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骥琼

作品数:46 被引量:138H指数:7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0篇动脉
  • 11篇下肢
  • 10篇血管
  • 8篇血栓
  • 8篇静脉
  • 7篇侧支
  • 6篇动脉硬化
  • 6篇动脉粥样硬化
  • 6篇外科
  • 6篇下肢动脉
  • 6篇流出道
  • 6篇静脉血
  • 6篇闭塞性
  • 6篇闭塞症
  • 6篇侧支循环
  • 5篇动脉粥样硬化...
  • 5篇深静脉
  • 5篇切除
  • 4篇动脉硬化闭塞
  • 4篇动脉硬化闭塞...

机构

  • 39篇皖南医学院弋...
  • 7篇皖南医学院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淮南市第一人...
  • 1篇安徽省芜湖市...
  • 1篇皖南医学院第...
  • 1篇安徽省广德县...

作者

  • 46篇胡骥琼
  • 17篇司春强
  • 17篇梁双超
  • 16篇薛清泉
  • 11篇夏友传
  • 7篇王道明
  • 7篇李涛
  • 5篇房淑彬
  • 4篇冯桂林
  • 3篇刘中金
  • 2篇胡秋石
  • 2篇史良会
  • 2篇吕大伦
  • 2篇封旭光
  • 2篇黄文斌
  • 2篇殷芳
  • 2篇姚凯
  • 2篇宋群
  • 1篇陈宜亭
  • 1篇陈帮领

