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中华

作品数:13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会议论文
  • 4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5篇脑梗
  • 5篇脑梗死
  • 5篇梗死
  • 4篇脑梗死患者
  • 4篇急性
  • 3篇血小板
  • 3篇血小板作用
  • 3篇血性
  • 3篇预后
  • 3篇他汀
  • 3篇缺血
  • 3篇卒中
  • 3篇氯吡格雷
  • 3篇抗血小板
  • 3篇抗血小板作用
  • 3篇伐他汀
  • 3篇阿托
  • 3篇阿托伐他汀
  • 3篇奥美拉唑
  • 2篇短期预后

机构

  • 1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通市第三人...

作者

  • 12篇张中华
  • 5篇周俊山
  • 3篇陈霓红
  • 3篇史艳艳
  • 3篇蒋伏平
  • 3篇黄清
  • 2篇张颖冬
  • 2篇刘春梅
  • 1篇蒋腾
  • 1篇陆敏
  • 1篇施洪超
  • 1篇龚亚驰
  • 1篇张羽乔
  • 1篇王蒙
  • 1篇史宝柱

传媒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江苏省第十七...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LMNB1基因串联重复导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成人型脑白质营养不良(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探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成人型脑白质营养不良(ADLD)的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发病机制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期收治的1例ADLD病例的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基因检测等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果 患者为59岁男性,成年起病,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锥体束受累症状(双下肢无力,双上肢腱反射活跃,双下肢腱反射亢进,双侧Babinski征阳性)、小脑功能失调(行走不稳,双侧跟-膝-胫试验欠稳准)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头颅MRI平扫示双侧半卵圆中心、侧脑室旁及小脑中脚对称性脑白质病变。患者父亲(已故)及哥哥有类似病史。遗传学检测提示LMNB1基因串联重复变异。ADLD临床上极为罕见,其症状及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点,但仍需与成年起病的遗传性脑白质病如成年型亚历山大病、成人葡聚糖小体病、合并脑干和脊髓受累及乳酸升高的脑白质病、遗传性弥漫性脑白质病伴轴索球样变等相鉴别。结论 LMNB1基因串联重复变异是目前已知的ADLD致病机制,遗传学检测是ADLD确诊的金标准。
陈帅宇蒋腾练慧文陈霓红张中华陆敏张颖冬
关键词:脑白质营养不良
奥美拉唑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的影响
张中华
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预测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术后预后不良的价值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ibrinogen to albumin ratio,FAR)对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血管内治疗术后预后不良的预测作用。方法纳入自2015年5月至2018年11月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接受血管内治疗的老年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病人,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以及预后情况,比较转归良好组与转归不良组基线资料。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血管内治疗术后90 d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使用ROC曲线分析FAR水平对血管内治疗后90 d转归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转归不良组的年龄(P=0.001)、卒中史(P=0.003)、基线NIHSS评分(P=0.001)、ASITN/SIR侧支循环分级0~2级比例(P=0.019)、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构成比(P=0.037)、FPG水平(P=0.001)、FAR水平(P=0.001)均显著高于转归良好组,Hcy水平(P=0.034)显著低于转归良好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校正年龄、卒中史、基线NIHSS评分、侧支循环分级0~2级比例、sICH、FPG水平、Hcy水平等混杂因素后显示,FAR是血管内治疗术后90 d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25.048,95%CI8.938~44.733,P=0.001)。FAR预测血管内治疗术后90 d转归不良的AUC为0.711,最佳截断值为0.0868,此时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0.72%和77.88%。结论FAR增高可用于预测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血管内治疗术后90 d转归不良。
张中华黄清刘春梅史宝柱
关键词:血管内治疗预后
静脉溶栓与桥接治疗颅内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被引量:24
2018年
目的探讨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及桥接治疗(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5例,其中30例接受静脉溶栓者为溶栓组,35例接受桥接治疗者为取栓组,通过比较患者基线资料及治疗后24 h、7 d的NHISS和早期预后良好率、血管再通率、90 d的mRS评分,同时对比治疗期间的颅内出血转化、其他部位出血、血管再闭塞、临床死亡等不良事件,评估两种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24 h和7 d的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 <0. 05);治疗后24 h及7 d的NIHSS评分取栓组均明显低于溶栓组(均P <0. 05);治疗后24 h、7 d的早期预后良好率取栓组(51. 4%、68. 6%)均明显高于溶栓组(26. 7%、40. 0%)(均P <0. 05);取栓组血管再通率(82. 9%)明显高于静脉溶栓组(36. 7%)(P <0. 05);治疗后90 d的远期预后良好率(mRS≤2)取栓组(71. 4%)明显高于溶栓组(43. 3%)(P <0. 05);两组不良反应包括脑出血转化、其他部位出血、血管再闭塞、药物过敏、临床死亡等发生率,溶栓组为40. 0%,取栓组为42. 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桥接治疗急性缺血性大动脉性脑卒中效果较好,且安全性与静脉溶栓治疗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刘春梅周俊山张羽乔施洪超候健康张中华
关键词:脑梗死静脉溶栓机械取栓
奥美拉唑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的影响
<正>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对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影响。方法将13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治疗,服药前以及服药后7天分别测定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 PA),后部分...
张中华
文献传递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卒中进展及短期预后的影响
陈霓虹周俊山蒋伏平张中华黄清史艳艳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和短期转归的影响
<正>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及短期转归的影响,并同时观察其安全性。方法入选我科2010年10月至2013年5月125例(平均年龄:67.061±11.02;男性68%,女32%)急...
陈霓红周俊山蒋伏平刘宇凯张中华史艳艳
文献传递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卒中进展及短期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卒中进展及短期预后的影响,并同时观察其安全性.方法:12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组(阿托伐他汀40mg/日)和标准治疗组(阿托伐他汀20mg/日),主要观察...
陈霓红周俊山蒋伏平张中华黄清史艳艳
阿尔兹海默病、帕金森病和脑梗死患者的记忆损害的临床特征研究
<正>目的通过对阿尔兹海默病、帕金森病以及脑梗死患者的记忆损害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与探究,旨在为临床上治疗上述三种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资料回顾性分析以及总结的方法,对在2008.05-201 2.05入住我...
张中华
文献传递
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脑梗死患者的记忆损害的临床特征研究
目的:通过对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以及脑梗死患者的记忆损害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与探究,旨在为临床上治疗上述三种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资料回顾性分析以及总结的方法,对在2008.05-2012.05入住我院心...
张中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