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文江

作品数:40 被引量:120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慢性
  • 7篇肺炎
  • 6篇菌病
  • 5篇细胞
  • 4篇血管
  • 4篇通气
  • 4篇慢性肺
  • 4篇放线菌病
  • 4篇肺放线菌病
  • 3篇蛋白
  • 3篇支气管
  • 3篇阻塞性
  • 3篇文献复习
  • 3篇脑钠肽
  • 3篇急性
  • 3篇疾病
  • 3篇肺病
  • 3篇肺部
  • 3篇复习
  • 3篇病患

机构

  • 35篇浙江大学医学...
  • 4篇浙江大学
  • 2篇衢州市人民医...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杭州市萧山区...
  • 1篇绍兴市中心医...

作者

  • 40篇马文江
  • 19篇周建英
  • 8篇唐小平
  • 5篇屠玲芳
  • 5篇沈茜
  • 4篇周华
  • 4篇王雪芬
  • 3篇胡鸣飞
  • 3篇周建娅
  • 2篇杨青
  • 2篇潘稚芬
  • 2篇孙益兰
  • 2篇姜建洋
  • 2篇俞爱凤
  • 2篇刘容
  • 2篇王雪芬
  • 2篇田明庆
  • 2篇赵琼
  • 2篇杨光迪
  • 1篇瞿婷婷

传媒

  • 6篇浙江医学
  • 5篇浙江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呼吸与危...
  • 2篇2006年浙...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健康博览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成药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感染与化...
  • 1篇中华临床感染...
  • 1篇2006年浙...
  • 1篇中华医学会呼...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5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氯化氢吸入中毒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分析吸入盐酸(Hydrochloric acid,HCl)烟雾中毒病例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2019年3月回顾分析我院2018年7月6日至2018年7月9日收治的5例吸入氯化氢吸入致中毒病例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总结。结果5例患者中,2例诊断为重度中毒,3例为中度中毒。5例均予糖皮质激素及对症支持治疗,其中1例予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enovenous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VV-ECMO)治疗,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吸入盐酸烟雾中毒患者肺部损害可在短期内明显进展,早期发现、及时就医可获得较好预后。
夏梦玲楼雅芳马文江
关键词:盐酸体外膜肺氧合糖皮质激素
ADAM33基因T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哮喘关系的Meta分析
目的应用Meta分析探讨ADAM33 T1基因多态性与哮喘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ADAM33 T1多态性与哮喘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隐性模型计算T1多态性与哮喘易感性...
鲍彰马文江周建英
文献传递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探讨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防治。方法 对1 123例肾移植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1例肺部感染临床治愈,11例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其中抢救成功2例,死亡9例。病原菌分布:细菌感染69例(63%),巨细胞病毒(CMV)感染20例(18%),真菌感染16例(15%),结核菌感染8例(7%),病原菌不明9例(8%)。结论 细菌是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早期作出病原学诊断是治疗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关键。
马文江孙益兰俞爱凤潘稚芬周建英
关键词:肾移植肺部感染
复方鱼腥草合剂联合常规治疗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患者的临床 疗效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探讨复方鱼腥草合剂联合常规治疗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6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30例)和观察组(1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酚麻美敏、阿奇霉素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鱼腥草合剂,疗程6 d。检测临床疗效、恢复情况、细胞因子(TNF-α、IL-2、IL-6)、CRP、IgA、中医证候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恢复情况(全血白细胞恢复时间除外)更优(P<0.05)。治疗后,2组细胞因子、CRP、中医证候评分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IgA升高(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鱼腥草合剂联合常规治疗可缓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患者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TNF-α、IL-6、CRP水平,提升血清IgA水平有关。
刘勇进张泽英姚亚克周华马文江周建英
关键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
肺放线菌病10例临床分析
肺放线菌病(lung actinomycosis)是以色列放线菌引起的肺部慢性化脓性炎症性疾病,临床少见。为提高临床认识,特将我院新近诊治的肺放线菌病1例,结合近年国内文献报道9例,作一回顾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收集国...
沈茜唐小平马文江屠玲芳
文献传递
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临床研究
自2002年11月16日广东省报道首例病例以来,传染性非典型肺炎(WHO称之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已波及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严重危害人民的...
马文江
关键词:非典型肺炎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机械通气肺纤维化
文献传递
播散性隐球菌病合并特发性CD4^+细胞减少症被引量:3
2009年
沈茜赵琼马文江瞿婷婷周建英
关键词:播散性隐球菌病CD4^+特发性新型隐球菌感染深部真菌病
合并与未合并颅内感染的肺隐球菌病患者临床特点比较被引量:1
2015年
隐球菌病已经发展成为人类一个主要的侵袭性真菌病[1],其中肺隐球菌病是最常见的肺部真菌感染之一,其临床特征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且合并颅内感染的肺隐球菌病患者病情复杂,病死率极高。有文献报道HIV感染者隐球菌性脑病1年病死率可达41%[2]。
孙武铭马文江陈燕飞
关键词:隐球菌病颅内感染
CURB-65评分在流行性感冒后肺炎住院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CURB-65评分在流行性感冒(流感)后肺炎住院患者的应用价值并分析流感后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3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确诊为流感后肺炎的成人住院患者共162例,根据CURB-65评分分成中高危组(n=29)、低危组(n=133),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特征,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中高危组发生流感后肺炎的危险因素,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与CURB-65评分的相关因素,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URB-65评分是否可以预测病程中病情进展。结果发现中高危组患者年龄更大、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和/或心脏疾病比例更高,病程中发热时间更长、呼吸困难和意识障碍比例更高,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淋巴细胞比例下降、C反应蛋白(CRP)升高、降钙素原(PCT)升高,CT提示两侧肺炎、胸腔积液发生率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住院时间长、需要机械通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回归分析提示高龄、合并呼吸系统疾病、胸闷、呼吸困难、PCT升高为中高危患者流感后肺炎的危险因素。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淋巴细胞比例下降、PCT升高、机械通气、住院时间长与CURB-65评分中高危组有相关性(P<0.05)。ROC曲线分析CURB-65评分有助于识别成人重症流感后肺炎患者,预测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延长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和0.66。结论高龄、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出现呼吸困难和PCT升高与成人重症流感后肺炎相关。CURB-65评分可以一定程度上预测成人重症流感后肺炎患者是否需要机械通气或者更长住院时间,对临床诊治有重要参考意义。
李燕周华姚亚克马文江周建英
关键词:CURB-65评分机械通气住院时间
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下呼吸道感染72例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头孢哌酮-舒巴坦对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4例下呼吸道感染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2例。观察组用2.0g头孢哌酮-舒巴坦+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2次,疗程7~12d。对照组用氨苄青霉素3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疗程7~12d。结果观察组下呼吸道感染72例,治愈42例(58.3%),显效28例(38.9%),有效率为97.2%。对照组72例,治愈32例(44.4%),显效23例(31.9%),总有效率为7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一种高效、安全的药物,有临床应用价值。
姜建洋马文江田明庆
关键词:头孢哌酮-舒巴坦下呼吸道感染疗效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