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波

作品数:31 被引量:136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交通运输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电子电信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5篇理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8篇水声
  • 7篇短基线
  • 7篇超短基线
  • 6篇信号
  • 6篇载人潜水器
  • 6篇通信
  • 6篇潜水器
  • 5篇声通信
  • 5篇水声通信
  • 4篇探测器
  • 3篇短波红外
  • 3篇蛟龙
  • 3篇红外
  • 3篇暗电流
  • 3篇波达方向
  • 3篇波束
  • 3篇波束形成
  • 3篇INGAAS
  • 2篇单频信号
  • 2篇低通

机构

  • 29篇中国科学院
  • 8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国家深海基地...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作者

  • 29篇杨波
  • 15篇朱敏
  • 5篇李淘
  • 5篇杨波
  • 5篇龚海梅
  • 5篇李雪
  • 5篇邵秀梅
  • 3篇徐立军
  • 3篇武岩波
  • 3篇潘锋
  • 3篇于春蕾
  • 2篇傅翔
  • 2篇朱维庆
  • 2篇顾溢
  • 2篇程吉凤
  • 2篇黄松垒
  • 1篇黄海云
  • 1篇栾肇鹏
  • 1篇王军伟
  • 1篇夏上达

传媒

  • 3篇红外与激光工...
  • 2篇声学学报
  • 2篇应用声学
  • 2篇红外与毫米波...
  • 2篇网络新媒体技...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电子与信息学...
  • 1篇微计算机应用
  • 1篇仪器仪表学报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发光学报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 1篇海洋开发与管...
  • 1篇机器人
  • 1篇科技成果管理...
  • 1篇海洋技术学报

