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爱芹

作品数:9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邯郸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邯郸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3篇小肠黏膜
  • 3篇小肠黏膜下层
  • 3篇肠黏膜
  • 2篇手术
  • 2篇平滑肌
  • 2篇平滑肌细胞
  • 2篇切除
  • 2篇椎体
  • 2篇内皮
  • 2篇内皮细胞
  • 2篇护理
  • 2篇肌细胞
  • 2篇后出血
  • 2篇产后
  • 2篇产后出
  • 2篇产后出血
  • 2篇出血
  • 1篇低位产钳
  • 1篇低位产钳术

机构

  • 6篇邯郸市中心医...
  • 3篇金乡县人民医...

作者

  • 9篇高爱芹
  • 4篇王瑞
  • 4篇张恩录
  • 4篇王飞
  • 3篇魏红芳
  • 3篇胡成栋
  • 3篇李东风
  • 2篇赵苏青
  • 1篇赵文修
  • 1篇周玉军
  • 1篇王洪灿
  • 1篇康娟
  • 1篇武翠芳

传媒

  • 3篇检验医学与临...
  • 2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中国医疗前沿...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5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低位产钳助产226例临床分析
2008年
产钳术是解决困难分娩的重要产科手术方法,其主要作用是牵引或旋转胎头以免出胎儿.由于中高位产钳术技术难度大,对胎儿损伤大,现多已被剖宫产取代,然而低位产钳术在难产处理中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在我院完成低位产钳术226例先分析如下:
赵苏青康娟高爱芹
关键词:低位产钳术产钳助产手术方法旋转胎头难产处理
积极护理干预对产后出血的作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病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68例产后出血患者的病因及护理措施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例患者经过抢救与积极护理均治愈出院。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减少了产后出血发生率,降低了产妇病死率。
高爱芹王洪灿
关键词:产后出血护理干预围生期保健
小肠黏膜下层细胞及内皮细胞 平滑肌细胞构建组织工程血管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初步探究小肠黏膜下层(SIS)细胞及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构建组织工程血管的实验方法、条件及可行性。方法 取20只家兔(6~8周大),于体外分离培养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并标记,最后进行组织工程化血管的自体移植。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于培养板中合成的支架材料呈现为白色、均匀质地;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可较好附着并植入SIS材料。结论 小肠SIS及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构建组织工程血管具有可行性,并具有十分重要的医学应用价值。
王飞魏红芳胡成栋张恩录高爱芹王瑞李东风
关键词:小肠黏膜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
平滑肌细胞与小肠黏膜下层体外复合培养分析
2015年
目的对平滑肌细胞与小肠黏膜下层体外复合培养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将平滑肌细胞与小肠黏膜下层培养方式作为实验组,将传统平滑肌细胞培养方式作为对照组,通过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分离与培养、种植与拟生态环境下培养以及组织工程化血管的自体移植等步骤,对比分析两组培养出的细胞数量情况。结果实验组培养细胞的数量为(36.42±11.01)×105,明显高于对照组中培养细胞的数量(28.16±10.14)×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平滑肌细胞与小肠黏膜下层体外复合培养技术对平滑肌细胞进行培养后,其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常规培养方法,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王飞魏红芳胡成栋张恩录高爱芹王瑞李东风
关键词:平滑肌细胞小肠黏膜下层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内固定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围术期护理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内固定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11月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固定术治疗的26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处理情况。结果 26例患者术中均未出现脊髓损伤,术后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5例患者发生脑脊液漏,4例患者出现一过性咽痛和吞咽困难,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后均好转。结论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内固定手术前后采取规范化护理措施,对术中、术后可能导致并发症的因素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既有利于保证手术效果,也有利于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高爱芹周玉军
关键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围术期护理
小肠黏膜下层与脱细胞羊膜促进大鼠损伤皮肤修复及血管形成的作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小肠黏膜下层及脱细胞羊膜在促进大鼠皮肤损伤修复和血管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取SD大鼠60只,于每只背部两侧各做一个1.5 cm &#215;1.5 cm大小全层皮肤缺损,至深筋膜。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创面采用小肠黏膜下层细胞覆盖,B组创面以双层脱细胞羊膜覆盖,C组创面以等渗生理盐水纱布覆盖。观察各组创面愈合情况,在1-4周时将动物处死并取材,HE染色下观察并计数炎症细胞数,免疫组化SP法染色下观察血管内皮细胞数目。结果1周时,与C组相比,A、B组敷料与缺损创面贴合紧密,与纱布无粘连,更换敷料时创面无渗血。各时间点,A、B组创面组织内炎症因子数均明显低于C组( P均<0.05),而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周时,A、B组血管内皮细胞数明显高于C组(P均<0.05),而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小肠黏膜下层细胞及及脱细胞羊膜来覆盖皮肤缺损创面,均可减少创面的出血及渗出,减轻局部炎症反应,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及新生血管形成,具有加快创面愈合的作用。
王飞魏红芳胡成栋张恩录高爱芹王瑞李东风
关键词: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羊膜皮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难治性产后出血68例手术处理体会
2015年
目的探讨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手术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分析2009年1月—2014年1月间采用多8字连续缝合法、宫腔填塞法、盆腔动脉结扎法、经导管动脉栓塞术等手术措施治疗的68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全部抢救成功,其中18例宫腔填塞者成功10例,13例子宫动脉结扎者成功2例,多8字连续缝合术51例(包括上述方法失败病例)成功45例,6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5例经导管动脉栓塞术。结论多8字连续缝合法操作简单,止血效果好,尤其在剖宫产时应用十分方便迅速,无任何手术并发症,可以保留患者的子宫和生育功能,值得基层医生学习应用。
赵苏青高爱芹
关键词:难治性产后出血宫腔填塞子宫动脉结扎子宫切除术
一次性输液器应用于膀胱冲洗的改进
2006年
武翠芳高爱芹
关键词:一次性输液器膀胱冲洗
微创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
2009年
目的探讨经微创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采用微创穿刺方法 ,将特制耐高压球囊送入伤椎,用装有压力显示计的高压注射器,向球囊内缓慢匀速注入造影剂,球囊扩张,从而将被压缩的松质骨向四周挤压,使伤椎膨胀并恢复一定高度,经C型臂X线机透视观察确认纠正后凸畸形及恢复高度满意后计量压力与容量,抽出造影剂。将同量含钡拉丝后期骨水泥注入由球囊扩张而产生的空腔内,通过C型臂X线机观察确认骨水泥充满空腔,骨水泥推杆夯压骨水泥直至其完全固化后完成手术。结果 19例患者术后疼痛即刻消失,术后24 h内即可下床活动。经X线检查确认压缩骨折的椎体高度恢复理想,术前Cobb角平均为25.8°,术后2 d平均10.9°(P<0,05)。术后随访1~28个月,患者均恢复伤前生活方式,无疼痛,伤椎高度维持较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微创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 。
张恩录赵文修高爱芹王飞王瑞
关键词: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椎体压缩性骨折骨质疏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