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血脂、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复发率的影响 陈霓红 周俊山 蒋伏平 黄清 徐梦怡 周峰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血脂、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复发率的影响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血脂、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59例合并有高脂血症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n=29)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n=30)。两组患者均给予脑梗... 陈霓红 周俊山 蒋伏平 黄清 徐梦怡 周峰文献传递 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关系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IS)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急性IS患者200例,其中复发68例,初发132例,按TOAST分型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LAA)组(92例)、小动脉闭塞性脑卒中(SAO)组(73例)和心源性脑栓塞(CE)组(35例)。选取同期住院的非脑血管病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浆Lp-PLA2水平。结果 IS患者血浆Lp-PLA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复发脑卒中患者血浆Lp-PLA2水平高于初发组(P<0.05)。各亚组比较,LAA组LpPLA2水平明显高于SAO组及CE组。结论复发性脑卒中患者血浆Lp-PLA2水平明显升高,其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预测因子。Lp-PLA2升高可能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赵艳霞 黄清 赵红东关键词: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缺血性脑卒中 复发 106例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表型和生存期研究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表型和生存期特点,加强对该疾病早期诊断及相关预后的了解。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03年1月至2020年7月106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一般信息、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辅助检查及生存期。结果:106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20.65±13.06)岁,30岁前发病者占81.1%;临床分型中,肝型70例(66.0%),脑型13例(12.3%),混合型23例(21.7%);角膜色素环(Kayser-Fleischer ring,K-F环)阳性患者62例(58.5%),各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铜蓝蛋白降低者92例(86.8%),均≤200 mg/L;进行24 h尿铜检测者11例,其中10例>100μg;仅13例患者有明确基因检测结果,其中11例检测到致病性突变,7例患者同时存在2个突变,最常见突变位点为p.Arg778Leu。截至2020年12月1日随访44例,7例死亡,最常见死因为肝衰竭,平均生存期(485.48±13.61)个月。结论:肝豆状核变性多于青少年起病,以肝损害和神经系统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随访患者中最常见死因为肝衰竭。 黄清 王刚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 功能性运动障碍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第二版) 被引量:1 2023年 功能性运动障碍是一类常见的分离性/转换性障碍,已成为功能性神经系统疾病(以下简称功能性神经疾病)的代表性疾病谱系以及运动障碍疾病的最重要分支之一。2021年功能性运动障碍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编写组发布首版《功能性运动障碍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随着对功能性运动障碍认识的深入,共识编写组结合国内功能性神经疾病多学科诊疗模式门诊的设置及相关临床实践,纳入近2年最新临床研究进展,在首版基础上进一步详细阐明功能性运动障碍的流行病学、病因及病理生理学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及其相关推荐意见,以期为疾病提供更具体的诊断与治疗依据,推动我国功能性运动障碍诊断与治疗水平的发展。 功能性运动障碍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编写组 王刚 陈生弟 陈海波 王华龙 王金涛 李建平 崔诗爽 黄清 潘小玲关键词:诊疗指南 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预测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术后预后不良的价值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ibrinogen to albumin ratio,FAR)对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血管内治疗术后预后不良的预测作用。方法纳入自2015年5月至2018年11月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接受血管内治疗的老年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病人,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以及预后情况,比较转归良好组与转归不良组基线资料。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血管内治疗术后90 d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使用ROC曲线分析FAR水平对血管内治疗后90 d转归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转归不良组的年龄(P=0.001)、卒中史(P=0.003)、基线NIHSS评分(P=0.001)、ASITN/SIR侧支循环分级0~2级比例(P=0.019)、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构成比(P=0.037)、FPG水平(P=0.001)、FAR水平(P=0.001)均显著高于转归良好组,Hcy水平(P=0.034)显著低于转归良好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校正年龄、卒中史、基线NIHSS评分、侧支循环分级0~2级比例、sICH、FPG水平、Hcy水平等混杂因素后显示,FAR是血管内治疗术后90 d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25.048,95%CI8.938~44.733,P=0.001)。FAR预测血管内治疗术后90 d转归不良的AUC为0.711,最佳截断值为0.0868,此时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0.72%和77.88%。结论FAR增高可用于预测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血管内治疗术后90 d转归不良。 张中华 黄清 刘春梅 史宝柱关键词:血管内治疗 预后 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血脂、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复发率的影响 被引量:34 2013年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的血脂、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59例合并有高脂血症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组患者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d,连用12个月。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6、12个月时,检测患者的血脂,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统计治疗后12个月时脑梗死复发的例数。结果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血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均P<0.01);治疗后12个月时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均P<0.05)。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时颈动脉IMT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0.01);对照组治疗后12个月时则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12个月后,阿托伐他汀组无脑梗死复发,对照组脑梗死复发3例(10%)。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脑梗死患者的血TC、LDL水平,长期治疗可降低颈动脉IMT和脑梗死的复发率。 陈霓红 周俊山 蒋伏平 黄清 徐梦怡 周峰关键词:阿托伐他汀 脑梗死 血脂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卒中进展及短期预后的影响 陈霓虹 周俊山 蒋伏平 张中华 黄清 史艳艳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卒中进展及短期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卒中进展及短期预后的影响,并同时观察其安全性.方法:12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组(阿托伐他汀40mg/日)和标准治疗组(阿托伐他汀20mg/日),主要观察... 陈霓红 周俊山 蒋伏平 张中华 黄清 史艳艳探索卒中中心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重要性 被引量:2 2018年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于提高住院医师的临床技能至关重要。卒中是我国致残、死亡的首要原因,治疗具有时间依赖性,卒中中心制定了规范化的卒中救治流程,担负卒中急救、预防的重任。对住院医师进行卒中知识培训是组建卒中区域化救治网络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尚未将卒中中心知识作为培训内容。文章分析了将卒中中心课程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的可行性及重要性,为有关部门制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政策提供参考。 周峰 黄清 时建铨关键词:住院医师 卒中中心 缺血性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