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吉平 作品数:40 被引量:209 H指数:9 供职机构: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 佛山市卫生局医学科研立项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CYP2B6基因多态性对宫颈癌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麻醉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研究CYP2B6基因多态性对宫颈癌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临床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112例,术前均禁食禁饮,建立外周静脉通道和心电监护,麻醉诱导后,静脉输注丙泊酚1.5 mg/(kg·h)、瑞芬太尼2μg/(kg·h),随后静脉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剂量为0.2μg/(kg·h),手术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追加丙泊酚。于清晨空腹且未服药前采集静脉血后,采用PCR-RFLP法检测宫颈癌患者CYP2B6基因型,记录患者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和追加丙泊酚的总用量,以及临床麻醉效果、不良反应,观察比较CYP2B6不同基因型对宫颈癌患者右美托咪定麻醉效果的影响。结果入组患者的CYP2B6 516G> T等位基因的野生型纯合子、突变型纯合子和突变型杂合子的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其中,GG、GT基因型突变的频率分别为55.36%和31.25%,G等位基因的频率为69.38%。当CYP2B6 516G> T基因型为GT或TT时,患者的Ramsay评分明显低于GG基因型的患者,而VAS评分明显高于GG基因型的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GG vs. GT:P<0.01,GG vs. TT:P<0.05)。而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与GG基因型相比,GT/TT基因型的患者苏醒时间更长,丙泊酚的总用量更多(GG vs. GT:P<0.01,GG vs. TT:P<0.05);术后,GT基因型患者出现呼吸抑制的有6例(17.14%),而呕吐或头晕的患者有5例(14.29%),心动过缓的患者有2例(5.71%)。结论 CYP2B6 516G> T基因发生突变后会显著影响宫颈癌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的麻醉效果,延长患者苏醒时间,增加丙泊酚的用量和提高不良反应的概率。 武建 张荣 王乐 杨璐 刘吉平关键词:CYP2B6 基因型 多态性 宫颈癌 麻醉 Narcotrend监测下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全身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手术对母婴的影响 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在Narcotrend监测下,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全身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手术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6月,行选择性剖宫产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全麻醉(n=50)和腰麻组(n=50)。全麻组采用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全身麻醉,术中使用Narcotrend持续监测麻醉深度。腰麻组采用蛛网膜下腔注射0.75%罗哌卡因2m L行单次腰麻,并将麻醉平面控制在T_6水平。观察麻醉诱导前(T0)、切皮即时(T1)、胎儿娩出前(T2)、胎儿娩出后5min(T3)、手术结束时(T4),这5个时间点的产妇的心率、平均动脉压,通过组内对及组间对比,观察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全身麻醉对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记录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24h出血量,宫缩情况以及对应处理措施,新生儿1、5、10min Apgar评分以及对应处理措施,观察全麻组对产妇的宫缩以及对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结果两组产妇在T0时收缩压无明显差异,但是在T1、T2和T3时腰硬组收缩压明显低于全麻组(P<0.05),在T4时两组收缩压又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产妇在T0时收缩压无明显差异,但是在T1、T2和T3时腰硬组收缩压明显低于全麻组(P<0.05),在T4时两组收缩压又无明显差异(P>0.05)。全麻组和腰硬组内各时间点的HR分别与T0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间各时间点的HR比较也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产妇术中出血量(P=0.75)和产妇术后24h出血量(P=0.59)均无明显差异(P>0.05)。另外,两组产妇子宫收缩乏力使用χ~2检验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0.05)。