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友传

作品数:14 被引量:79H指数:4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动脉
  • 5篇静脉
  • 4篇血栓
  • 4篇下肢
  • 4篇静脉血
  • 4篇静脉血栓
  • 3篇深静脉
  • 3篇深静脉血栓
  • 3篇下肢深静脉
  • 3篇下肢深静脉血...
  • 2篇动脉闭塞
  • 2篇动脉栓塞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血管
  • 2篇血栓形成
  • 2篇影像
  • 2篇影像学
  • 2篇肢体
  • 2篇深静脉血栓形...
  • 2篇栓塞

机构

  • 14篇皖南医学院弋...

作者

  • 14篇夏友传
  • 12篇梁双超
  • 11篇薛清泉
  • 11篇胡骥琼
  • 10篇司春强
  • 6篇冯桂林
  • 1篇黄显军
  • 1篇胡秋石
  • 1篇赵国海
  • 1篇殷芳
  • 1篇周志明
  • 1篇杨倩
  • 1篇许贝

传媒

  • 5篇皖南医学院学...
  • 2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安徽医药
  • 1篇淮南职业技术...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隐静脉术后出现下肢肿胀和复发的原因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术后出现下肢肿胀和复发的原因。方法:总结我院从2006年9月-2008年2月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病人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患肢均行浅深静脉和交通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深静脉顺行造影。结果:合并大隐静脉主干及其部分属支残存11条肢体,合并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6条肢体,合并交通静脉功能不全26条肢体,合并深静脉血栓后遗症6条肢体,合并Cocker综合征2条肢体,合并淋巴瘤2例。结论: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累及3个静脉系统。交通静脉和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是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术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患肢深静脉顺行造影,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是避免术后复发的关键。
梁双超胡骥琼司春强薛清泉夏友传
关键词:静脉曲张下肢静脉功能不全
缝线介导的动脉缝合装置致股动脉闭塞1例被引量:3
2020年
股动脉是介入诊疗的常规入径之一。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股动脉穿刺止血的方法有人工压迫和动脉缝合器(APCD)缝合。临床应用的各种APCD在使用过程中均存在一定的血管并发症(2%~9%),如假性动脉瘤、皮下血肿、动静脉瘘或腹膜后出血等[1]。本文就1例脑血管介入治疗后行缝线闭合装置缝合致股动脉闭塞病例报道,为临床合理使用APCD提供经验。
黄显军夏友传杨倩周志明
关键词:血管缝合器介入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腓肠动脉的病理变化与侧支流出道构建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rterial sclerosis obstruction,ASO)末期利用腓肠动脉构建流出道提供病理学及解剖学基础。方法在11例膝上截肢的新鲜离体标本上向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解剖观察腘动脉及腓肠动脉的病理改变,提出构建腓肠动脉流出道的设想,并对收治的9例末期ASO患者进行下肢动脉造影,示股动脉、腘动脉及分支均不显影;B超示腘动脉基本闭塞。行腘动脉探查术,完成腓肠动脉成形及股腘动脉旁路转流术。结果解剖观察结果:①腘(胫)动脉管壁僵硬,动脉粥样斑块填满管腔。②腓肠动脉开口处分3种病变形态:开放型、膜式狭窄闭塞型及柱状闭塞型。③临床上对腓肠动脉开口处成形,建立腓肠动脉流出道,再行股腘动脉旁路转流术。结果显示术后临床症状消失,皮温逐渐回升,下肢溃疡两月内逐渐愈合。B超显示腓肠动脉代偿性扩张。结论通过解剖及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腓肠动脉流出道的构建是解决末期ASO患者的有效途径之一。
胡骥琼梁双超司春强薛清泉夏友传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流出道侧支循环
超声引导下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被引量:23
2012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共收治下肢DVT患者34例,均采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患肢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置管,持续导管内给予溶栓药物尿激酶50万u/d和肝素5 000 u/d,交替使用。其中2例患者合并下腔静脉血栓,采用经颈静脉途径释放下腔静脉滤器;2例患者采用大隐静脉置管;其余均采用经皮腘静脉置管。结果所有患者均置管成功,放置溶栓导管5~7 d。27例患者术后下肢肿胀基本消失,活动能力明显改善。5例患者活动后仍有较明显乏力和沉重感。1例患者术后3个月复发,再次置管后好转。1例患者术后6个月复发合并健侧下肢DVT,采用外周血管溶栓治疗。所有患者均采用DSA了解溶栓情况,26例患者髂股静脉术后连续性通畅,8例患者阶段性通畅。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置管溶栓治疗具有创伤小、定位准确、药物剂量个人化以及溶栓率高等优点,是治疗DVT的有效方法。
薛清泉胡骥琼司春强夏友传冯桂林梁双超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超声引导置管溶栓
锁骨下动脉完全闭塞腔内治疗:附32例报告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锁骨下动脉完全闭塞腔内治疗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3年4月-2019年6月32例行腔内治疗的完全锁骨下动脉闭塞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分别采用经股动脉入路(17例)、肱动脉入路(1例)、股–肱联合入路(14例)对32例患者行腔内手术,最终成功植入支架26例(81.25%),包括球扩式支架15例,自膨式支架11例,术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6例患者闭塞处开通失败,行搭桥术或保守治疗。术中出现锁骨下动脉夹层2例,迷走反射1例,股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未出现脑血管并发症。26例支架植入患者中,24例获随访(34.6±4.2)个月,术后1、3、5年支架累积通畅率分别为92.31%、80.77%、73.08%。结论:腔内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安全有效,中远期通畅率较高;累及椎动脉的锁骨下动脉闭塞尽量选择自膨式支架。
