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轲

作品数:20 被引量:908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8篇土壤
  • 7篇耕作
  • 6篇坡耕地
  • 6篇小麦
  • 6篇耕地
  • 5篇冬小麦
  • 5篇保护性耕作
  • 4篇水分
  • 3篇微生物
  • 3篇污染
  • 3篇耕作方式
  • 3篇
  • 3篇不同耕作
  • 3篇不同耕作方式
  • 2篇养分
  • 2篇增产
  • 2篇生物量碳
  • 2篇水肥
  • 2篇水肥耦合
  • 2篇水分利用

机构

  • 8篇中国农业科学...
  • 7篇中国农业科学...
  • 6篇学研究院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平顶山工学院
  • 1篇根特大学
  • 1篇中国石化集团...

作者

  • 17篇金轲
  • 12篇蔡典雄
  • 3篇汪德水
  • 3篇黄明
  • 3篇王小彬
  • 3篇周涌
  • 3篇李友军
  • 3篇吴金芝
  • 2篇张建君
  • 2篇章力建
  • 2篇荣向农
  • 2篇吴会军
  • 1篇刘小秧
  • 1篇姚宇卿
  • 1篇李玉娥
  • 1篇董红敏
  • 1篇李兆君
  • 1篇白占国
  • 1篇丁志强
  • 1篇丁铭

