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虹
- 作品数:11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鼻咽癌症状及误诊分析
- 1997年
- 赵霞王虹
- 关键词:鼻咽肿瘤症状误诊
- 胆囊息肉样病变——130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3
- 1990年
- 本文报道胆囊息肉样病变130例,其中胆固醇性息肉81例,肌腺病、肌腺瘤24例,乳头状腺瘸10例,单纯性腺瘤6例,炎性息肉3例,胆囊慢性炎症6例。作者认为:B型超声检查发现胆囊息肉样病变直径在1cm以上者,以手术为宜;直径小于1cm者,应每3~6个月作B超随访。
- 吴树强王虹曹国海倪泉兴张延龄
- 关键词:胆囊息肉病变病理分析胆囊炎
- 涎腺粘液表皮样癌DNA指数与分化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研究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癌细胞DNA指数及DNA倍体情况,评估其与粘液表皮样痛癌细胞分化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40例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用ICM对其进行DNA含量测定。结果:正常涎腺导管上皮及良性肿瘤细胞核DI均值分别为1.027和1.022,均为正常二倍体;而40例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癌细胞核DI均值为1.383,异倍体出现率为62.5%;随着粘液表皮样癌癌细胞分化程度降低,DI值(P<0.05)及DNA异倍体出现率(P<0.05)明显增高;还发现DI值(P<0.01)高及DNA异倍体(P<0.05)的粘液表皮样癌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结论:DI值及DNA倍体与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癌细胞分化及淋巴结转移可能有一定联系。
- 唐峰王虹徐元鼎
- 关键词:涎腺肿瘤DNA倍体粘液表皮样癌淋巴转移
- 85例涎腺恶性肿瘤E-钙粘蛋白表达与局部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被引量:2
- 1999年
- 目的研究涎腺恶性肿瘤E-钙粘蛋白(E-cadherin.E-CD)的表达情况,评估其与涎腺恶性肿瘤的局部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40例涎腺粘液表皮样癌、37例腺样囊性癌、8例恶性混合瘤,以抗E-CD多克隆抗体用PAP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半定量分析。结果正常涎腺导管上皮及良性肿瘤细胞E-CD表达正常,而81.2%(69/85例)涎腺恶性肿瘤E-CD表达减弱或消失。E-CD的失表达主要发生于有神经或血管浸润的腺样囊性癌(P<0.05)及有淋巴结转移的涎腺恶性肿瘤(P<0.05)。结论E-CD的存在与否可能决定涎腺恶性肿瘤的局部浸润和淋巴结转移。
- 唐峰王虹李微李琼
- 关键词:E-钙粘蛋白涎腺肿瘤肿瘤浸润肿瘤转移
- 胃肠道癌的雌激素受体测定分析(附193例报告)被引量:13
- 1994年
- 胃肠道癌的雌激素受体测定分析(附193例报告)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200040)余枫,乐竹琴,王虹,王倩近年来,国外研究发现,在乳庙之外的一些肿瘤中存在着雌激素受体(ER)[1],并用三苯氧胺作为这些肿瘤病人的术后辅助治疗[2],我们自1992年9...
- 余枫乐竹琴王虹王倩
- 关键词:胃肿瘤肠肿瘤雌激素受体
- 乳腺钼靶X线立体定位细针穿刺吸取细胞学检查的意义
- 1995年
- 本文对55例乳房良恶性疾病进行钼靶X线立体定位细针穿刺吸取细胞学分析,并与组织病理及随访结果对照,其符合率达96%,敏感性为92.6%,特异性为100%。同时对其中部分病例进行细胞涂片DNA图像分析,并与石蜡切片对照,二者的DNA图像分析结果比较DI值呈直线相关,r=0.89,P<0.01。通过这些数据提示:乳房疾病钼靶X线立体定位细针穿刺吸取细胞学是一种损伤小、简便、准确的诊断方法。
- 王虹邹强张罗潘宇澄潘文生
- 关键词:钼靶X线细针吸取细胞学乳腺病
-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14例被引量:3
- 1999年
-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HNL)最早是由日本人kikuchi〔1〕等于1972年描述的,故又称kikuchi’s病或kikuchi-Fujimoto's病,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自限性疾病,临床上易与恶性淋巴瘤相混淆。此病的诊断主要凭籍病理诊断〔2〕,临...
- 卢洪洲邓旭平蔡林涛凌宇翁心华尹有宽石尧中王虹
- 关键词:淋巴结炎HNL症状病理
- 乳腺钼靶X线立体定位穿刺活检和手术被引量:1
- 1994年
- 1992年7月~1993年9月间,对56例乳腺疾病患者进行钼靶摄片,发现56例57处病灶,对其中54例55处病灶进行了立体定位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结果显示其敏感性为92.5%,特异性为100%,诊断符合率为96.3%。若将细胞学检查结果与钼靶摄片相结合,联合敏感性与特异性均可达100%。上述病灶中有12处为临床所不能扪及的隐匿性病灶,6处在立体定位引导下完成了切除术。
- 邹强张延龄朱锡琪庄清萍任长才王虹陈星荣
- 关键词:乳腺钼靶摄片乳腺肿瘤活体组织检查
- 85例涎腺恶性肿瘤E-钙粘蛋白表达与局部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 <正>目的:研究涎腺恶性肿瘤E-钙粘蛋白(E-cadherin,E-CD)的表达情况,评估其与涎腺恶性肿瘤的局部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40例子涎腺粘液表皮样癌、37例腺样囊性癌、8例恶性混合瘤,以抗E-CD多...
- 唐峰王虹严文洪张孟殷
- 文献传递
- 肾细胞癌AgNOR染色的研究被引量:1
- 1995年
- 应用细胞核仁组成区(NOR)嗜银蛋白染色技术(AgNOR)对66例肾细胞癌患者的病理标本进行染色,计数核内嗜银颗粒数,用以判断肾细胞癌的恶性程度,结合随访结果,根据AgNOR颗粒数估计预后。该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可靠,是一种有价值的病理检查方法。
- 洪良庆宋建达唐峰王虹沈力行
- 关键词:肾肿瘤病理学预后AGN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