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彬华
- 作品数:15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东莞市厚街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东莞市医疗卫生单位科技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抗原修复方法在免疫组化染色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分析不同抗原修复方法在免疫组化染色中的应用对比。方法:取CD4、CD8、IL17、Ki67四种定位于细胞膜、细胞浆与细胞核的不同抗原,分别作免疫组化染色标记,并在食管癌连续切片上采用微波抗原修复与高压抗原修复两组方案,分析两组抗原修复方法对免疫组化染色的影响。结果:高压抗原修复方法,CD4抗体阳性率为100.0%,明显高于微波修复的45.5%,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IL17及Ki67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组织不脱片的条件下,采取高压抗原修复方案,操作简单,结果稳定,可操作性强,重复性好,定位清晰,背景着色浅,非特异性着色弱。但在两种修复方法阳性率对比无差异的条件下,建议尽可能选择相对柔和的微波修复方法。
- 何丹王杜娟曾丽华孔桂兴黄彬华
- 关键词:抗原修复免疫组化染色
- NLRP7在早期葡萄胎诊断中的应用
- 2015年
- 目的探讨NLRP7、P57和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早期葡萄胎的表达情况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葡萄胎病理学诊断标准结合P57的表达,将确诊的葡萄胎分为部分性(PHM)和完全性葡萄胎(CHM),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妊娠早期的部分性葡萄胎(n=22)和完全性葡萄胎(n=24)石蜡组织切片中NLRP7和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 NLRP7蛋白在部分性葡萄胎和完全性葡萄胎的表达率分别为54.55%(12/22)和50%(12/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HM组NLRP7蛋白的表达强度组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且强阳性表达组和部分性葡萄胎组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Ki-67在部分性和完全性葡萄胎组表达率分别为59.09%(13/22)和79.17%(19/24),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NLRP7蛋白单项检测不可直接用于鉴别部分性和完全性葡萄胎,需进一步检测基因突变,但联合P57和Ki-67蛋白可为复发性葡萄胎的预防及监测提供指导意义。
- 韩淑珍熊晖黄彬华陈丽王杜娟
- 关键词:葡萄胎P57KI-67
- PDCA管理模式在病理制片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 2021年
- 目的探讨PDCA管理模式在病理制片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9年7—12月该院病理技术室的病理制片200张作为对照组(未实施PDCA管理),随机选择2020年1—6月该院病理技术室的病理制片200张作为研究组(实施PDCA管理),比较两组的病理制片质量。结果研究组的病理制片质量优良率为98.5%,对照组的病理制片质量优良率为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管理模式切合病理科的实际情况,实施PDCA管理模式有利于优化病理制片的各个环节操作流程,有效提高病理制片质量,从而提高临床病理诊断质量,符合当前“精准医疗”时代对病理科“金标准”定位的要求,有利于保证医疗安全,适合在病理科制片管理中推广应用。
- 孔桂兴王杜娟黄彬华何丹韩淑珍
- 关键词:病理制片病理质量
- 胸壁软组织血管纤维瘤一例临床影像分析
- 2017年
- 软组织血管纤维瘤(angiofibromaofsofttissue袁AFST)为新近报道的一种具有独特临床病理和遗传学特征的良性纤维血管肿瘤⑴。该肿瘤在2013版WHO骨和软组织肿瘤分类中尚未被收录,目前国内病理学文献中鲜有报道和提及[2-5],影像学文献尚未见报道。本院收治了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壁软组织血管纤维瘤,现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复习,对其影像学表现和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对照分析,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黄波涛韩淑珍区俊兴金新安黄彬华
- 关键词:血管纤维瘤软组织肿瘤临床影像分析胸壁影像学表现血管肿瘤
- 21例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对青年人胃癌的早期诊断率。方法收集经病理确诊的21例青年人(≤44岁)胃癌的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临床表现、病变部位、病理大体类型、病理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率、临床分期、误诊情况等。结果 21例青年人胃癌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率为76.2%;好发部位是胃窦;进展期胃癌18例(85.7%);大体类型以BorrmannⅢ型最多见;病理组织学类型以低分化腺癌和黏液腺癌为主;临床分期多为Ⅲ期;81.0%的高淋巴结转移率,误诊率偏高。结论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是女性多发,Hp感染率高,分化低,恶性程度高,淋巴结转移率高,误诊率偏高。病理检查是确诊胃癌的最可靠方法。
- 韩淑珍黄彬华
- 关键词:胃癌青年人病理学幽门螺杆菌
