾杨眉周兴丽李薇
关键词:寻常型天疱疮新生儿APGAR评分口腔糜烂皮肤破溃桥粒芯糖蛋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