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鸿娟
- 作品数:7 被引量:156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中学生亲子依恋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师生关系及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被引量:18
- 2017年
- 为探究师生关系和自尊在中学生亲子依恋与主观幸福感关系之间的链式中介效应,使用亲子依恋问卷、师生关系量表、自尊量表、积极/消极情感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北京地区八所普通中学的273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中学生亲子依恋、师生关系、自尊和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2)中学生亲子依恋不仅直接影响其主观幸福感,而且还通过师生关系的中介作用、自尊的中介作用和师生关系—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对主观幸福感产生间接效应。
- 郭明佳刘儒德甄瑞牟晓红庄鸿娟
- 关键词:中学生亲子依恋师生关系自尊
- 中学生外倾性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自尊、积极应对的链式中介作用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探究中学生外倾性、自尊、积极应对和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小五人格量表的外倾性分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应对方式量表的积极应对分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问卷对2357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相关分析显示,外倾性、自尊、积极应对和生活满意度两两显著正相关。2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外倾性对生活满意度的直接效应显著,自尊和应对方式在外倾性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自尊-应对方式的链式中介作用也显著。结论:外倾性既通过直接路径,也通过自尊、积极应对的中介作用和自尊-积极应对的链式中介作用等间接路径影响个体的生活满意度。
- 牟晓红刘儒德庄鸿娟王佳刘颖
- 关键词:外倾性自尊生活满意度
- 中学生社会支持对数学学习坚持性的影响:数学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被引量:29
- 2016年
- 以北京市通州区一所普通中学的228名初一和初二学生为被试,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数学自我效能感和数学学习坚持性问卷,考察在中学生数学学习中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对数学学习坚持性的影响,并检验数学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社会支持中的教师支持和同伴支持能够显著正向预测数学学习坚持性水平,而父母支持的预测作用不显著;(2)数学自我效能感在同伴支持和数学学习坚持性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教师支持和数学学习坚持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 庄鸿娟刘儒德刘颖王佳甄瑞徐乐
- 关键词:社会支持教师支持数学自我效能感
- 青少年同伴依恋与问题性手机使用的关系:自我建构对孤独感中介作用的调节被引量:31
- 2017年
- 采用同伴依恋问卷、问题性手机使用量表、孤独感问卷以及自我建构量表对624名青少年进行调查,以探讨青少年同伴依恋对问题性手机使用的作用过程及其机制。结果显示,青少年同伴依恋通过孤独感的完全中介作用对问题性手机使用产生影响;依存型建构在孤独感与问题性手机使用之间起调节作用,独立型建构的调节作用不显著。这说明同伴依恋通过孤独感影响青少年的问题性手机使用,依存型建构可促进感到孤独的青少年使用手机。
- 庄鸿娟刘儒德刘颖
- 关键词:同伴依恋孤独感
- 调节聚焦对高中生毅力水平的影响:学业情绪的中介作用被引量:17
- 2016年
- 对644名高一、高二学生进行调节聚焦、毅力和学业情绪的问卷调查,以探讨高中生毅力水平与调节聚焦和学业情绪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高中男生的毅力水平显著高于女生,高一年级学生的毅力水平显著高于高二年级;(2)高中生的调节聚焦并不完全直接导致毅力的增强或降低,而是通过学业情绪作为中介而间接影响毅力的。促进定向通过高兴的中介作用而增强毅力,通过沮丧的中介作用而降低毅力;预防定向通过生气的中介作用而降低毅力,但是满足的中介作用不显著。
- 唐铭刘儒德高钦庄鸿娟魏军邸妙词
- 关键词:高中生学业情绪毅力
- 小学生学习坚持性和学习投入在效能感、内在价值与学业成就关系中的中介作用被引量:44
- 2014年
- 采用学习坚持性问卷、自我效能感问卷、内在价值问卷和学习投入量表,对407名四、五年级小学生施测,并收集学生期中考试成绩作为客观指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以考察学习坚持性和学习投入在自我效能感、内在价值与学业成就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学习坚持性与自我效能感、内在价值、学习投入、学业成就均显著正相关;(2)学习坚持性可以部分中介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投入、内在价值与学习投入之间的相关;(3)学习坚持性通过学习投入的中介作用影响学业成就。
- 魏军刘儒德何伊丽唐铭邸妙词庄鸿娟
-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
- 小学生分数比较中的加工模式:基于反应时和口语报告的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选取北京和四川两地53名小学六年级学生分别完成同分子、同分母与异分子异分母三类分数比较任务,收集被试口语报告的策略作为直接证据,并以分数大小和分数距离对反应时的回归分析结果作为间接证据,共同探究被试在分数比较任务中的加工模式,结果发现,(1)在三类分数比较中,被试均采用成分加工模式而非整体加工模式;(2)口语报告的策略与反应时回归分析的结果并不完全吻合,从侧面证明了原有研究方法的不稳定性。
- 高婷刘儒德刘颖庄鸿娟
- 关键词:口语报告反应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