两组患者新生儿出生后各时间点Apgar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全身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手术时,与腰麻组相比,产妇血流动力学平稳,未增加产妇术中以及术后24h的出血量,未增加宫缩乏力的发生率,对新生儿Apgar评分无影响,可安全应用于剖宫产手术。 倪如飞 王敏霞 刘吉平 叶玉萍 谢威 庄小琦关键词:NARCOTREND 七氟烷 瑞芬太尼 剖宫产 右美托咪定术中镇静Narcotrend值与警觉/镇静评分相关性 被引量:27 2019年 目的:分析单次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用于术中镇静时Narcotrend值与警觉/镇静(observer’s assessment of alertness/sedation,OAA/S)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下肢手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20例。椎管内麻醉效果稳定后,各组分别单次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8,1.0和1.2μg/kg,泵注15 min。每5 min记录一次脉搏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Narcotrend值和OAA/S评分,直至给药后30 min。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得出OAA/S≥3分和OAA/S≤4分时的Narcotrend最佳截断值。使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Narcotrend值与OAA/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通过ROC曲线分析得出OAA/S≥3分时最佳截断点的Narcotrend值为45.50[敏感性为0.87,特异性为0.98,曲线下面积为0.95(P<0.05)]和OAA/S≤4分时最佳截断点的Narcotrend值为86.50[敏感性为0.87,特异性为0.93,曲线下面积为0.96(P<0.05)]。通过Spearman分析计算Narcotrend值和OAA/S评分相关系数为0.89(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达到适宜镇静深度时所对应的Narcotrend值为46.50~86.50。Narcotrend值和OAA/S评分具有良好相关性,两者联合使用较单独使用其中一项更能够提供不同和互补的信息。 陈碧芸 刘吉平 何菁关键词:NARCOTREND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子宫外产时术中麻醉深度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子宫外产时处理(EXIT)技术适宜的麻醉深度。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就诊于佛山市妇幼保健院的育龄期妇女3例,择期行EXIT的孕妇以异氟烷吸入麻醉为主,分别维持麻醉深度于麻醉深度分级(NTS)的D1、E0和E2级。所有患者术前常规快速静脉诱导后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记录3例患者诱导前(T0)、母体手术开始(T1)、取出胎儿(T2)、断脐(T3)和手术结束(T4)时的生命体征,包括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经皮脉搏氧饱和度(SpO2)、麻醉深度指数(NTI)及最低肺泡气有效浓度(MAC)值;3例患者术中胎儿在胎儿取出(FT0)、胎儿手术开始(FT1)、肿瘤切除(FT2)、胎儿手术结束(FT3)和断脐(FT4)时的HR、SpO2、体温(T);记录产妇苏醒时间和出血量。结果 3例患者均出现T1时的MAP降低,HR增快,E2级患者各指标均高于D1级的患者;E2级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最长,出血量最大;D1级患者的胎儿心率在FT2、FT3时较FT0显著增加。结论 EXIT较适宜的麻醉深度为E0级,既能将深麻醉对母儿双方造成的不良影响减至最低,又不影响手术顺利进行。 叶玉萍 刘涌 倪如飞 夏媛 李彩桦 刘吉平关键词:麻醉深度 异氟烷 尿酸水平对剖宫产椎管内麻醉后低血压和子宫张力的影响 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产妇剖宫产术前尿酸水平对椎管内麻醉后低血压发生率和子宫张力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择期剖宫产且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产妇150例,根据术前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H组)和尿酸正常组(N组),两组均使用腰硬联合麻醉,术中维持血压不低于基础血压的90%,记录两组麻醉后低血压(收缩压<基础值的80%)的发生率、术中去氧肾上腺素的使用剂量、术中额外使用子宫收缩药的比例.结果H组麻醉后低血压的发生率低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组去氧肾上腺素使用剂量少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额外子宫收缩剂使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尿酸水平较高的产妇,剖宫产术中低血压发生率较低,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较少,未发现尿酸水平对子宫张力有影响. 李凌 王正坤 于春宇 时文俊 董志芳 刘吉平关键词:尿酸 剖宫产 椎管内麻醉 低血压 醒脑静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全麻催醒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醒脑静用于腹腔镜术后全麻病人的催醒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和Ⅱ组病例于手术结束时分别静脉注入醒脑静10 mL和纳洛酮0.4 mg,Ⅲ组则注入10 mL生理盐水。