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杰

作品数:22 被引量:87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动脉
  • 11篇动脉瓣
  • 11篇主动脉
  • 11篇主动脉瓣
  • 10篇导管
  • 9篇置换术
  • 9篇主动脉瓣置换
  • 9篇主动脉瓣置换...
  • 9篇冠状
  • 9篇冠状动脉
  • 5篇血管
  • 4篇病变
  • 3篇动脉疾病
  • 3篇心脏
  • 3篇行经
  • 3篇术后
  • 3篇主动脉瓣狭窄
  • 3篇介入
  • 3篇冠状动脉疾病
  • 2篇动脉介入治疗

机构

  • 22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徐州市第一人...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威县人民医院
  • 1篇乐普(北京)...

作者

  • 22篇赵杰
  • 17篇吴永健
  • 11篇张洪亮
  • 10篇王墨扬
  • 9篇牛冠男
  • 8篇陈阳
  • 6篇叶蕴青
  • 6篇赵振燕
  • 5篇张倩
  • 5篇罗彤
  • 5篇杨跃进
  • 5篇宋光远
  • 5篇刘庆荣
  • 5篇滕思勇
  • 4篇乔树宾
  • 4篇吕滨
  • 3篇俞梦越
  • 3篇胡奉环
  • 3篇袁素
  • 3篇徐波

