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德水

作品数:27 被引量:545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农业科学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3篇土壤
  • 10篇旱地
  • 7篇增产
  • 7篇耕作
  • 6篇改良剂
  • 5篇土壤结构
  • 5篇小麦
  • 4篇增产效果
  • 4篇水分
  • 4篇土壤结构改良...
  • 4篇农田
  • 4篇秸秆
  • 4篇秸秆覆盖
  • 4篇改土
  • 3篇冬小麦
  • 3篇土壤改良
  • 3篇土壤耕作
  • 3篇麦田
  • 3篇旱地农田
  • 3篇保墒

机构

  • 23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屯留县农业局
  • 1篇甘肃省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云南省农业厅
  • 1篇中国石化集团...

作者

  • 25篇汪德水
  • 11篇高绪科
  • 9篇蔡典雄
  • 8篇王小彬
  • 8篇张美荣
  • 4篇周涌
  • 4篇曾令文
  • 3篇程宪国
  • 3篇金轲
  • 1篇张志田
  • 1篇刘小秧
  • 1篇张镜清
  • 1篇张淑香
  • 1篇丁铭
  • 1篇杨封科
  • 1篇汤克仁
  • 1篇张美荣
  • 1篇金柯
  • 1篇周涌

传媒

  • 6篇土壤肥料
  • 4篇植物营养与肥...
  • 4篇石油沥青
  • 3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青海农技推广
  • 1篇1990年全...
  • 1篇中国农学会土...
  • 1篇七五国家重点...

