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明
- 作品数:37 被引量:162H指数:7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政治法律化学工程更多>>
- 适应性支持通气与传统指令通气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的比较研究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比较适应性支持通气(ASV)与传统指令通气(CMV)对呼吸衰竭患儿通气参数和人机对抗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对复旦大学儿科医院PICU2006年3~8月20例呼吸衰竭患儿先予CMV模式机械通气,45min后改ASV模式。记录两种模式下的通气参数、血气分析和平均动脉压等指标的变化。结果ASV模式下吸气峰压、平均气道压、控制频率、浅快呼吸指数分别较CMV模式明显下降(P〈0.01、P〈0.05、P〈0.01和P〈0.05)。两种模式间的总呼吸频率、潮气量、分钟通气量、呼吸顺应性差异无显著性(P值均〉0.05),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及平均动脉压差异亦无显著性(P值均2〉0.05)。结论ASV较常规通气模式有利于减轻气压伤、减少人机对抗、实行肺保护策略。
- 田庆玲陆铸今陆国平贡海蓉陈伟明卢亚芳
- 关键词:适应性支持通气呼吸衰竭儿童
- 一种多功能防护帽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防护帽,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帽体、固定带和柔性硅胶区,帽体的表面设置有穿孔,帽体两侧面设置有松紧魔术贴和固定环;帽体的两侧设有贯穿帽体侧壁的凹槽,帽体内层设有倒U形支架连接调向座,调向座侧...
- 戚少丹顾莺胡静陈伟明王素娟
- 目标导向程序性镇痛镇静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讨论目标导向程序性镇痛镇静方案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机械通气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2月—2021年11月在我院行有创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儿113例。其中2021年2月—2021年5月符合标准的机械通气患儿67例为对照组,2021年8月—2021年11月符合标准的机械通气患儿46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镇痛镇静方案,观察组采用基于2018版中国儿童重症监护病房镇痛镇静治疗专家共识制定目标导向程序性镇痛镇静方案进行管理。比较两组患儿镇痛镇静药物使用总剂量及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PICU滞留时间和非计划拔管率。结果:观察组镇痛镇静剂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PICU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均没有发生非计划拔管。结论:使用目标导向程序性镇痛镇静方案可以减少PICU患儿镇痛镇静药物使用时间,镇静药物使用剂量有减少趋势,且能减少机械通气时间,缩短PICU住院天数。
- 金芸顾莺陆国平陈伟明刘盼杜岩沈伟杰
- 关键词:儿童重症监护病房镇痛
- 纤维支气管镜在PICU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bronchofibroscope,BFS)在PICU中临床应用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PICU中79例危重患儿进行89例次BFS检查操作,分析PICU接受BFS操作患儿的病因,对接受BFS操作前后患儿的血气及氧合指数进行对比分析,观察BFS操作的并发症;对其中40例次机械通气同时接受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的患儿进行呼吸力学指标的分析;同时对74例次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在PICU接受BFS操作的原发疾病仍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主(64/79),接受BFS操作前后患儿氧合指数、血pH值无显著变化(P>0.05),无心跳骤停、气胸等严重并发症发生,轻微并发症中以一过性SpO2下降最为常见(15/79).支气管肺泡灌洗后,机械通气患儿的气道阻力有显著下降(P<0.05),但动态肺顺应性及呼吸功无明显变化(P>0.05);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阳性率为29.1%(23/79),其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符合PICU常见致病菌谱.结论 PICU应用BFS可提高危重患儿的抢救及气道管理水平,严格掌握检查指征,在PICU监护下进行BFS诊疗是安全的.
- 陈伟明陆国平陆铸今张灵恩
-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PICU
- 儿童危重症院际转运体系3年总结
- 目的探讨儿童危重症转运及协作网络的优势及对于危重症患儿救治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重症医学科与上海市120跨省转运部合作,通过远距离院际转运收治的232例危重症患...
- 陈伟明陈扬马健闫刚风程晔胡静陆铸今陆国平张灵恩
- 不同剂量血液滤过在脓毒症休克幼猪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血液滤过治疗模式对内毒素诱导的脓毒症休克幼猪生命特征、血浆及组织中细胞因子水平及应用安全性比较.方法 应用大肠杆菌(O111.: B4)内毒素缓慢静脉注射诱导模型产生.体重10Kg试验幼猪,脓毒症休克模...
