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剑刚

作品数:9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力衰竭
  • 2篇血浆
  • 2篇衰竭
  • 2篇卒中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脑卒中
  • 2篇急性
  • 2篇梗死
  • 2篇肺部
  • 2篇出血
  • 1篇电图
  • 1篇丁苯
  • 1篇丁苯酞
  • 1篇丁苯酞注射液
  • 1篇冻干
  • 1篇心电
  • 1篇心电图
  • 1篇心电图表现
  • 1篇心房

机构

  • 9篇苏州市吴中人...

作者

  • 9篇朱剑刚
  • 5篇卢全兴
  • 3篇陆小平
  • 2篇刘赟
  • 1篇徐云
  • 1篇顾民
  • 1篇陈超
  • 1篇吴金秀
  • 1篇荣跃
  • 1篇杨晓卿
  • 1篇陈利君
  • 1篇丁倩倩

传媒

  • 2篇中国血液流变...
  • 2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外医疗
  • 1篇北方药学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6
  • 1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不同血栓栓塞危险分层心房颤动患者微栓子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216例根据房颤血栓栓塞危险分层CHADS2评估系统评分,分别按0~6分逐一分组,是否≥2分分为两组,应用经颅多普勒检查微栓子及免疫比浊法测定D-二聚体。结果显示,随CHADS2评分分值增加,监测到的微拴子数量及D-二聚体水平有增加趋势,0分、1分组微栓子数量及D-二聚体水平显著低于其他高分值组(P〈0.05),5分、6分组微栓子数量显著高于其他分值组(P〈0.05);CHADS2评分≥2分组微栓子检出数量及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2分组(P〈0.01)。提示,微栓子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反映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危险性。
徐云陆小平朱剑刚卢全兴
关键词:心房颤动血栓栓塞D-二聚体
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心电图表现
2006年
脑血管意外发生后,由于血循环障碍,常损害自主神经中枢,引起神经体液调节功能紊乱,可导致心脏的功能改变,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若不及时处理可使病情严重恶化以至死亡,故临床上脑血管意外患者的病情恶化或死亡往往是并发症引起的.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近2年脑血管意外患者的的心电图表现,旨在提醒临床医生要重视脑血管病人的心电图表现.
吴金秀卢全兴朱剑刚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心电图
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11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本文分析了我院多年来收治的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患者110例,得出了肺部感染与患者年龄、出血量、意识障碍以及病死率的关系,并提出几点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的措施,这对提高脑出血的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具有参考价值。
荣跃朱剑刚钱宏法
关键词:肺部感染患者脑出血并发抢救成功率患者年龄
出血性脑梗死24例临床分析
2009年
目的了解出血性脑梗死的特点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结果经早期诊断和及时调整治疗,24例病例中,20例好转,2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结论出血性脑梗死是脑梗死中较重的一种,但早期发现,及时治疗,预后无明显恶化。
朱剑刚卢全兴
关键词:出血性脑梗死颅高压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注射用血栓通(冻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2023年
目的探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注射用血栓通(冻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收治的12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61例),注射用血栓通(冻干)治疗,与观察组(62例),丁苯酞注射液联合注射用血栓通(冻干)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与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神经缺损程度与日常生活能力,并分析比较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55%高于对照组的78.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00,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注射用血栓通(冻干)治疗的效果确切,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神经缺损程度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还可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增强。
潘晨燕朱剑刚刘赟马泽南
关键词:丁苯酞注射液注射用血栓通急性脑梗死血液流变学
急性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70例分析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探讨防治对策。方法对我院1997~2007年住院的脑卒中患者进行肺部感染回顾性分析。结果257例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70例,感染率27.2%。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与年龄,卒中类型,意识障碍及卧床时间有关。并发肺部感染的脑卒中患者死亡率明显升高,应以切断感染途径,缩短卧床时间,保持呼吸道通畅为防治对策。
朱剑刚
关键词:并肺部感染急性脑卒中脑卒中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卧床时间卒中类型
BNP与CA125联合测定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与CA125在不同严重程度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 65例临床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并按照纽约心脏学会(NYHA)分级区分其心衰程度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采用ADVIACentaurBNP测定法定量测定血浆BNP水平,采用化学免疫发光法定量测定CA125水平;将两组的BNP及CA125值进行比较,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CHF组血浆BNP与CA125水平在心功能Ⅱ级与Ⅲ级、Ⅲ级与Ⅳ级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各组间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NP或CA125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值分别是-0.90和-0.61,P<0.05)。结论血浆BNP与CA125值在左室功能不全的患者中升高并与NYHA分级有明显的相关性,BNP与CA125值可作为诊断心力衰竭的筛选指标,并可用于指导心力衰竭的治疗。
陆小平卢全兴朱剑刚范茂虓顾民陈超杨晓卿
关键词:BNPCA125慢性心力衰竭
血浆BNP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探讨脑钠肽(BNP)水平和心力衰竭(HF)严重程度的关系及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2008年4月~2010年3月住院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120例,正常对照组30例,用ADVIA Centauf BNP测定法定量测定血浆脑钠肽水平.对各级心功能组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浆脑钠肽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HF组总体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NYHA Ⅰ、Ⅱ、Ⅲ、Ⅳ级组间血浆BNP依次递增(P〈0.01).结论 血浆BNP浓度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血浆BNP的浓度变化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严重程度的判断有重婴价值.
陆小平卢全兴朱剑刚范茂航
关键词:脑钠肽心力衰竭
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对照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抑郁障碍分别应用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给予文拉法辛治疗。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9.08%)、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20.17±6.55)分与对照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40.91%)、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23.89±6.92)分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在显著降低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患者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的同时,还能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陈利君朱剑刚朱清嘉丁倩倩刘赟张如阳
关键词:脑卒中后艾司西酞普兰文拉法辛抑郁障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