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叶娟
- 作品数:3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小鼠脑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急性期新生小鼠脑细胞线粒体膜电位DYm的影响。 方法:采用改良Rice方法,将右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后再置8%O2缺氧舱中持续缺氧2h制备新生小...
- 吴叶娟
-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线粒体膜电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动物模型
- 文献传递
- IGF-1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小鼠脑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急性期新生小鼠脑细胞线粒体膜电位(ΔΨm)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Rice方法制备新生小鼠HIBD动物模型。7日龄C57/BL新生小鼠91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7)、假手术组(n=22)、缺氧缺血组(HI组,n=22)、假手术+IGF-1组(n=18)、HI+IGF-1组(n=22)。假手术+IGF-1组、HI+IGF-1组在术后即刻予腹腔注射IGF-1(50μg/kg),假手术组、HI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各组于术后0、3、6、12、24、48 h取大脑皮质、海马、丘脑,制成单细胞悬液以罗丹明123(Rho123)标记后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脑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结果①皮质、海马、丘脑分别在术后3、6、12 h出现肿胀、凋亡,HI后48 h神经元肿胀、变性最明显,具有凋亡特征神经细胞达高峰;②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假手术+IGF-1组皮质、海马、丘脑各部位在不同时点平均荧光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IGF-1对大脑皮质损伤修复有两个间期,对丘脑修复延迟且作用时间短;④HI组脑细胞平均荧光强度的升高最先出现在皮质(术后3 h),其次为海马(术后6 h),最后在丘脑(术后12 h),HI+IGF-1组各部位脑细胞平均荧光强度低于HI组(P<0.01)。结论IGF-1可以减轻HIBD后脑水肿,减少神经细胞凋亡;推测IGF-1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减轻HIBD急性期新生小鼠各部位脑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改善线粒体功能有关。
- 吴叶娟步仰高王杨黑明燕陈志武桂丽李报
- 关键词:线粒体膜电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小鼠
-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内早产儿真菌脓毒症危险因素临床分析:2010年至2012年单中心报告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 探讨早产儿真菌脓毒症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30例真菌脓毒症早产儿,回顾性分析真菌脓毒症患儿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与转归.结果 30例早产儿中极早产儿14例(46.7%),早期早产儿20例(66.7%);真菌脓毒症的发病时间为6 ~42 d,平均(15.70±9.02)d;白色假丝酵母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占83.3%,其次为光滑假丝酵母菌(13.3%).6例早产儿在真菌感染前使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9例早产儿经外周中心且置管(PICC)且置管时间≥7 d;5例早产儿使用抗生素时间≥14 d.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反应差及吃奶差或拒乳,各25例(各占83.3%),其次为氧饱和度波动20例(66.7%);真菌感染时,27例(90.0%)早产儿CRP升高;5例白细胞计数<5.0 ×10^9/L,5例白细胞计数>15.0×10^9/L;20例(66.7%)继发血小板下降.除2例因家属放弃治疗外,剩余28例(93.3%)中有4例(13.3%)因氟康唑疗效不佳改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24例(80.0%)单纯采用氟康唑抗真菌治疗;治疗的28例中,4例(13.3%)好转,24例(80.0%)治愈,无一例死亡.结论 白色假丝酵母菌在早产儿真菌脓毒症中所占比例较高,出生2~3周的高危早产儿,出现反应差、吃奶差及氧饱和度波动等症状时,须考虑存在真菌脓毒症的可能.高发季节对高危早产儿实施预防性抗真菌治疗,可有效降低早产儿真菌脓毒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 徐豆豆王杨藏建业吴叶娟金珍珍陈琪
- 关键词:脓毒症真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