- 乳腺癌ki67、cerbB-2、p53、nm2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单克隆鼠抗人ki67、多克隆兔抗人cerbB-2、单克隆鼠抗人p53、单克隆鼠抗人nm2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染色检测60例乳腺癌标本中ki67、cerbB-2、p53、nm23的表达水平,分析ki67、cerbB-2、p53、nm2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组共34例(56.67%),其中ki67阳性表达24例(70.58%),cerbB-2阳性表达14例(41.48%),p53阳性表达20例(58.85%),nm23阳性表达22例(64.71%);无淋巴结转移组共26例(43.33%),其中ki67阳性表达10例(38.46%),cerbB-2阳性表达4例(15.38%),p53阳性表达8例(30.77%),nm23阳性表达24例(92.30%),淋巴结转移组ki67、cerbB-2、p53阳性表达较无淋巴结转移组明显增高(均P<0.05);nm23阳性表达较无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ki67、cerbB-2、p53、nm23的表达可作为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潜能的判断指标之一。
- 何丹杜娟曾丽华陈丽孔桂兴黄彬华韩淑珍
- 关键词:乳腺癌KI67CERBB-2P53淋巴结转移
- 妊娠糖尿病患者血清IRS-1表达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检测妊娠糖尿病(GDM)患者血清中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的表达水平,同时分析其与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该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分娩期孕妇86例,根据OGTT试验结果分为GDM组44例和正常糖耐量组(NGT组)42例,使用ELISA的方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IRS-1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1 h血糖(1 hPG)、餐后2 h血糖(2 hPG)、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1c)指标。结果GDM组患者FPG、1 hPG、2 hPG、FINS、空腹C肽、HOMA-IR、HbA1c水平均高于NGT组,而IRS-1水平低于N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经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GDM组患者IRS-1表达水平与患者HOMA-IR、FPG、1 hPG、2 hPG、FINS、HbA1c水平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GDM孕妇存在明显的IR,其与患者血清IRS-1的表达呈负相关,因此低IRS-1在GDM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这一结果为将来GDM的治疗提供了依据。
- 孔桂兴邓任堂王杜娟黄彬华揭育帮
-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血清胰岛素受体底物-1胰岛素抵抗
- 一种痰涂片取样刷
- 本实用新型属于取样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痰涂片取样刷,包括刷柄和刷头,刷柄与刷头平行设置,并与刷头连接,刷头包括固定板和毛刷,固定板与刷柄连接,毛刷设置有多个,相邻每排的毛刷错位设置,并且每排毛刷的高度相同。刷柄呈圆柱...
- 王杜娟何丹黄彬华
- 包膜全取及连切对具有包膜的甲状腺滤泡性肿瘤病理诊断的影响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包膜全取及连切对具有包膜的甲状腺滤泡性肿瘤病理诊断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2019年东莞市厚街医院诊治的具有包膜的甲状腺滤泡性肿瘤202例,复阅病理切片,收集临床病理信息,分析统计肿瘤包膜全部取材及连续切片对病理诊断的影响。结果甲状腺滤泡性腺瘤(follicular adenoma,FA)、交界性肿瘤、甲状腺滤泡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FTC)分别为105例(52.0%)、55例(27.2%)、42例(20.8%)。女性患者分别为54.3%(57/105)、67.3%(37/55)及76.2%(32/42)。FA、交界性肿瘤及FTC包膜全取及连切组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0%、95.2%、94.4%;包膜未全取及连切组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4%、70.6%、62.5%。包膜全取及连切对交界性肿瘤及FTC的最终病理诊断有影响,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71及P=0.0264)。结论对于有包膜的甲状腺滤泡性肿瘤,特别是肿瘤包膜不规则、厚薄不一、甲状腺滤泡垂直包膜生长或包膜内有厚壁血管等尽量包膜全取或连切,可有效避免漏诊及误诊。
- 陈丽王杜娟黄彬华焦玉秀韩淑珍
- 关键词:连续切片
- 二维彩超和四维彩超对胎儿发育异常诊断率及其影像学差异分析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对比分析二维彩超和四维彩超在胎儿发育异常诊断方面的效果及其影像学差异情况。方法:500例孕妇被纳入本次研究,入选时间为2016年6月~2017年6月,均为本院产科收治的孕周处于中晚期的孕妇。入选孕妇均接受二维彩超和四维彩超检查。在产后或者接受引产之后,对胎儿发育异常情况的临床检查结果与二维彩超和四维彩超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500例研究对象在产后或者接受引产之后经临床检查,一共发现胎儿发育畸形53处,其中包括头面部畸形20处、脊柱畸形5处、四肢畸形3处、腹部畸形4处、心脏畸形15处,胸部畸形4处、颈部畸形2处。四维彩超不同类型发育异常的诊断符合率均显著高于二维彩超检查,均P<0.05。结论:与二维彩超检查进行比较,利用四维彩超对孕妇进行检查可以更好的发现胎儿发育异常情况,畸形诊断率临床较高。
- 罗柳萍杨维民陈莞春黄彬华梁显东文先妹
- 关键词:胎儿发育异常二维彩超四维彩超影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