梁双超张安冬李方宽夏友传冯桂林胡骥琼
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疾病锁骨下动脉闭塞
PBL联合CBL教学在血管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20年
血管外科是普外科中的一门新兴学科,临床带教中也在不断摸索之中,血管外科疾病的诊治多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进行,要将教学内容应用到临床工作中,培养学生的临床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PBL(problem-based learning)联合CBL(case-based learning)教学是以问题为基础,辅以病例来演示,学生通过所学知识解决临床问题,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这是全新的教学理念,调动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创造性思维。前期的PBL联合CBL教学模式开展效果良好,在血管外科临床教学中应积极推广。
梁双超夏友传冯桂林许贝张安冬李方宽胡骥琼
关键词:血管外科临床教学PBLCBL教学模式
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EVAR)临床初步应用
2013年
目的:探讨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 endovascular ab-dominlaortic aneurysm repair ,EVAR)的手术操作要点及相关并发症处理。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3月~2012年6月在我科接受腔内隔绝术治疗的26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6例应用腔内隔绝术的患者,治愈25例,术后死亡1例;发生内瘘共4例。结论:相对于传统开放性手术而言,腔内隔绝术(EVAR )是一项革命性的微创技术。术前的精确测量,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及时恰当处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手术效果及生命安危。
胡秋石梁双超司春强薛清泉夏友传冯桂林胡骥琼
关键词: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
下肢静脉曲张术后继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手术后继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8月-2014年7月总计400例下肢静脉曲张手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抗凝组260例常规应用低分子肝素及阿司匹林抗凝治疗,非抗凝组140例术后未常规应用抗凝。结果:抗凝组仅出现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而非抗凝组出现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可以继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常规抗凝有助于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夏友传赵国海司春强薛清泉冯桂林梁双超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
血管内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脾动脉瘤 11 例
2023年
目的评价血管内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脾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21年5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脾动脉瘤病人11例的临床资料,通过股动脉穿刺经微导管将可控弹簧圈(Boston Scientifc interlock)单纯瘤体填塞6例,行瘤体、入瘤动脉及流出道填塞2例,行瘤体及流出道填塞3例。结果术中出现脾动脉夹层1例,经脾动脉中段弹簧圈栓塞后夹层消失。其余10例经弹簧圈栓塞的脾动脉瘤病人术后影像学效果满意,术后出现右下肢腘静脉血栓1例,经给予抗凝治疗4 d后超声复查示腘静脉通畅。术中、术后未出现动脉瘤破裂出血,未出现手术穿刺区域相关的并发症,随访所有病例未见瘤体进一步增大或复发。结论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脾动脉瘤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的特点,是治疗脾动脉瘤的有效方法。
夏友传殷芳胡骥琼薛清泉梁双超冯桂林
关键词:动脉瘤脾动脉介入栓塞治疗
腓肠动脉的超声影像学研究及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通过对腓肠动脉超声影像学的研究,为晚期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术前评估和腓肠动脉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2007年9月至200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因大隐静脉疾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者100例(经检查证实无明显动脉硬化),观察其双下肢腓肠动脉的部位及大体形态并测量管径及血流参数值,同时测量其胫前及胫后动脉的管径及血流参数值。结果腓肠动脉检出率为96%(96/100)。腓肠动脉位于腘窝中段以下、比目鱼腱弓以上,其中89例由腘动脉发出成对的腓肠动脉,分别进入腓肠肌内;另7例由腘动脉发出一主干走行1~3cm后再分为内、外2支,分别进入腓肠肌内。腓肠动脉的管径和横截面积明显小于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P<0.05),但腓肠动脉的收缩期最大流速、舒张期最大正向流速及平均流速与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对腓肠动脉的流量分别为胫前动脉及胫后动脉流量的63.1%及59.1%。结论通过超声研究,掌握腓肠动脉的正常解剖、血流参数值及流量对重建流出道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梁双超胡骥琼司春强薛清泉夏友传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动脉粥样硬化流出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