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建业
- 作品数:1 被引量:10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内早产儿真菌脓毒症危险因素临床分析:2010年至2012年单中心报告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 探讨早产儿真菌脓毒症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30例真菌脓毒症早产儿,回顾性分析真菌脓毒症患儿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与转归.结果 30例早产儿中极早产儿14例(46.7%),早期早产儿20例(66.7%);真菌脓毒症的发病时间为6 ~42 d,平均(15.70±9.02)d;白色假丝酵母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占83.3%,其次为光滑假丝酵母菌(13.3%).6例早产儿在真菌感染前使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9例早产儿经外周中心且置管(PICC)且置管时间≥7 d;5例早产儿使用抗生素时间≥14 d.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反应差及吃奶差或拒乳,各25例(各占83.3%),其次为氧饱和度波动20例(66.7%);真菌感染时,27例(90.0%)早产儿CRP升高;5例白细胞计数<5.0 ×10^9/L,5例白细胞计数>15.0×10^9/L;20例(66.7%)继发血小板下降.除2例因家属放弃治疗外,剩余28例(93.3%)中有4例(13.3%)因氟康唑疗效不佳改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24例(80.0%)单纯采用氟康唑抗真菌治疗;治疗的28例中,4例(13.3%)好转,24例(80.0%)治愈,无一例死亡.结论 白色假丝酵母菌在早产儿真菌脓毒症中所占比例较高,出生2~3周的高危早产儿,出现反应差、吃奶差及氧饱和度波动等症状时,须考虑存在真菌脓毒症的可能.高发季节对高危早产儿实施预防性抗真菌治疗,可有效降低早产儿真菌脓毒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 徐豆豆王杨藏建业吴叶娟金珍珍陈琪
- 关键词:脓毒症真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