传媒

  • 6篇皖南医学院学...
  • 3篇安徽医学
  • 3篇中国普通外科...
  • 3篇中国普外基础...
  • 2篇华北煤炭医学...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肝胆外科杂志
  • 2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工企医刊
  • 1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国外医学(神...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
1996年
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胡骥琼,李涛(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芜湖241001)脾脏在人体免疫功能中占有重要位置,近几年来国内外有大量报道,并已形成共识。故近年来发展了不少保脾手术。对非手术治疗脾裂伤也提出不同的观点。本文就脾裂术中情况与探讨非手术...
胡骥琼李涛
关键词:脾破裂创伤
胰腺占位术中细针穿刺的应用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胰腺占位性病变术中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IFNA)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36例胰腺占位性病变术中细针穿刺、活组织检查和影像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三组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5 %、77 3%、80 6 % ,差异无显著意义 ,且三种检查的结果是互相交叉的。IFNA存在一定的假阴性 (4 / 36 ) ,但可取得细胞病理学诊断 ,未发生出血、胰瘘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IFNA与影像检查结合应用 。
王道明胡骥琼芮景姚凯黄陆强
关键词:细针抽吸胰腺占位
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中新斯的明行肠减压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02年
为探索快速、彻底且无污染的术中肠减压方法,提高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手术的安全性,对51例病人于肿瘤近侧置直径1.0cm的双球囊导管,外端接负压吸引,肌注新斯的明0.5mg增强肠蠕动,促使肠内容物流向远端,并经负压吸引而排出体外。全部病例肠减压效果良好,术后无腹胀,无吻合口漏,切口一期愈合。结果表明,术中肠减压应用新斯的明可以达到快速、彻底的目的。
胡骥琼李涛
关键词:左半结肠癌一期切除吻合术肠道减压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腓肠动脉的病理变化与侧支流出道构建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rterial sclerosis obstruction,ASO)末期利用腓肠动脉构建流出道提供病理学及解剖学基础。方法在11例膝上截肢的新鲜离体标本上向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解剖观察腘动脉及腓肠动脉的病理改变,提出构建腓肠动脉流出道的设想,并对收治的9例末期ASO患者进行下肢动脉造影,示股动脉、腘动脉及分支均不显影;B超示腘动脉基本闭塞。行腘动脉探查术,完成腓肠动脉成形及股腘动脉旁路转流术。结果解剖观察结果:①腘(胫)动脉管壁僵硬,动脉粥样斑块填满管腔。②腓肠动脉开口处分3种病变形态:开放型、膜式狭窄闭塞型及柱状闭塞型。③临床上对腓肠动脉开口处成形,建立腓肠动脉流出道,再行股腘动脉旁路转流术。结果显示术后临床症状消失,皮温逐渐回升,下肢溃疡两月内逐渐愈合。B超显示腓肠动脉代偿性扩张。结论通过解剖及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腓肠动脉流出道的构建是解决末期ASO患者的有效途径之一。
胡骥琼梁双超司春强薛清泉夏友传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流出道侧支循环
经胆道镜Fogarty球囊导管介入治疗胆道出血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房淑彬胡骥琼
关键词:胆道镜FOGARTY球囊导管介入治疗胆道出血
超声引导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55例下肢DVT患者,分为置管溶栓组(n=35)和对照组(n=20)。治疗前对所有患者均行超声检查以了解DVT情况。置管溶栓组: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在超声引导下行患肢静脉置管,用微量泵持续向导管内给予尿激酶和肝素;对照组经静脉注射溶栓尿激酶和肝素进行全身治疗。治疗后所有患者均复查超声,观察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置管溶栓组所有患者置管成功,其中26例治愈,6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1.43%(32/35)。对照组5例治愈,8例有效,7例无效,总有效率为65.00%(13/20)。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9,P<0.05)。结论超声引导置管溶栓治疗下肢DVT特异性高、见效快、疗程短,是治疗下肢DVT的有效方法。
胡竞江峰胡骥琼
关键词:下肢静脉血栓置管溶栓
PBL联合CBL教学在血管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20年
血管外科是普外科中的一门新兴学科,临床带教中也在不断摸索之中,血管外科疾病的诊治多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进行,要将教学内容应用到临床工作中,培养学生的临床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PBL(problem-based learning)联合CBL(case-based learning)教学是以问题为基础,辅以病例来演示,学生通过所学知识解决临床问题,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这是全新的教学理念,调动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创造性思维。前期的PBL联合CBL教学模式开展效果良好,在血管外科临床教学中应积极推广。
梁双超夏友传冯桂林许贝张安冬李方宽胡骥琼
关键词:血管外科临床教学PBLCBL教学模式
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EVAR)临床初步应用
2013年
目的:探讨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 endovascular ab-dominlaortic aneurysm repair ,EVAR)的手术操作要点及相关并发症处理。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3月~2012年6月在我科接受腔内隔绝术治疗的26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6例应用腔内隔绝术的患者,治愈25例,术后死亡1例;发生内瘘共4例。结论:相对于传统开放性手术而言,腔内隔绝术(EVAR )是一项革命性的微创技术。术前的精确测量,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及时恰当处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手术效果及生命安危。
胡秋石梁双超司春强薛清泉夏友传冯桂林胡骥琼
关键词: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侧支循环流出道的解剖学特点及临床应用初探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rterial sclerosis obstruction,ASO)末期常无远端流出道,对末期ASO患者膝上截肢的离断标本行血管灌注,通过解剖学研究评估侧支流出道构建的可能性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在10例自愿捐赠的膝上截肢新鲜离体标本上向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解剖观察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的病理改变,以及这些主干动脉侧支分布的规律。2005年9月-2007年4月,收治5例ASO患者,均为单侧。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68~81岁。均有6个月静息痛病史。下肢DSA示股动脉、腘动脉及分支均不显影,B超示腘动脉及分支基本闭塞,行腘动脉及分支探查、血循环重建术。结果解剖学实验结果:腘动脉、胫后动脉、胫前动脉管壁僵硬,动脉粥样斑块填满管腔。腘动脉及分支发出的侧支中,腓肠动脉开口于主干动脉的几率最大。所有侧支在膝周构建的侧支循环稀疏,而在小腿肌群内可形成相对丰富的侧支循环。临床应用结果:5例手术均顺利,术后皮温逐渐增高,血氧饱和度术前为0,术后6h逐渐达90%~100%。获随访3~12个月,患者感觉下肢症状明显改善,静息痛消失,下肢溃疡逐渐愈合。B超示腘动脉吻合口处血流大部进入侧支循环,远侧胫前、胫后动脉的血流量并不多。结论通过临床解剖发现,侧支流出道的构建是可行的,临床应用结果提示这一方法是解决晚期ASO患者的一种有效途径。
胡骥琼王道明司春强薛清泉梁双超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流出道侧支循环
无水酒精瘤内注射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观察
2000年
李有明胡骥琼李涛
关键词:瘤内注射无水酒精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