年份

  • 5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0
  • 1篇1997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薄膜电致发光器件中SiO_2层加速机制的研究被引量:3
1997年
研究非晶SiO2缺陷能级上电子的隧道效应,移植实验的XPS芯能级谱技术,用DV-Xα计算界面SiO2/ZnS的能带断错,认为该界面处的能带断错是电子加速的主要机制.
王平刘勇刘勇杨波马义杨波
关键词:TFEL隧道效应电致发光器件二氧化硅
一种水下单频信号测向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涉及目标方位测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下单频信号测向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方法包括:利用信号相关计算粗时延差;利用不同间距基元相位差计算模糊数列表;根据粗时延差解相位差模糊,得到高精度的时延差估计,从而进行高精度稳定测向...
汪伟刘烨瑶李欣国郭卫振张琳园朱敏杨波李传赫熊长静刘天立
高分辨率星载SAR影像正射纠正应用研究
TerraSAR-X和RADARSAT-2等可获取米级分辨率影像的SAR卫星于2007年相继发射升空,为SAR的应用提供了丰富的高质量的高分辨率数据源,必将开辟高分辨率星载SAR数据应用的新局面,而高精度的正射纠正是这些...
杨波
关键词:卫星通信正射纠正
适用于水声传感器网络的混合路由协议
2024年
针对水声传感器网络中静态节点与移动节点不同路由设计需求,分析确定性路由和机会路由的特点,提出一种适用于水声传感器网络的混合路由协议(HRP-USN),将水声传感器网络区分为静态节点和移动节点开展设计。静态节点路由协议融合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优点,路由建立过程手动配置路由表,路由维护和重建过程采用联合MAC层反馈及聚焦转发控制的方式,兼顾自组织性和协议复杂性;移动节点采用机会路由,将数据以单跳方式发送到静态节点,自适应确定最优中继节点后按照已有路由传输到网关节点,利用水声信道广播特性,提升网络弱通信条件下数据包投递率。通过仿真分析,在不同节点移动速度和误码率条件下,HRP-USN数据包投递率明显优于其他传统路由协议,更加适合水声传感器网络。
郭卫振朱敏杨波
关键词:水声传感器网络混合路由协议机会路由
一种基于DFT时域插值的OFDM水声信道估计改进方法
2012年
信道估计作为OFDM通信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其性能关系到整个系统的误比特率。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DFT时域插值的信道估计改进方法,用于OFDM水声通信系统。该方法利用噪声门限抑制多径之间的信道估计噪声,计算简单,达到较好的信道估计效果。对该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仿真实验以及海试。在海试中得到传输距离2km,有效数据率2.8kbit/s,证明该方法可以用于中短程浅海水声通信。
杨波朱敏武岩波孙晓艳
水声高速图像传输信号处理方法被引量:21
2007年
研究了水声图像高速传输信号处理方法,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水声相干通信信号处理方法,其中:(1)多普勒频移补偿,在数据包的前后两端插入已知线性调频(Chirp)信号,拷贝相关后求互相关,估计相对多普勒平均频移。在自适应判决反馈均衡器中加上自适应相位补偿器,采用快速自优化最小均方(LMS)算法,与其对应的速度容限优于常用的二阶锁相环相位补偿器的。两种补偿方法联合工作时,性能优良。(2)带有分集合并器的自适应判决反馈均衡器的算法是快速自优化的LMS算法,计算量小,性能优良。(3)自适应判决反馈均衡器与Turbo-网格编码调制(TCM)译码器级连、迭代算法。研究了基于软输出维特比(SOVA)方法的新型的比特-符号转换器,用它时误比特率(BER)比常规编码、映射方法的近似小2个数量级。另一方面是抗误码的图像压缩方法。本文基于数字小波变换和定长编码方法,研究了声图像的压缩。它包括:(1)选用CDF9/7小波进行小波变换。(2)对小波系数子带能量进行统计分析,三层小波分解是合适的。(3)对不同能量的子带采用不同的量化步长。(4)采用定长编码算法。结果表明声图像压缩比特率为0.85。当BER小于10^(-3)时,图像质量完好。当BER小于10^(-2)时,图像中出现少量小黑白点。在上述基础上研制了水声通信机,频带为(7.5~12.5)kHz,接收声呐阵为8基元等距线阵,信号为QPSK和8PSK。在中国千岛湖进行了湖试,采用SOVA硬迭代算法,达到了低BER。传输一幅256×256×8的声图需时约7s。传输距离与传输速率之积为55 km kbps。
朱维庆朱敏王军伟黄海云杨波徐立军赵亮
关键词:信号处理方法自适应判决反馈均衡器水声图像压缩方法网格编码调制多普勒频移
载人潜水器⸺面向深海科考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国之重器”被引量:16
2021年
“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的成功研制及良好应用显著提升了我国载人深潜的装备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水平,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作出了突出贡献。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蕴含的丰富资源是支持人类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成为各国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面向深海的资源开发需要更加专业化的科考装备。为此,文章在回顾世界各国载人潜水器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目前世界上现有的大深度载人潜水器的工作性能和关键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当前我国载人潜水器的发展现状及其关键核心技术,并提出未来发展建议,以期为加快建设世界海洋科技强国提供管窥之见。
杨波刘烨瑶廖佳伟
关键词:载人潜水器海洋资源海洋资源开发
截止波长2.2μm的平面型延伸波长InGaAs探测器
2022年
采用闭管扩散的方法成功研制了截止波长2.2μm的平面型延伸波长InGaAs探测器芯片。在分子束外延法(MBE)生长的In_(0.75)Al_(0.25)As/In_(0.75)Ga_(0.25)As/In_(0.75)Al_(0.25)As外延材料上,采用砷化锌作为扩散掺杂源、SiN_(x)作为扩散掩膜层,实现了扩散成结。分析了扩散结深和载流子侧向收集宽度、Ⅰ-Ⅴ特性、光谱响应特性和探测率,结果表明:150 K温度下,器件暗电流密度0.69 nA/cm^(2)@-10 mV,响应截止波长和峰值波长分别为2.12μm和1.97μm,峰值响应率为1.29 A/W,峰值量子效率达82%,峰值探测率为1.01×10^(12) cmHz^(1/2)/W。这些结果对后续进一步优化平面型延伸波长InGaAs焦平面探测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程吉凤李雪李雪邵秀梅李淘马英杰杨波杨波
关键词:INALAS/INGAAS暗电流密度量子效率
基于锌扩散的InGaAs/InP平面型红外探测器快速热退火研究
2023年
系统研究了快速热退火对锌扩散的In_(0.53)Ga_(0.47)As/InP PIN探测器的影响。利用电化学电容电压和二次离子质谱技术分析了退火前后Zn和净受主的浓度分布,结果表明退火过程会影响杂质浓度,但不影响扩散深度。制备了不同退火条件的In_(0.53)Ga_(0.47)As/InP PIN探测器。器件测试反映,未退火的探测器在260~300K具有更低的器件电容和更高的激活能。通过暗电流成分拟合对器件暗电流机制进行分析,未退火器件表现出更低的肖克利-里德-霍尔产生复合电流和扩散电流,因而室温下未退火器件具有更高的峰值探测率。为了制备高性能低掺杂吸收层结构的平面型InGaAs探测器,快速热退火是不必要的工艺。
曹嘉晟李淘于一榛于春蕾于春蕾杨波杨波李雪邵秀梅
关键词:短波红外快速热退火扩散
短波红外InGaAs焦平面探测器研究进展被引量:23
2020年
短波红外InGaAs焦平面探测器具有探测率高、均匀性好等优点,在航天遥感、微光夜视、医疗诊断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近十年来,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围绕高灵敏度常规波长(0.9~1.7μm)InGaAs焦平面、延伸波长(1.0~2.5μm)InGaAs焦平面以及新型多功能InGaAs探测器取得了良好进展。在常规波长InGaAs焦平面方面,从256×1、512×1元等线列向320×256、640×512、4000×128、1280×10^24元等多种规格面阵方面发展,室温暗电流密度优于5 n A/cm2,室温峰值探测率优于5×10^12cm·Hz1/2/W。在延伸波长InGaAs探测器方面,发展了高光谱高帧频10^24×256、10^24×512元焦平面,暗电流密度优于10 n A/cm^2和峰值探测率优于5×10^11cm·Hz1/2/W@200 K。在新型多功能InGaAs探测器方面,发展了一种可见近红外响应的InGaAs探测器,通过具有阻挡层结构的新型外延材料和片上集成微纳陷光结构,实现0.4~1.7μm宽谱段响应,研制的320×256、640×512焦平面组件的量子效率达到40%@0.5 m、80%@0.8 m、90%@1.55 m;发展了片上集成亚波长金属光栅的InGaAs偏振探测器,其在0°、45°、90°、135°的消光比优于20:1。
李雪邵秀梅李淘程吉凤黄张成黄松垒杨波杨波马英杰顾溢方家熊
关键词:INGAAS焦平面短波红外暗电流探测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