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海乔

作品数:9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茂名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茂名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茂名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骨折
  • 3篇股骨
  • 2篇疏松性
  • 2篇内固定
  • 2篇颈骨
  • 2篇颈骨折
  • 2篇骨质
  • 2篇股骨颈
  • 2篇股骨颈骨折
  • 1篇单侧
  • 1篇弹簧
  • 1篇锻炼
  • 1篇断裂修复
  • 1篇多平面
  • 1篇压缩骨折
  • 1篇压缩性
  • 1篇压缩性骨折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反
  • 1篇炎症反应

机构

  • 9篇茂名市人民医...

作者

  • 9篇徐海乔
  • 6篇林世磅
  • 1篇吴爱明
  • 1篇刘富强
  • 1篇唐志忠
  • 1篇黎泓享
  • 1篇张凯忠
  • 1篇李永强
  • 1篇黄海舟
  • 1篇蔡勇
  • 1篇梁焕
  • 1篇张敏红
  • 1篇陈晓波
  • 1篇郝佩佩

传媒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华夏医学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山东医药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广东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12例临床分析
2009年
唐志忠张凯忠吴爱明李永强徐海乔
关键词: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影像学表现泡沫细胞术前诊断
单侧与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比较单侧及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疗效。方法6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分别采用单侧或双侧椎体成形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椎体平均高度、Cobb角改善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单侧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双侧组(P<0.01),但两组术后VAS、椎体平均高度、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取得双侧穿刺同样的疗效,但手术时间更短。
刘富强郝佩佩徐海乔陈锐李伟雄梁力张伟彬梁凯军黎泓享黄海舟林世磅
关键词: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
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部骨折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部骨折患者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部骨折患者98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PFEN组(n=50)和对照组(n=48),PFNA组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动力髋螺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优良率,记录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情况,比较术后4周、8周、12周Lane-Sandhu X射线断端骨痂生长评分、ADL评分变化以及患者术前、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比较并发症发生率。结果:PFNA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分别短于对照组(P<0.05); PFN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PFNA组患者优良率高于对照组(94.00%vs70.83%P<0.05)。PFNA组术后8周、12周Lane-Sandhu X射线断端骨痂生长评分、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PFNA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有出现内固定断裂、延迟愈合、愈合畸形、切口感染、切口肿胀等并发症,PFNA组患者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0.00%vs 29.17%P<0.05)。结论:给予老年骨质疏松性股粗隆部骨折患者闭合复位PFNA治疗,可促进患者骨折愈,改善髋关节功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徐海乔林世磅张伟斌
关键词:闭合复位
一种骨科用髋臼内侧入路锁定组合钢板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骨科用髋臼内侧入路锁定组合钢板,包括左部钢板、中部钢板和右部钢板,所述中部钢板的一侧通过连接器与左部钢板连接,所述中部钢板的另一侧通过连接器与右部钢板连接,所述第一螺丝孔的内部中间位置均设有第一紧定螺丝,...
徐海乔林世磅李永伟
文献传递
一种神经内科手臂锻炼设备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神经内科手臂锻炼设备,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手臂锻炼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能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锻炼强度调节,同时传统的锻炼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若患者手臂突然间无力,...
吕晓媛徐海乔
微跟通在跟腱断裂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探讨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微创跟腱断裂通道辅助(微跟通)在跟腱断裂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拟行微跟通治疗的6例闭合跟腱断裂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同期采用传统微创缝合方式治疗的8例闭合跟腱断裂患者为对照组。治疗后随访6个月,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100%,6/6)高于对照组(50.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治疗后的NAS评分低于对照组,AOFAS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跟通治疗跟腱断裂疗效好,腓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低。
徐海乔林世磅张伟斌
关键词:微创手术
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股骨颈骨折方面的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予以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2015年6月18日至2017年4月23日6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遵循完全随机、平均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X线及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检查,以手术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观察两组诊断符合、Garden分型及骨折分型情况,分析观察组血管显影情况。结果:观察组诊断符合概率为100.00%,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观察组Ⅰ型、Ⅱ型、Ⅲ型、Ⅳ型概率分别为21.21%、39.39%、30.30%、9.09%,经颈型、头下型以及基底型骨折概率分别为30.30%、48.48%、21.21%,诊断符合概率均为100.00%,相比对照组显然更高,P值小于0.05;观察组经颈型旋股内外动脉主干显影清晰10例,头下型均未见清晰显影,7例基底型可见动脉显影清晰。结论:在股骨颈骨折诊断中,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价值较高。
张敏红陈晓波蔡勇徐海乔梁焕
关键词: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股骨颈骨折
骨科手术机器人引导下股骨颈骨折多平面螺钉内固定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探讨骨科手术机器人引导下多平面螺钉内固定术对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7月茂名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多平面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12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患者使用徒手置入多平面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63例)患者使用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置入多平面螺钉内固定治疗,均于术后定期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前、术后1个月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改善情况,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导针穿刺次数、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减少,正位上螺钉与股骨颈夹角均显著减小,置入时间显著缩短(均P<0.05);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髋关节改善总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骨科手术机器人引导下多平面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可改善手术相关指标,减轻患者术后炎症反应,有利于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且手术安全性较高。
李伟雄林世磅徐海乔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炎症反应
锁定接骨板加植骨治疗锁骨骨不连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8年
目的探讨锁定接骨板加植骨治疗锁骨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锁骨骨不连患者60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行锁定接骨板加植骨治疗。比较两组的锁骨骨不连切除效果、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情况以及手术前后的肩关节功能、疼痛水平、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锁骨骨不连切除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6.67%(P <0.05)。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手术前,两组的肩关节功能、疼痛水平、生活质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观察组的肩关节功能、疼痛水平、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P <0.05)。结论锁骨骨不连患者行锁定接骨板加植骨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加速骨折愈合,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
徐海乔林世磅张伟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