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晓玲
- 作品数:12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浅析茯苓四逆汤合参赭镇气汤加减治疗肺心病心衰的临床运用
- 2022年
- 目前临床上肺心病发病率高,患者易反复发作,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甚至需要反复多次住院,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重。目前常规西医治疗相对局限、选择性不多,反复使用相关药物存在疗效欠佳,治疗费用高等缺点。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可改善症状,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去除诱发因素,减少或避免急性加重期的发生,使患者的心、肺功能得到恢复。陈学忠教授使用茯苓四逆汤合参赭镇气汤加减治疗心肾阳虚型肺心病心衰患者,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症状等方面均得到了肯定的效果,为临床治疗肺心病心衰患者提供更多的方法和手段。
- 张瑜高文君多堂豹曹晓玲
- 关键词:肺心病心衰
- 三子排痰汤在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祛痰化痰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观察三子排痰汤在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祛痰化痰的效果。方法将86例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三子排痰汤,对照组给予盐酸氨溴索片。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后2-5 d的呼吸道症状综合评分变化以及晨痰、24 h痰的体积和质量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呼吸道症状综合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减轻;试验组在治疗第5天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试验组在治疗后第3,4,5天24 h痰质量及体积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2组间比较试验组第5天24 h痰质量和体积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01)。结论三子排痰汤和盐酸氨溴索均有较好化痰祛痰作用,但前者在症状缓解和化痰祛痰上更具优势。
- 寇潇月王瑷萍曹晓玲刘艳萍周兴林鞠梅
- 关键词:呼吸系统疾病
- 通腑法论治脑卒中被引量:1
- 2023年
- 通腑法是治疗脑卒中的常用法则之一,是基于“六腑以通为用”确立的。脑与肠的关系紧密相关,二者生理上相互依赖,病理上相互影响。在治疗脑卒中的方法中,通腑法可使气机调畅,通脉开窍,促进神经功能早日恢复,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 王燕吴生波曹晓玲
- 关键词:脑卒中中医治疗通腑法
- 参芪通脉汤对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临床研究
- 2023年
- 目的:观察参芪通脉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的60例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的患者随机分组为治疗组(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服用参芪通脉汤)和对照组(给与常规西医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NIHSS评分、Bathel指数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结果:1)中医临床治疗效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83.3%,、73.3%。2)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观察组与治疗组组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后观察者与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通脉汤结合常规西医治疗可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有效地减轻了神经功能障碍。
- 王燕张瑜曹晓玲
- 关键词: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型参芪通脉汤
- 药物性肝病的诊断和治疗体会
- 2014年
-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病临床诊断及治疗的方法、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在2010年5月-2012年10月共收治药物性肝损害住院患者62例临床资料,总结临床诊断、治疗方式,分析临床治疗结果。结果:全部62例患者经有效中西医结合治疗,痊愈42例,好转18例,无效2例,无临床死亡病例,平均治疗天数为18.5d。结论:采用权威标准及时诊断、分级,并予以中西医联合治疗,对于有效控制药物性肝病病情进展,保障患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 曹晓玲
- 关键词:药物性肝病
- 颈眩平胶囊配合牵引针灸治疗肝阳上亢型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对比口服颈眩平胶囊配合牵引针灸治疗与口服西比灵配合牵引针灸治疗肝阳上亢型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确诊为肝阳上亢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60例,采用口服颈眩平胶囊配合牵引针灸;对照组60例,采用口服西比灵配合牵引针灸治疗。两组牵引方式相同,针灸取穴相同(风池、颈夹脊穴等),观察治疗前后疗效、疗程、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等。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8.3%和96.7%,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治疗组在治疗疗程、毒副作用和复发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眩平胶囊用于治疗颈性眩晕疗效可靠,并可缩短疗程,无毒副作用,减少复发率。
- 曹晓玲嘉士健
- 关键词:肝阳上亢型针灸治疗胶囊颈性眩晕患者牵引方式针灸取穴
- 益气化痰活血法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观察益气化痰活血法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予以拜阿斯匹林肠溶片100mg加瑞舒伐他汀片10mg,睡前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益气化痰活血中药汤剂,每日1剂;两组均治疗6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分别测定两组患者颈动脉内径(CAD)、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脂及中医临床症状等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颈动脉CAD增宽、IMT变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缩小,并且血清TC、TG、HDL-C、LDL-C、中医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颈动脉CAD较对照组增宽、IMT较对照组变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较对照组缩小,血清TC、TG、LDL-C、中医临床症状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化痰活血法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时,在使颈动脉内径(CAD)增宽、颈动脉IMT变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缩小、改善血脂代谢异常方面起到协同作用,对中医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 曹晓玲王燕
-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益气化痰活血法
- 微创穴位埋线治疗痰热内扰型不寐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微创穴位埋线法对痰热内扰型不寐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5例痰热内扰型不寐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25例,针刺组24例,口服药物组26例,以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及症状分级量化表评价疗效。结果:埋线组、针刺组及口服药物组均可明显改善不寐患者的睡眠。埋线组在总分改善方面及提高睡眠质量方面优于针刺组(P<0.05),在总分改善方面与口服药物组相当,睡眠质量及日间功能方面优于口服药物组(P<0.05),但在改善睡眠时间方面不及口服药物组(P<0.05);埋线组改善中医症状效果与针刺组相当,均优于口服药物组(P<0.05);针刺组的总有效率低于埋线组与口服药物组,后2者接近。治疗结束1个月后随访,PSQI计分改善及中医症状改善均以埋线组最佳,针刺组次之(P<0.05),并且2者的总有效率也优于口服药物组(P<0.01),即2组维持疗效优于药物组。结论:对于痰热内扰型不寐,微创穴位埋线疗效与口服艾司唑仑片近似,优于针刺法,在改善中医症状及疗效维持方面有一定优势,少见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
- 马燕曹晓玲
- 关键词:穴位埋线药物疗法痰热内扰型不寐
- 注入式穴位埋线治疗失眠症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5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55例,针刺组53例,药物组57例,以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及症状分级量化标准观察,分别在治疗前、疗程结束时以及疗程结束后1个月进行评测。结果:埋线组、针刺组和药物组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失眠状况。疗程结束时埋线组总有效率54.76%,针刺组总有效率44.12%,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埋线组优于针刺组;药物组总有效率52.17%,与埋线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埋线组疗效与药物组接近。疗程结束后1月埋线组总有效率73.81%,针刺组总有效率52.94%,药物组总有效率50.00%,埋线组与针刺组及药物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埋线组优于针刺组及药物组。3组患者治疗前PSQ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疗程结束时埋线组与针刺组的PSQI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埋线组优于针刺组,埋线组与药物组的PSQ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埋线组疗效与药物组接近;疗程结束后1月埋线组的PSQI评分改善优于针刺组及药物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失眠症疗效优于针刺治疗,与口服药物(艾司唑仑片)近似;穴位埋线疗效维持时间长,治疗后效应优于口服药物及针刺治疗,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 曹晓玲马燕王燕
- 关键词:穴位埋线针刺治疗药物治疗失眠症
- 一种治疗脑卒中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脑卒中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大黄4.8‑7.2份、虎杖24‑36份、石菖蒲24‑36份、郁金12‑18份、胆南星8‑10份、瓜蒌仁12‑18份、天竺黄8‑12份、水蛭2.4...
- 王燕曹晓玲叶莉李柏洋何中文黄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