传媒

  • 13篇中国循环杂志
  • 4篇中国分子心脏...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

  • 2篇2023
  • 6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管内超声指导前向主动真腔寻径(IVUS-ATS):一种开通复杂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创新技术被引量:16
2019年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难以攻克的最后堡垒。过去10余年,经过全球顶尖介入专家团队的深入研究和不断探索,专用器械的研发、更新和不断完善,国际广泛学术和技术交流,已经形成了前向技术为主,逆向技术为辅的CTO处理策略与流程(图1)。
杨跃进宋雷李向东钱杰窦克非慕朝伟崔锦钢赵杰高立建尹栋李昂孙中伟
关键词: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慢性完全闭塞病变血管内超声
同期经导管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置换治疗双生物瓣衰败一例被引量:1
2022年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和经导管二尖瓣置换(TMVR)能用于治疗主动脉瓣位和二尖瓣位的外科瓣生物瓣衰败,然而一站式经股同期行TAVR和TMVR治疗双生物瓣衰败鲜有报道。本报告将展示一例主动脉瓣位与二尖瓣位双外科生物瓣衰败患者的详细CT评估,围术期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测量和完整经导管双瓣膜置换操作。
陈阳王墨扬赵杰牛冠男张洪亮张倩叶蕴青周政赵振燕赵跃武罗彤滕思勇刘庆荣袁素王建德吕滨安云强万俊义刘加林潘湘斌张戈军吴永健
应用切割球囊联合单支架置入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评价应用切割球囊联合主支血管单支架置入术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入选自2012-01至2014-01我院心内科113例住院患者,共121处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应用切割球囊对主支血管和分支血管分别进行预扩张处理后,再对主支血管进行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观察手术成功率、分支血管血流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9个月后随访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情况。结果:应用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软件测量支架置入前、后主支血管最小管径分别为(2.12±1.07)mm和(3.24±0.87)mm,分支血管最小管径分别为(1.44±0.73)mm和(1.82±0.64)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手术成功率为100%。入选患者中11处(9.1%)分叉病变发生分支血管近端夹层,5处(4.1%)分叉病变出现分支血管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2级,其中1处(0.8%)分叉病变发生分支血管闭塞。平均随访时间(8.3±3.1)个月,其中1例(0.8%)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治疗,无心原性死亡及心肌梗死事件发生。结论:应用切割球囊联合主支血管单支架置入对治疗分支血管存在明确病变的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是安全有效的。
赵杰吴永健钱杰俞梦越滕思勇罗彤宋光远孙中伟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分叉病变
中国首例SinoCrown^(TM )经皮介入主动脉瓣置入术被引量:4
2022年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治疗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技术已十分成熟[1-3]。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主动脉瓣介入器械层出不穷[4],国产瓣膜的优势在于其设计理念深度结合了中国患者主动脉瓣病变特点[5-6]。鉴于国际TAVR低危患者应用趋势[6-8],指南适应证的变迁[1,9-10]以及TAVR患者合并冠心病比例较高的现状[11],TAVR后期冠状动脉再次介入问题值得思考。
陈阳刘庆荣牛冠男张洪亮王宇彬宋光远王墨扬王建德袁素赵杰段伟方唯一吴永健
血管内超声指导下左主干分叉病变拘禁球囊分支保护联合单支架横跨技术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评价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下拘禁球囊分支保护联合单支架横跨技术治疗左主干分叉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14例左主干真性分叉病变患者在IVUS指导下行左回旋支拘禁球囊保护及左主干-左前降支支架置入术,观察手术前后嵴部移位、斑块特点、回旋支血流情况及管腔直径/面积的变化。结果 IVUS测量支架置入前后左主干最小管腔面积分别为4.84±2.17mm2、10.23±2.77mm2,左前降支分别为2.94±1.52mm2、8.34±3.12mm2,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手术成功率100%,1例(7.1%)出现回旋支慢血流(TIMI血流1级),3例(21.4%)嵴部存在显著斑块负荷,8例(57.1%)发现明显的嵴部移位。结论左主干分叉病变应用拘禁球囊分支保护联合单支架横跨技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赵杰吴永健杨跃进乔树宾徐波胡奉环刘海波许亮
关键词:左主干血管内超声
细胞视黄醇结合蛋白1在大鼠心肌梗死后肺重构中的作用
2012年
目的检测大鼠心肌梗死后不同时期肺组织中细胞视黄醇结合蛋白1(CRBP-1)的表达,以观察其在肺组织重构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获得大鼠心肌梗死模型,6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10只,术后6d处死取肺组织。心肌梗死组50只,分别于术后3、6、15、30和45d处死大鼠取肺组织。测量肺组织的重量,肺组织经处理后制成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Masson’strichrome染色以及兔抗CRBP-1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图像分析系统检测肺组织中胶原的含量及CRBP-1阳性细胞数。结果39只大鼠存活并成功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心肌梗死后30d肺组织肺泡间隔增厚,胶原含量比假手术组明显增加(8.4%±3.6%比4.5%±2.6%,P〈0.001),心肌梗死后45d胶原含量与其他各组比较均明显增加(25.4%±8.8%,均P〈0.001)。梗死后3d肺泡间隔细胞即有CRBP.1阳性表达,15d时CRBP-1阳性细胞表达最高(43.8±7.4),此后逐渐较少,至45d时与梗死3d组数量相近(16.6±2.2比17.4±6.0,P〉0.05)。结论大鼠心肌梗死后肺组织结构重构,CRBP-1时序性表达参与了肺组织重构的过程。
李莉俞梦越张海华赵杰武德崴吴永健
关键词:心肌梗死
中国首例完全局部麻醉且无镇静下极简式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被引量:12
2021年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开展近20年以来,早期遵循与外科手术类似的复杂流程,比如手术操作在杂交手术室或外科手术室,全身麻醉(全麻)与气管插管后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和X线引导进行,需要建立动脉和中心静脉等多条有创通路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循环;以双侧股动脉切开或经皮穿刺入路;需要经静脉系统植入临时起搏器辅助瓣膜置入;术后转入重症监护室拔除气管插管,等待患者清醒病情稳定后,再转入普通病房进行功能恢复,因此住院时间一般较长。
陈阳王墨扬牛冠男宋光远张洪亮叶蕴青周政赵振燕赵跃武谢慕蓉罗彤滕思勇刘庆荣赵杰马宁吴永健
裸金属支架治疗单支冠状动脉局限性动脉瘤合并严重狭窄的效果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裸金属支架治疗单支冠状动脉局限性动脉瘤合并毗邻部位严重狭窄的效果。方法纳入2012年12月至2015年6月在阜外医院接受裸金属支架置入术的单支冠状动脉局限性动脉瘤合并毗邻部位严重狭窄(狭窄程度≥70%)患者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7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62±11)岁。术中首先对动脉瘤毗邻狭窄部位进行预扩张,然后跨越动脉瘤瘤体,置入裸金属支架,使瘤体局部被裸支架覆盖。收集患者术后即刻和随访期间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对介入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左前降支动脉瘤5例,右冠状动脉动脉瘤2例。动脉瘤瘤体直径(5.21±1.28)mm,长度(13.71±3.88)mm。术后即刻冠状动脉造影可见动脉瘤内形成涡流,动脉瘤近端狭窄消失,远端血管血流TIMI 3级,未见夹层及血栓征象。7例患者在术后6(6,16)个月的随访中,原有冠状动脉瘤消失,未发生心肌缺血、急性心肌梗死、血运重建、出血和死亡等不良心血管事件。结论初步经验表明,裸金属支架治疗单支冠状动脉局限性动脉瘤合并毗邻部位严重狭窄安全、有效。
乔树宾李佳崔锦钢袁建松刘圣文赵杰胡奉环杨伟宪刘海波孙仲伟高润霖
关键词:冠状动脉瘤
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成形术在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成形术(ELCA)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性闭塞(CTO)病变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总结自2015-01至2016-11在阜外医院冠心病中心应用ELCA治疗的3例CTO病变患者,导引钢丝在对侧冠状动脉造影指引下通过闭塞段病变,应用ELCA治疗后进行药物洗脱支架置入。观察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并随访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3例患者ELCA器械操作全部成功、介入治疗全部成功。术中无1例发生血管夹层、穿孔、慢血流及血栓形成,随访期间无1例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及死亡。结论:应用ELCA联合药物洗脱支架治疗CTO是安全有效的。
赵杰吴永健杨跃进乔树宾徐波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策略被引量:4
2020年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均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有效血运重建方式。CABG术后粥样硬化进展呈加速状态,桥血管随时间延长逐渐衰败。目前,随着施行CABG患者的增多,需再次血运重建的CABG患者越来越多。与再次CABG相比,PCI创伤小,恢复快,且在CABG术后患者中有良好的短期和长期效果。本文对CABG术后缺血的识别方法、再次血运重建的方式以及CABG术后PCI的相关策略进行详细论述。
张洪亮宋光远赵杰姚晶吴永健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