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蕾
- 作品数:47 被引量:191H指数:8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PCR-SSCP法分析汉坦病毒在乳鼠中的基因变异被引量:2
- 1997年
- 目的:研究汉坦病毒在感染乳鼠体内有无基因变异.方法:用陈株病毒感染Vero-E6细胞并继之感染3d龄乳鼠,提取病毒RNA并反转录成cDNA,以PCR分别从感染细胞和乳鼠中克隆出病毒的部分G2编码区序列,继而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之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结果:从感染细胞和乳鼠中克隆出的此位置和大小完全相同的cDNA片段单链电泳构像明显不同,从感染乳鼠中克隆的基因片段单链电泳速率明显快于从感染细胞中克隆的相应基因片段.结论:汉坦病毒的基因序列可因寄生宿主的不同而发生变异.
- 夏国庆刘彦仿杨守京晏培松冯蕾
- 关键词:汉坦病毒肾综合征出血热聚合酶链反应
- 白介素-10和一氧化氮对内毒素诱导肺泡巨噬细胞核因子-κB活化及肿瘤坏死因子释放的调节被引量:18
- 2001年
- 目的 :探讨白介素 10和外源性一氧化氮 (NO)对内毒素 (L PS)诱导肺泡巨噬细胞 (PAM)核因子 κB(NFκB)活化及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基因表达的调节 ,为临床运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法收集 PAM进行培养 ,分为正常对照组、L PS组、IL 10 +L PS组和 NO+L PS组。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 (EMSA)法和酶联免疫吸附 (EL ISA)法分别检测核提取物中 NFκB活性和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含量。结果 :L PS组 NFκB活性和 TNFα含量在刺激后 3小时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IL 10 +L PS组和 NO+L PS组 NFκB活性和 TNFα含量均显著低于 L PS组。结论 :L PS诱导 PAM的 NFκB活化 ,导致 TNFα基因表达增强 ;白介素 10和外源性 NO可抑制 NFκB活化而减少
- 黄杨梁继河贾斌尹文冯蕾
- 关键词:肺泡巨噬细胞核因子-КB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10
- 高强度聚焦超声对转移性肝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0年
-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对转移性肝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转移性肝癌患者30例,通过全身麻醉、超声肿瘤定位进行HIFU治疗,采用流式细胞仪及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NK细胞的百分率及sIL-2R的变化。采用LDH释放法检测NK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HIFU治疗后CD3+、CD4+、NK细胞的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CD8+细胞的百分率明显降低(P<0.05),NK细胞杀伤活性较治疗前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sIL-2R的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IFU具有免疫激活作用,可一定程度改善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
- 吴发伟冯蕾党亚正曹玮齐涛蔡永胜
- 关键词:转移性肝癌高强度聚焦超声NK细胞NK细胞杀伤活性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 PMSG与hCG给予剂量及时间对小鼠超排卵效果的影响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及注射时间给予PMSG和hCG对小鼠超排卵效果的影响。方法:将42只F1小鼠分为6组,分别注射PMSG5IU,10IU,15IU;48小时后分别注射hCG5IU,10IU,15IU,然后与公鼠合笼;次日晨检查阴栓,阳性者当日10:30将受精卵冲出,计数受精卵数量。结果:在13:00注射5IUPMSG,48h后注射5IUhCG平均得到29.3个正常可用于显微注射的2细胞卵。结论:在13:00注射5IUPMSG,48h后注射5IUhCG是最佳的注射剂量和时间。
- 冯蕾吴发伟张振强韩骅
- 关键词:孕马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超排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sFas,sFasL和IL-18水平及意义被引量:1
- 2004年
- 雷光文衡爱萍齐琳冯蕾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可溶性FAS血清SFASSLE
- 睾丸女性化综合征1例
- 2001年
- 冯蕾吴发伟舒青张素珍
- 关键词:染色体核型睾丸女性化综合征两性畸形
- 改革医学遗传学实验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被引量:3
- 2010年
- 医学遗传学实验是开展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基础,为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对医学遗传学实验课程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改革,精选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手段,改良考核方案,充分发挥学员的积极主动性,从而培养学员的动手操作能力、科学思考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探索一条适合医学院校遗传学实验教学发展的道路。
- 冯蕾秦鸿雁郑敏化张萍梁亮魏亚宁韩骅
- 关键词:医学遗传学实验教学
- HUMARA多态性与男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 2003年
- 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对 96例老年 AS患者及 92例非 AS老年人 HUMARA- STR位点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 :1在 HUMARA位点重复单位 CAG,对照群体片段大小 2 80~ 4 4 5 bp,重复次数为 N=2 3~ 77,杂合度为 83% ,多态信息量为 0 .76。 2 AS人群中 HU MARA位点片段大小 2 2 0~ 4 4 5 bp,重复次数为 N=2~ 77,杂合度为 89% ,多态信息量为 0 .80。 3将男性的 AS组与对照比较差异显著 ;AS组男性与女性比较差异显著。
- 舒青冯蕾张素珍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数据处理基因型
- 白介素-10对内毒素诱导肺泡巨噬细胞核因子-κB活化及肿瘤坏死因子释放的调节被引量:8
- 2001年
- 目的 探讨白介素 - 10对内毒素 (LPS)诱导肺泡巨噬细胞核因子 -κB(NF -κB)活化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表达的调节 ,为临床运用白介素 - 10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法收集肺泡巨噬细胞 (PAM)进行培养 ,分正常对照组、LPS组、IL - 10 +LPS组。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 (EMSA)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核提取物中NF -κB活性和细胞培养上清中TNF -α含量。结果 LPS组NF -κB活性和TNF -α含量在刺激后 0 5~ 4h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IL -10 +LPS组NF -κB活性和TNF -α含量均显著低于LPS组。结论 LPS诱导PAM的NF -κB活化 ,导致TNF -α基因表达增强 ;白介素 - 10可抑制NF -κB活化而减少TNF
- 黄杨梁继河李志超贾斌冯蕾
- 关键词:核因子-KB肿瘤坏死因子
- 动脉粥样硬化遗传易感性与DCC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 探讨 DCC基因 STR位点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遗传易感性之间的关系 .方法 利用 PCR- STR方法对陕西正常老年人群 (5 2例 )动脉粥样硬化 (5 7例 )的 DCC基因STR位点多态性进行群体遗传学研究 ,并就该位点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进行关联分析 .结果 对照组陕西正常老年人群DCC基因 STR位点 ,扩增片断基因频率分布 0 . 0 0 96~0 .32 70 ,片断重复次数为 37~ 92 ;DCC基因 STR位点 ,在正常老年人群中多态信息量 (PIC)为 0 .75 4 ,杂合度 (H)为0 .812 .结果对比显示 ,病例组与对照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有显著差异 (χ2 =38.792 ,df=13,P<0 .0 1) ,其中动脉粥样硬化组 2 5 0~ 2 70 bp范围内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 (P<0 .0 1) ,对照组 180~ 190 bp范围内基因频率高于动脉粥样硬化组 (P<0 .0 1) ;病例组与对照组杂合度与多态性分析 ,未见显著性差异 .结论 DCC基因 STR位点多态性改变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遗传易感性相关联 ,等位基因片断长度在 2 5 0~ 2 70
- 杨勇舒青郑强荪李军林冯蕾
- 关键词:基因DCC串联重复序列动脉粥样硬化遗传易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