年份

  • 2篇2003
  • 1篇2001
  • 2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5
  • 3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1
  • 8篇1990
  • 2篇1989
  • 1篇1985
  • 1篇1984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旱地土壤播前镇压的增产效果被引量:1
1984年
山西晋东南地区属半湿润易旱地区,受干旱影响。一般年份春播作物缺苗20%,秋播作物缺苗10%左右,特别干旱年份缺苗达40—50%,常造成严重减产,甚至毁种.五十年代,我们在总结当地群众经验基础上,曾进行过调查研究,结果证明,秋耕耙耢保墒,春季播前镇压,创造适宜的土壤耕层紧实度,对保蓄水分,提高水分利用率,保证全苗壮苗,增加单产,效果十分明显.1980—1982年,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针对当地农业生产上“旱,薄”两个主要限制因素,继续试验示范,本文着重论述土壤播前镇压提墒保苗增产问题.一、试验条件和方法在山西屯留县良种场、西街大队。
李笃仁高绪科汪德水赵凤彬
关键词:增产效果全苗增产效益镇压器耕整地机具
低海拔砂荒地立体农业效益及改土效果
1990年
本文介绍了永定河故道砂荒地,以立体种植方式在果园、经济林和粮田中间作豆科牧草、油料作物,不仅能改善砂质土的理化性状、供肥状况,而且还能提高作物产量,增加产值,收到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该立体种植模式对开发100多万亩永定河故道的农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镜清汪德水张美荣姚晓烨
关键词:改土效果
土壤结构改良剂的改土、保水、增产效果研究被引量:32
1990年
土壤结构改良剂顾名思义为改良土壤结构的制剂,它是一种高分子的成膜物质。包括水溶性和非水溶性两大类。具有固砂、固土、改良土壤的重要作用,也做为获得作物高产的重要手段而被加以应用。
汪德水张美荣蔡典雄
关键词:土壤改良剂改土保土增产
水分胁迫条件下不同氮磷组合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7
2003年
研究了在水分胁迫的条件下不同氮、磷组合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 10 .8%~ 14 .4 %水分含量范围内 ,不同施肥处理的株高、小麦茎分蘖数、叶面积指数、成穗率以及小麦的子粒产量与生物产量均随水分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水分含量为 10 .8%和 12 .5 %时 ,N1P1生物产量与子粒产量表现最高 ;水分含量为 14 .4 %时 ,N1P2处理的生物产与子粒产量最高。在所有施肥处理中 ,高氮高磷的处理均未表现出生物学效应的优势 ;低氮低磷组合和低氮高磷组合有利于小麦产量和其他产量因素的提高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小麦的抗旱性。
张淑香金柯蔡典雄汪德水姚宇卿
关键词:水分胁迫小麦株高叶面积指数成穗率
水肥耦合效应研究 Ⅰ.不同降雨年型对N、P、水配合效应的影响被引量:113
1999年
本文通过统计分析洛阳地区近30年的降雨量,模拟洛阳地区3种不同的降雨年型,利用防雨旱棚研究旱地农田N、P、水的耦合作用及其对小麦产量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欠水年土壤水分很低的情况下,通过协调土壤中水分和养分,也会产生激励作用,获得较为理想的产量;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是可以通过人为调控措施进行转变的。在正常年份和丰水年,N1和水为顺序加和作用类型;而N2、N3和水为协同作用类型。P的增产效应相对较低;N的增产效应和土壤水分紧密联系;
金轲汪德水蔡典雄周涌周涌黄峰王翠玲
关键词:肥料
水肥耦合效应研究 Ⅱ.不同N、P、水配合对旱地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被引量:88
1999年
本文通过统计分析洛阳地区近30年的降雨量,模拟洛阳地区不同的降雨年型,利用防雨旱棚研究旱地农田不同N、P、水配合对小麦产量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底墒水充足的情况下,N素对小麦产量影响最大,其次为P和水;N和水的交互作用对产量的影响>N和P>P和水;P肥、水分固定在高值还是低值,N肥对产量的影响规律基本上一致,N肥的最佳用量为330kg/hm2左右;N肥、水分固定在高值还是低值,P肥适宜时(225kg/hm2左右)产量最高,而且P肥过多或过少都使产量下降。
金轲汪德水蔡典雄周涌郭世昌黄峰王翠玲
关键词:旱地冬小麦
旱地农田秸秆覆盖的效应
高绪科王小彬汪德水
关键词:玉米土壤含水量土壤肥力旱地农田秸秆覆盖增产效果
旱地春作农田不同耕作法效应的研究被引量:18
1990年
三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晋东南半湿润偏旱气候条件下,冬休闲——春播作物种植方式的不同耕法,其保墒效果各异,秋耕翻不耙耢上层土壤失墒严重。不同耕法冬休闲期或春作苗期覆盖秸秆,对减少裸地和作物幼苗期土壤水分蒸发损失及提高作物单产的效果都非常明显。以耙耕代替秋耕翻,次年春再以耙耕代替作物播前浅耕,其保墒效果好于耕翻区,第一年以耙代耕不增产,第二年以耙代耕减产7.0%。
高绪科曾令文汪德水王小彬王文清
关键词:旱地耕作法保墒效应
晋东南旱地麦田蓄水保墒耕作技术研究被引量:1
1994年
晋东南地处半湿润偏旱区。三年试验表明,旱地冬小麦产量与土壤底墒的多少有关,在有限降水的条件下,提高底墒是旱地小麦增产的重要环节。深耕休闲能破除犁底层、加厚耕层,并改善其物理性状,提高雨季水分下渗速率,使麦播期2m土体有效含水量较传统耕法增加13.8一48.9mln,如果在不同耕法基础上加以麦秸覆盖,播前有效含水量(0一60cm)较不覆盖的平均增加19.lmm。据估算,播种时土壤每增加10mm有效水,每亩可多收小麦8.2一11.8kg。研究表明,本区旱地冬小麦田实行夏闲期伏深耕(25一28cm),亦可隔年进行一次,结合适时耙整和夏闲期及麦播后覆盖麦秸,是旱地麦田蓄水保墒和挖掘降水潜力的重要节水措施。
高绪科王小彬汪德水张志田
关键词:旱地麦田耕作
旱地农田秸秆覆盖的效应被引量:8
1990年
旱地农田秸秆覆盖不论在丰水年还是少水年都有明显的保墒作用。麦田覆盖少水年播种期0—50厘米土层含水量比对照高2—4%,丰水年拔节至灌浆期比对照高1.3—1.9%。覆盖区土壤紧实度比对照减少0.1—0.19克/厘米~3。连续2年覆盖,0—10厘米土层有机质含量增加0.0911%,碱解氮增加16.0ppm。少水年覆盖区旱地小麦增产8.1—21.5%,丰水年增产22.5—36.8%.试验证明,旱地农田秸秆覆盖具有节水和肥田双重作用,1989年山西屯留县麦田覆盖巳推广5万多亩。
高绪科汪德水王小彬王文清
关键词:旱地农田秸秆覆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