传媒

  • 3篇植物营养与肥...
  • 2篇土壤通报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中国农村科技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石油沥青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 2篇1999
  • 1篇1998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旱坡地麦田夏闲期耕作措施对土壤水分有效性的影响被引量:50
2003年
麦田夏闲期末 ,免耕覆盖和深松留高茬处理的土壤蓄水量各增加 12~ 33和 9~ 2 4mm。土壤水分蒸发量(E)在 1999和 2 0 0 1年夏休闲期间分别减少 7~ 8和 34~ 36mm ,然而 ,小麦生育期的水分蒸散量 (ET) ,尤其是在2 0 0 0~ 2 0 0 1年期间较传统耕翻处理提高约 4 7mm。连续采用保持耕作措施的第 2年冬小麦产量增加 ,少耕、免耕和深松处理的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 3%、5 %和 8%。深松处理的小麦产量最高 ;免耕处理的经济效益最高。采用保持耕作措施 ,尤其免耕和深松 ,对于增加土壤蓄水、减少蒸发损失、提高水分有效性、节省能耗以及改善作物产量显示出最佳的效果。
王小彬蔡典雄金轲吴会军白占国张灿军姚宇卿吕军杰王育红杨波Roger HartmannDonald Gabriels
关键词:旱坡地麦田夏闲期耕作措施土壤水分
农业立体污染中碳氮链研究被引量:12
2005年
从不当农业生产措施导致水体 土壤 生物 大气间碳氮 交叉污染不断升级的现状,探讨了我国农业立体污染中“碳氮 链”的内涵、作用与功能,概述了国内外农业系统碳氮污染现 状、碳氮污染防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相关研究的 重点及措施。
章力建蔡典雄王小彬董红敏李玉娥张建君金轲
关键词:农业立体污染农业生态系统
耕作对坡耕地水土流失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5
2006年
在模拟降雨和自然降雨条件下研究长期(6年)定位耕作措施对豫西旱区坡耕地水分保持、土壤流失以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耕作措施包括少耕、免耕覆盖、深松覆盖和常规耕作。田间模拟降雨试验用来测定不同耕作措施对径流和土壤流失的影响,自然降雨小区主要用来验证模拟试验结果,同时测定不同耕作措施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模拟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措施下的土壤饱和导水率没有明显差异,雨前土壤含水量和降雨强度均显著影响地表径流。在试验条件下,免耕覆盖处理未产生径流和土壤流失,水土保持效果最好。与常规耕作比较,深松覆盖处理分别减少径流和土壤流失50%和90%。尽管少耕可以有效降低土壤流失,但其产生的径流量和常规耕作相近。在自然降雨条件下,免耕覆盖和深松覆盖的水土保持效果从第3年开始显著。深松覆盖在任何年型均能够显著提高冬小麦的产量。相比较常规耕作,深松覆盖平均增产9.4%。免耕覆盖除丰水年也能显著提高冬小麦产量,但增产效果不如深松覆盖显著。少耕无明显增产效果。由于产量对农民来说是评判一个耕作措施效果的重要依据,同时考虑到深松覆盖显著的水土保持效果,我们认为深松覆盖是适合当地旱作农业的一个有效耕作措施。
金轲蔡典雄吕军杰张杰吴会军荣向农Donald GabrielsWouter Schiettecatte
关键词:径流深松覆盖冬小麦
坡耕地保护性耕作冬小麦增产机理的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利用长期定位试验在豫西旱区坡耕地上对不同保护性耕作下冬小麦主要生育期的土壤温度、土壤养分、水分动态、干物质积累和小麦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深松和免耕覆盖土壤含水量较高,深松与免耕覆盖技术能够提高土壤肥力,越冬期保护性耕作5 cm地温较低,而0~30 cm地温相差不大。深松覆盖在灌浆期土壤日均地温较低,有利于防御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小麦中后期深松覆盖和免耕干物质积累量较多,能延缓小麦植株衰老。
张洁丁志强李俊红蔡典雄金轲张少澜姚宇卿吕军杰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坡耕地水分动态土壤养分土壤温度
不同施肥和耕作制度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被引量:78
2010年
本文主要介绍了运用Biolog GN、磷脂脂肪酸(PLFA)、核酸分析法进行土壤微生物群落分析的优缺点,综述了施肥、耕作两种农业措施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进展。指出不同施肥处理对微生物影响效果不同,合理施用有机肥有利于维持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及活性;由于受其他环境因素(如土壤类型、农作制度、残茬量等)的影响,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有差异,但是大多试验结果显示免耕、少耕能增加微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量,保持系统的稳定性。文章还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樊晓刚金轲李兆君荣向农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施肥耕作
耕作对旱区坡耕地土壤碳素转化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07年
利用长期定位试验(1999开始保护性耕作,2004年采样测定),在豫西旱区坡耕地上进行了不同耕作对土壤有机碳、微生物态碳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深松覆盖和免耕覆盖处理的耕层有机碳增加较明显,以深松覆盖有机碳含量最高为6.79gkg-1,比传统耕作高13.82%,其次是免耕,较传统高11.58%,而少耕却较传统降低了1.38%,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有机碳含量降低,0~60cm有机碳平均值,深松和免耕较传统分别增加了14.08%、5.41%,少耕较传统减少1.12%。土壤微生物碳对耕作敏感,其含量免耕>深松>传统>少耕,分别为206.87mgkg-1、138.43mgkg-1、115.42mgkg-1和112.57mgkg-1,较传统增加79.3%、19.9%和-2.5%。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微生物态碳都有坡下富集现象。少耕、免耕、深松和传统的SMBC/SOC的值分别为1.91%、3.11%、2.04%和1.93%,免耕和深松对培肥地力、改善环境有好的应用前景;同时免耕覆盖与深松覆盖可提高产量,增产分别达10.22%与9.26%;可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张洁姚宇卿吕军杰王育红金轲王聪慧胡博文李俊红丁志强
关键词:有机碳水分利用效率保护性耕作坡耕地
水肥耦合效应研究 Ⅰ.不同降雨年型对N、P、水配合效应的影响被引量:113
1999年
本文通过统计分析洛阳地区近30年的降雨量,模拟洛阳地区3种不同的降雨年型,利用防雨旱棚研究旱地农田N、P、水的耦合作用及其对小麦产量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欠水年土壤水分很低的情况下,通过协调土壤中水分和养分,也会产生激励作用,获得较为理想的产量;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是可以通过人为调控措施进行转变的。在正常年份和丰水年,N1和水为顺序加和作用类型;而N2、N3和水为协同作用类型。P的增产效应相对较低;N的增产效应和土壤水分紧密联系;
金轲汪德水蔡典雄周涌周涌黄峰王翠玲
关键词:肥料
水肥耦合效应研究 Ⅱ.不同N、P、水配合对旱地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被引量:88
1999年
本文通过统计分析洛阳地区近30年的降雨量,模拟洛阳地区不同的降雨年型,利用防雨旱棚研究旱地农田不同N、P、水配合对小麦产量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底墒水充足的情况下,N素对小麦产量影响最大,其次为P和水;N和水的交互作用对产量的影响>N和P>P和水;P肥、水分固定在高值还是低值,N肥对产量的影响规律基本上一致,N肥的最佳用量为330kg/hm2左右;N肥、水分固定在高值还是低值,P肥适宜时(225kg/hm2左右)产量最高,而且P肥过多或过少都使产量下降。
金轲汪德水蔡典雄周涌郭世昌黄峰王翠玲
关键词:旱地冬小麦
保护性耕作对坡耕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被引量:64
2007年
利用长期定位试验(1999年开始保护性耕作,2004年采样测定),研究了豫西旱区坡耕地不同保护耕作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微生物量碳(SMB-C)、微生物量氮(SMB-N)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覆盖和免耕覆盖耕层有机碳、全氮较传统耕作均有增加,其中深松覆盖耕作下有机碳含量最高,为6.79 g/kg,比传统耕作增加了13.82%;免耕土壤全氮含量最高为0.797 g/kg,比传统耕作增加了10.42%;土壤有机碳、全氮随着土层的加深逐渐降低;长期保护性耕作(免耕、深松)显著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碳、氮含量,0~20 cm免耕和深松的土壤SMB-C、SMB-N含量分别较传统耕作增加79.3%,19.9%和17.92%,8.13%.长期耕作导致坡耕地土壤微生物碳、氮具有不同程度的坡下富集现象.土壤SMB-C与全氮、SMB-N呈显著正相关.由于微生物量C、N可作为评价土壤质量的生物学指标,因此可以认为,长期保护性耕作(免耕和深松)可以提高豫西旱区坡耕地土壤质量,增加土壤肥力.
张洁姚宇卿金轲吕军杰王聪慧王育红李俊红丁志强
关键词: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全氮保护性耕作坡耕地
半湿润偏旱区坡耕地保护耕作土壤碳素转化及增产机理被引量:17
2008年
利用长期定位试验在豫西半湿润偏旱区坡耕地进行了不同保护耕作下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及小麦增产机理的研究。结果表明:深松覆盖和免耕覆盖处理耕层土壤有机碳增加较明显,深松覆盖有机碳(SOC)含量最高,为6.79g.kg-1,比传统耕作高13.8%;其次是免耕,较传统耕作高11.6%;而少耕降低了1.4%。随土层加深,土壤有机碳含量降低。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对耕作敏感,其含量为免耕>深松>传统耕作>少耕,免耕、深松和少耕较传统耕作增加79.3%、19.9%和-2.5%。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微生物量碳都有坡下富集现象。免耕和深松的土壤微生物商(SMBC/SOC)较高,分别为3.11%和2.04%。深松覆盖在任何年型均能提高小麦产量,免耕覆盖在欠水年能提高小麦产量,但增产效果低于深松;深松覆盖和免耕覆盖土壤含水量较高,小麦中后期干物质积累量较多,能延缓小麦植株衰老。
张洁姚宇卿吕军杰金轲王聪慧王育红李俊红丁志强
关键词:微生物量碳增产机理保护性耕作坡耕地半湿润偏旱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