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颖

作品数:20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科技创新平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哲学宗教
  • 6篇文化科学
  • 5篇政治法律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社会
  • 3篇政治
  • 3篇政治理论
  • 3篇政治理论课
  • 3篇思想政治
  • 3篇思想政治理论
  • 3篇思想政治理论...
  • 3篇青年
  • 3篇理论课
  • 3篇公德
  • 2篇道德
  • 2篇德论
  • 2篇德治
  • 2篇思政
  • 2篇思政课
  • 2篇青少年
  • 2篇教育
  • 2篇家训
  • 2篇价值观
  • 2篇教学

机构

  • 20篇北京青年政治...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信息科技...
  • 1篇黑龙江大学

作者

  • 20篇王颖
  • 1篇关健英
  • 1篇文利
  • 1篇刘建华
  • 1篇金智学

传媒

  • 4篇北京青年研究
  • 3篇北京青年政治...
  • 2篇齐鲁学刊
  • 2篇中国德育
  • 2篇伦理学研究
  • 1篇学术交流
  • 1篇中州学刊
  • 1篇北方工业大学...
  • 1篇北京教育(高...
  • 1篇产业与科技论...
  • 1篇新课程教学(...
  • 1篇伦理与文明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5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教师人格魅力的构成要素及教育意义被引量:4
2010年
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的人格魅力作为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它比有形的言语教育具有更强的心灵渗透力,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和最直接的示范、导向作用。
王颖
关键词:教师人格魅力教育意义教育活动过程言语教育潜移默化渗透力
传统家训中的学习观及其对新时代青年的启示
2023年
中华民族向来重视学习,认为其是获得一切成功的必要前提,甚至把“能学”看作是人贵于物、区别于物的重要根据。富于远见的家长无不教导子弟要勤于学习。认为学能让人益智明理、修身养德、实现精进超越;鼓励子弟要好学、力学和珍惜光阴;倡导通过踏实做事、激昂自进和主动靠近良好学习环境以实现在实践中学习。这些观点及思想,不仅有助于新时代青年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而且能引导他们深入思考为什么学,学什么,以及如何学等重要问题。
王颖
关键词:家训学习观青年
传统家训中的青年交友观阐析
2022年
早在先秦时期,孟子就把朋友关系列入封建社会五种基本伦理关系中。朋友关系,作为重要的社会关系,对于个体的德业、学业和事业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故自古以来人们就非常重视家中子弟的交友问题,在家训中留下许多颇具价值的交友思想。其中,对朋友关系的深刻认识,择友时应该遵守的贵德、重才和救难的基本标准,以及交友时应该坚持的真诚、守信和平等的基本原则,都具有现代价值,对于今天青年树立正确健康的交友观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王颖
关键词:家训青年交友观
首都小学生传统节日文化认识现状及对策被引量:2
2009年
为了解首都小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情况,北京青少年教育与发展研究中心从2007年4月至2008年6月底,对首都3778名小学生进行了问卷抽样调查。对当前首都小学生关于传统节日文化认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对策研究:在全社会范围内营建和创造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良好环境;以家庭和学校为重要阵地,科学普及传统节日文化知识;利用节日契机,强化节日知识;挖掘传统节日文化价值,突出节日主题,有重点地对小学生进行教育。
王颖
关键词:小学生传统节日文化
“中华美德与青少年道德教育”暨纪念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成立十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被引量:1
2005年
文利王颖
关键词:中华美德教育新亚书院主题
“敬”德论被引量:2
2017年
"敬"作为一种道德,出现于西周初年,其最初意义主要是指一种临事态度,即"敬事"。"敬事"表现为两大层面的意义:畏—惧—警的道德心理意识和慎—肃—勤的道德行为表现。当代敬业精神在继承和弘扬其基本理念的基础上,还需结合时代特征,在责任、创新、趣味和乐群等方面予以丰富和发展:凸显责任的属人性与社会性;辩证分析以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长度为主体的敬业评价尺度,强调创新是人之主体性和创造性特征的集中体现;主张趣味是敬业精神的真正底色;明确乐群这一传统理念与团队精神在内涵上的相合处。
王颖
关键词:敬业
忠的合理内涵及现代践行
2013年
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从行为主体、行为关系、行为目标和行为要求四个方面,可以较全面地把握并阐释其合理内涵。在当代社会践行忠德时,需要注意合理处理忠与孝、小团体主义与坚持集体主义、自我实现与报效祖国三方面的关系。
王颖
关键词:践行
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进路探析
2023年
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作为优化课程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举措,得到各类型高校和教师的普遍重视。本文从调研数据出发,剖析高职院校学生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中对教学内容的偏向,对教学方式的喜好,对教师素养的需求以及对课程教学效果、学习效果的评价等情况;在此基础上探索本门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的着力点。
王颖
关键词:高职
月圆人圆 天地同圆——中秋节道德意蕴漫谈
2009年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无论是关于它的起源、传说还是关于它的民俗活动,无不体现着中国人期盼团圆、追求美满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无不浸润着渴望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社会和谐、家庭幸福以及惩恶扬善、收获喜悦等多方面的道德意蕴。
王颖
关键词:道德意蕴中秋节天地民俗活动民族团结社会和谐
梁启超公德论的实践困境及现代应对
2016年
梁启超在《新民说》中的公德理论大体分为两个阶段。在《论公德》篇中,他强调公德私德的独立分殊性,大力倡导输入一种新道德(公德)。在《论私德》篇中,他则突出公德私德的共通性,积极强调私德,并视其为公德养成的重要物质原点。这一理论转向乃是为了实现其公德理想而做出的主动调整。但却由于缺乏必要的现实条件,以及理论内部的自我矛盾性,这两个阶段的理论构想均面临着实践困境。
王颖
关键词:公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