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楠
-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生存质量对鼻咽癌长期生存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 分析生存质量对鼻咽癌长期生存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1999年至2000年接受治疗并于2003年7月前无瘤生存的192例鼻咽癌患者纳入研究.患者于2003年7至8月接受生存质量测定.测定量表包括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中文版)和包含14个症状的自觉症状评价量表.随访时间2.67~9.55年,中位随访7.95年.分析生存质量以及社会人口学和临床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生存质量对无瘤生存和总生存有影响.多因素分析表明,记忆力下降是无瘤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张口困难、头痛和年龄是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生存质量越好、年龄越小者预后越佳,而其他社会人口学和临床因素未发现预后价值.结论 生存质量是影响鼻咽癌长期生存者预后的重要因素,随访时应常规评价患者的生存质量.
- 伍勇胡伟汉刘国龙刘四红林焕新毛平高文超谭嘉琦陈耀铭蔡修宇王芳葛楠
- 关键词:鼻咽肿瘤预后
- 117例鼻咽癌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预后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 分析初治鼻咽癌根治性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预后.方法 2005年1至11月初诊鼻咽癌患者117例进入分析,其中男81例,女36例,中位年龄42岁(18~76岁).按照1992年福州鼻咽癌分期标准:Ⅰ期11例、Ⅱ期15例、Ⅲ期54例、ⅣA期37例,IMRT计划与实施由PEACOCK系统完成.鼻咽肿瘤体积(GTVnx)处方剂量68 Gy,颈部转移淋巴结(GTVnd)60~66Gy,临床靶体积1(CTV1)60 Gy,临床靶体积2(CTV2)54 Gy.结果 全组随访10.5~59.5个月,中位随访期48个月,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5.7%和89.7%,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1.5%和87.2%,局部区域控制率分别为94.0%和91.5%.单因素分析显示治疗前Karnofsky评分、T分期、1992年福州分期、治疗前血小板和治疗后尿酸水平等因素均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是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结论 根治性IMRT显著延长了初治鼻咽癌患者的生存时间,T分期是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
- 葛楠林焕新胡伟汉苏勇王汉渝孙瑞蔡修宇卜诗益张欣邱孟瑶张伟罗素周溢鑫金厅
- 关键词:鼻咽肿瘤预后
- 下咽鳞癌中HIF-1α与VEGF表达的临床治疗意义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分析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下咽鳞癌及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HIF-1α、VEGF在下咽鳞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2例患者应用免疫组化检测HIF—1α、VEGF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结果HIF-1α、VEGF在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分别为66.1%和26.3%(X^2=18.02,P〈0.05)、67.7%和31.6%()(。=19.22,P〈0.05)。HIF-1α表达强弱与T分期、N分期、TNM分期有关(X^2=4.23、5.83、9.94,P均〈0.05)。VEGF表达强弱与T分期、N分期、TNM分期、是否转移有关(x^2=5.62、7.38、15.75、4.29,P均〈0.05)。单因素分析显示HIF-1α、VEGF过表达者总生存率低于低表达者,分别为6.2%和84.2%(X^2=29.25,P〈0.01)、6.1%和84.4%(X^2=24.88,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HIF-1α与T分期是下咽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X^2=4.80、5.74,P均〈0.05)。结论HIF-1α、VEGF可作为评估下咽癌发展、转移及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也为临床提供了靶向治疗方向。
- 金厅王芳胡伟汉蔡修宇葛楠徐韬林辉
- 关键词:乏氧诱导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下咽肿瘤