- 陈伟明陆国平陆铸今张灵恩
- 危重患儿院内转运实践现状及障碍因素的田野研究
- 2024年
- 背景少有对指南推荐意见依从性和实施障碍因素的研究。目的了解急诊科和PICU医护人员对《住院患儿实施院内转运临床实践指南(2023版)》(简称指南)的依从性及其障碍因素。设计田野研究。方法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急诊、PICU、普通病房3个部门为田野地,通过参与医护人员对危重患儿院内转运的实践,以田野笔记的方式描述我院急诊科或PICU执业的医护人员向普通病房单向转运的现况,分析指南推荐意见实施面临的障碍因素。基于指南第1~5条推荐意见,参考指南PICU至目标科室流程,转化为3个环节(转运前、转运中和到达转入科室)10项具体指标,通过描述性观察和访谈、焦点观察和选择性观察采集指标素材,采用题纲式分析法,从田野笔记逐篇提取基线数据,并分析具体指标的依从性和实施的障碍因素。主要结局指标依从指南第1~5条推荐意见的障碍因素。结果2024年1月1日至3月21日在我院对25名医护人员(急诊科7名护士,PICU 7名医生和11名护士)实施的49例次危重患儿院内转运进行了观察,从急诊科转运至PICU 10例次,从PICU转运至内科和外科病区分别为18和21例次。参与院内转运的25名医护人员,年龄(31.3±5.0)岁,49例次转运中,患儿年龄(70.0±48.6)月,平均转运时长(16.1±6.0)min,平均床旁交接时间(6.8±3.5)min。床旁交接中断11例次,在转运过程中记录到2起不良事件,分别为忘记携带鼻饲奶和患儿在转运途中发生呕吐。转运前、转运中和到达转入科室3个环节共涉及10个指标,基本符合指南推荐意见的为转运决策、安置患儿和提问3个指标;不完全符合指南推荐意见的为病情监测、电话沟通、转运规划3个指标;不符合指南推荐意见的为转运人员配备、设备和药品配备、评估与记录和病情交接4个指标;建议接纳患儿准备指标为指南推荐意见。指南实施面临的潜在障碍因素�
- 李阳王颖雯顾莺陈伟明胡静马健金芸杨玉霞沈伟杰王文超胡沈洁缑兆阳
- 关键词:儿童院内转运田野研究
- 巨大胸腹主动脉瘤样扩张1例病例报告
- 2015年
- 男,12岁,因“胸闷气促15d”为主诉,于2014年9月9日人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患儿病程中无发热、晕厥、抽搐、恶心、呕吐、胸痛、腹痛、少尿、皮疹、关节肿痛、四肢无力和肢端末梢苍白,大小便正常。
- 陈伟明陈晶晶陆铸今陆国平
- 关键词:胸腹主动脉病例报告瘤样扩张关节肿痛四肢无力大小便
- 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相关神经系统并发症
- 2024年
- 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虽然主要引起呼吸系统疾病,但重症呼吸道病毒感染与神经系统感染、炎症或功能障碍密切相关。人类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冠状病毒和人偏肺病毒等常见呼吸道病毒均可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如脑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小脑炎、格林巴利综合征、急性弛缓性脊髓炎、坏死性脑病等,危及生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暴发使重症患儿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不断攀升。本文探讨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神经侵袭机制及神经系统表现,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对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相关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早期识别,以减少并发症对儿童健康的危害。
- 张铮铮陈伟明
- 关键词:呼吸道病毒新型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儿童危重症应用的专家共识被引量:25
- 2021年
- 近20年来,随着儿童重症医学的进步和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技术的发展,CBP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儿童危重症的救治,已经成为体外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之一。但我国儿童危重症领域CBP技术发展不平衡,对其认识和实践有待提高。本共识旨在指导和规范我国儿童危重症CBP技术的临床实践。
- 儿童危重症连续性血液净化应用共识工作组刘春峰钱素云祝益民陆国平高恒妙许巍崔云陈伟明
- 关键词:儿童危重症连续性血液净化体外生命支持C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