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0日
星期一
|
欢迎来到佛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峰
作品数:
5
被引量:15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美国中华医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王虹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沈丽英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邓守真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顾玉东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徐建光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4篇
期刊文章
1篇
会议论文
领域
5篇
医药卫生
主题
4篇
肿瘤
3篇
涎腺
3篇
淋巴
2篇
涎腺恶性肿瘤
2篇
涎腺肿瘤
2篇
腺肿瘤
2篇
淋巴结
2篇
淋巴结转移
2篇
恶性
2篇
恶性肿瘤
1篇
蛋白
1篇
动物
1篇
动物实验
1篇
样癌
1篇
预后
1篇
粘蛋白
1篇
粘液
1篇
粘液表皮样癌
1篇
神经再生
1篇
肾细胞
机构
5篇
上海医科大学...
1篇
上海医科大学
作者
5篇
唐峰
4篇
王虹
1篇
张孟殷
1篇
徐文东
1篇
徐元鼎
1篇
徐建光
1篇
沈力行
1篇
顾玉东
1篇
严文洪
1篇
宋建达
1篇
邓守真
1篇
沈丽英
1篇
洪良庆
传媒
1篇
中华泌尿外科...
1篇
临床与实验病...
1篇
中华手外科杂...
1篇
上海医科大学...
年份
1篇
2000
2篇
1999
1篇
1998
1篇
1995
共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涎腺粘液表皮样癌DNA指数与分化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研究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癌细胞DNA指数及DNA倍体情况,评估其与粘液表皮样痛癌细胞分化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40例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用ICM对其进行DNA含量测定。结果:正常涎腺导管上皮及良性肿瘤细胞核DI均值分别为1.027和1.022,均为正常二倍体;而40例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癌细胞核DI均值为1.383,异倍体出现率为62.5%;随着粘液表皮样癌癌细胞分化程度降低,DI值(P<0.05)及DNA异倍体出现率(P<0.05)明显增高;还发现DI值(P<0.01)高及DNA异倍体(P<0.05)的粘液表皮样癌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结论:DI值及DNA倍体与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癌细胞分化及淋巴结转移可能有一定联系。
唐峰
王虹
徐元鼎
关键词:
涎腺肿瘤
DNA倍体
粘液表皮样癌
淋巴转移
鼠坐骨神经再生早期轴浆流改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998年
目的探索同位素示踪早期检测神经再生的可行性,并与神经电图-肌电图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为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将鼠坐骨神经切断并作神经缝合,术后1、2、3、4周用微量注射器将125I-酪氨酸直接注射入大鼠坐骨神经干内,于注射后8、12、16小时取样以γ-计数器检测其放射性。测定再生神经125I-酪氨酸转运规律,并与神经电图-肌电图检测结果、光镜下再生髓鞘形态学变化相比较。结果术后2周轴浆流即可通过缝合口,早于神经电图-肌电图出现时间;与再生髓鞘出现时间相符。结论应用轴浆流同位素示踪法早期检测神经再生,较神经电图-肌电图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徐文东
邓守真
徐建光
顾玉东
唐峰
沈丽英
关键词:
周围神经
轴浆流
放射性核素显像
动物实验
85例涎腺恶性肿瘤E-钙粘蛋白表达与局部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研究涎腺恶性肿瘤E-钙粘蛋白(E-cadherin.E-CD)的表达情况,评估其与涎腺恶性肿瘤的局部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40例涎腺粘液表皮样癌、37例腺样囊性癌、8例恶性混合瘤,以抗E-CD多克隆抗体用PAP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半定量分析。结果正常涎腺导管上皮及良性肿瘤细胞E-CD表达正常,而81.2%(69/85例)涎腺恶性肿瘤E-CD表达减弱或消失。E-CD的失表达主要发生于有神经或血管浸润的腺样囊性癌(P<0.05)及有淋巴结转移的涎腺恶性肿瘤(P<0.05)。结论E-CD的存在与否可能决定涎腺恶性肿瘤的局部浸润和淋巴结转移。
唐峰
王虹
李微
李琼
关键词:
E-钙粘蛋白
涎腺肿瘤
肿瘤浸润
肿瘤转移
85例涎腺恶性肿瘤E-钙粘蛋白表达与局部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正>目的:研究涎腺恶性肿瘤E-钙粘蛋白(E-cadherin,E-CD)的表达情况,评估其与涎腺恶性肿瘤的局部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40例子涎腺粘液表皮样癌、37例腺样囊性癌、8例恶性混合瘤,以抗E-CD多...
唐峰
王虹
严文洪
张孟殷
文献传递
肾细胞癌AgNOR染色的研究
被引量:1
1995年
应用细胞核仁组成区(NOR)嗜银蛋白染色技术(AgNOR)对66例肾细胞癌患者的病理标本进行染色,计数核内嗜银颗粒数,用以判断肾细胞癌的恶性程度,结合随访结果,根据AgNOR颗粒数估计预后。该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可靠,是一种有价值的病理检查方法。
洪良庆
宋建达
唐峰
王虹
沈力行
关键词:
肾肿瘤
病理学
预后
AGNOR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