- 鼻咽癌长期生存者的生存质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测定鼻咽癌治疗后长期生存者的生存质量变化,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1999年~2000年治疗后无瘤生存的90例鼻咽癌患者分别于2003年和2008年接受了生存质量的测定。测定量表包括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中文版和包含14个症状的自觉症状评价量表。比较患者两次生存质量的变化,并分析影响生存质量变化的因素。结果同2003年相比,2008年患者SF-36的生理机能领域生存质量变差,而生理职能和精力领域生存质量好转;口干和视力减退症状加重,而味觉减退症状减轻。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和经济情况是影响患者精力领域生存质量变化的独立因素,生存时间和化疗是影响患者口干症状变化的独立因素。结论鼻咽癌长期生存者的生存质量某些方面存在恶化或好转,但总的生存质量比较稳定,社会人口学和临床因素可能影响生存质量的变化。
- 伍勇胡伟汉刘国龙刘四红林焕新毛平高文超谭嘉琦陈耀铭蔡修宇王芳葛楠
- 关键词:鼻咽肿瘤
- Oct-4a与Sox-2在下咽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背景与目的: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下咽鳞状细胞癌是其中的一种,因其解剖部位隐蔽,早期症状不明显,且侵袭性强,淋巴结转移率高,故肿瘤发现时多数已至中到晚期,是头颈部肿瘤中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
- 葛楠
- 关键词:下咽肿瘤免疫组织化学临床病理学预后
- 文献传递
- SF-36中文版健康状况调查表评价鼻咽癌疗后长期存活者适用性研究被引量:15
- 2010年
- 下载PDF阅读器目的 评价美国SF-36中文版健康状况调查表用于鼻咽癌疗后长期存活者的适用性.方法 85例鼻咽癌疗后长期存活者通过电话或信访方式完成评价,相关分析、信度分析和因子分析等统计方法用于评价SF-36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结果 分半信度为0.92,各领域克朗巴赫系数α均〉0.7,说明信度较好且各领域间有较好区分度.每个条目跟相关领域的相关系数都达到或接近0.5,并且各条目与所属领域相关系数均高于该条目与其他领域的相关系数,说明量表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和区分效度.量表共提取6个主成分,基本反映了量表8个领域,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1.4%.8个领域提取2个公共因子,解释73.3%变异.SF-36中文版判别效度较好,能区分鼻咽癌患者和正常人群的生存质量.结论 SF-36中文版易于完成,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应用于鼻咽癌疗后长期存活者生存质量的评价.
- 伍勇胡伟汉刘国龙刘四红高文超谭嘉琦陈耀铭蔡修宇王芳葛楠毛平
- 对下咽鳞癌是否常规预防照射鼻咽部的探讨被引量:2
- 2009年
- 背景与目的:下咽鳞癌放射治疗靶区是否需对整个鼻咽部进行预防照射存在争议。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讨下咽鳞癌是否需要常规预防照射鼻咽部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5月至2006年8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196例下咽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TNM分期,Ⅰ期3例,Ⅱ期26例,Ⅲ期38例,Ⅳ期129例。全组患者均接受以手术或/和放疗为主的治疗,其中放射治疗94例,手术治疗49例,放疗与手术综合治疗53例。按接受放疗的靶区分为鼻咽部预防照射患者78例和鼻咽部未预防照射患者69例,比较其治疗疗效。结果:全组患者3年及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38.57%和21.69%,Ⅰ、Ⅱ、Ⅲ、Ⅳ期患者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43.08%、27.57%和13.99%。单纯手术和放疗的患者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3.90%和10.60%,综合治疗的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44.08%。鼻咽部预防照射和未预防照射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24.44%和20.68%(χ2=0.10,P=0.76),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15.99%和10.91%(χ2=0.65,P=0.42),两者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全组39例患者颈部淋巴结复发,未随访到鼻咽部复发。鼻咽部预防照射和未预防照射的患者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6,P=0.21)。结论:晚期下咽鳞癌的治疗模式需手术联合放射治疗;对于下咽鳞癌原发灶的照射,不需要常规对鼻咽部进行预防照射,积极处理颈部淋巴结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生存。
- 李群徐韬胡伟汉古模发高远红王汉渝王芳蔡修宇葛楠
- 关键词:综合疗法鼻咽部预防照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