术中连续监测SpO_2、ECG、HR、Bp和RR,并记录,手术结束时(T1)、拔管时(T2)、拔管后1 min(T3)、5 min(T4)和15 min(T5)的SpO_2、HR、MAP以及自主呼吸时的呼吸频率(RR)、潮气量值(VT)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以及从停药至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呼之睁眼,抬头和手可指鼻的时间,并观察术后谵妄躁动的例数。结果:Ⅰ组和Ⅱ组患者拔管前后的生命体征及呼吸参数均优于Ⅲ组(P<0.05),而Ⅰ组的生命体征较Ⅱ组更为平稳(P<0.05)。Ⅰ组和Ⅱ组患者术后苏醒及意识恢复时间较Ⅲ组明显缩短(P<0.05),Ⅰ组谵妄发生例数明显少低于Ⅱ组。结论:醒脑静能有效缩短全麻患者的苏醒时间,而且使患者在苏醒期的生命体征更加平稳,是一种较理想的全麻催醒剂。 江婷婷 叶玉萍 刘涌 倪如飞 刘吉平关键词:醒脑静 全麻催醒 腹腔镜手术 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小儿扁桃体切除术的应用 2008年 目的:观察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小儿扁桃体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拟行扁桃体切除术患儿,采用靶控输注异丙酚及瑞芬太尼维持麻醉。观察并记录麻醉前5 min、麻醉后10、30 min及拔管后5 min的血压(SBP)和心率(HR)的变化,以及苏醒时间、苏醒期呼吸抑制、喉痉挛、呕吐、躁动等不良反应。结果:麻醉后10 min及30min血压及心率与诱导前相比虽然有明显下降,但均在正常值范围内。所有患儿均在术毕25 min内清醒,均满足拔管指征。平均拔管时间为(18±5)min,23例安全拔除气管,2例重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拔管后出现呼吸抑制,1例经面罩给氧有效(SpO2>96%),另1例再次行气管插管回病房术后48 h拔管。结论: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术。 刘吉平关键词:瑞芬太尼 异丙酚 扁桃体切除术 儿童 EXIT术中不同吸入麻醉药对胎儿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不同吸入麻醉药对胎儿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11例择期行EXIT的孕妇随机分为3组,分别以地氟醚(4例)、七氟醚(4例)和异氟醚(3例)吸入麻醉为主,维持麻醉深度于NTS的E1-E2期,维持术中吸入麻醉剂的浓度在2-2.5 MAC(最低肺泡有效浓度)。所有患者术前常规快速静脉诱导后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记录所有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经皮脉搏氧饱和度(Sp O2)以及诱导前(Ft0)、插管后(Ft1)、胎儿手术开始(Ft2)、肿瘤切除(Ft3)、和断脐(Ft4)时胎儿的心率(HR)、左室射血分数(EF)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经皮脉搏氧饱和度(Sp O2)、体温(T)。结果在Ft2和Ft3时,S组的HR、SF、EF均高于D组和I组。与Ft0相比,在Ft2时D组和I组的HR无明显改变,而SF、EF则明显降低;S组HR明显升高;SF、EF则无明显改变。在Ft3时三组胎儿的HR、SF、EF较Ft0均有显著降低。结论在EXIT术中,在同等的麻醉深度下,地氟醚与异氟醚对胎儿心功能均有明显的抑制,七氟醚对胎儿心功能的抑制最小,却呈现麻醉深度不足的表现。 叶玉萍 付晖 刘涌 倪如飞 王正坤 刘吉平关键词:胎儿 心功能 吸入麻醉剂 持续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分析持续蛛网膜下腔阻滞与蛛网膜下腔一硬膜外联合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评价持续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分娩镇痛安全有效。方法自愿接受镇痛产妇60例,双盲分为2组。观察VAS评分、生命体征、置管到宫口开全时间、第二产程时间、Apgar评分、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镇痛效果、用药量、不良反应。结果2组镇痛效果均好。对母婴均无不良反应。结论持续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分娩镇痛安全有效。 刘吉平 董志芳 叶玉萍 黄文起 郭晓玲 刘正平 刘金凤关键词:镇痛 产科 蛛网膜下腔 麻醉 小儿腹腔镜手术对患儿呼吸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观测及探讨腹腔镜手术对婴幼儿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患儿50例,ASAⅠ或Ⅱ级,选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麻。异丙酚麻醉诱导插管后行机械通气。记录术前至术后不同时点的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合度(SPO2),呼气末CO2浓度(PetCO2)和气道压(peak)值。结果与气腹前相比,CO2气腹15分钟后,SBP,MAP和HR显著升高(P<0.01);peak值和PetCO2显著升高(P<0.01)。血气分析显示,血液pH值在CO2气腹后明显降低(P<0.01),呈酸血症。结论小儿腹腔镜手术对患儿呼吸循环影响较大,应加强术中监测,并积极做出相应处理。 李宇翔 刘吉平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