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佩娜
- 作品数:36 被引量:222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微生态制剂的菌种及其管理被引量:4
- 1996年
- 微生态制剂的菌种及其管理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北京100050袁佩娜随着微生态学理论深入发展,微生态制剂也即应运而生。这类制剂多为利用人体正常生理性细菌,在体外经过人工繁殖等生物工程技术方法制备而成;包括有活菌制剂,灭活死菌制剂,菌体成份提取物的代谢...
- 袁佩娜
- 关键词:微生态制剂菌种
- 产色素河弧菌的发现及其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00年
- 在安徽六安市区的新、老沛河和九墩塘设点、采集水样,分离培养致病性弧菌,结果分离到1 株产褐色色素的革兰氏阴性弧状菌,经形态学、培养特性、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化学等系列鉴定,符合河弧菌的定义。该菌能够在营养琼脂、碱性胆盐琼脂和血琼脂上培育后产生水溶性褐色色素,微生物学特征与河弧菌相吻合,故被正式命名为产色素河弧菌。
- 丁业荣袁佩娜时全解少煜赵本海马振华常宏伟汪军杨杰
- 关键词:河水
- 微生态制剂的质量控制要求被引量:22
- 2002年
- 袁佩娜
- 关键词:生产工艺微生态制剂
- 肠毒素诊断血球的研制和应用
- 1990年
- 肠毒素诊断血球用三氯化铬—霍乱抗毒素—鞣酸二步法制备而成。它与霍乱肠毒素发生特异性凝集反应。经605株霍乱弧菌和其他致病性弧菌考核测定,并与常用的肠毒素测定方法:家兔皮肤兰斑试验和CHO细胞试验作比较,证实用此肠毒素诊断血球检测肠毒素的方法,具操作简便、快速灵敏、特异性强和稳定性好、便于保存的优点。目前已在许多实验室推广使用。
- 袁佩娜康国华贾利君刘长暖王瑞增潘耀顺金兆英
- 关键词:肠毒素RPHA
- 微生态活菌制品的作用机制及合理使用
- 微生态活菌制品是根据微生态学基本原理,采用人体内正常菌群成员或具有促进正常菌群生长作用、无害的外籍细菌,经培养、收集菌体、干燥成菌粉后,加入适宜辅料混合制成.用于预防和治疗因菌群失调引起的相关症状和疾病,并已得到国内外广...
- 袁佩娜
- 关键词:菌群失调合理用药
- 文献传递
- 1株枯草芽胞杆菌体外拮抗6种肠道致病菌的研究被引量:27
- 2005年
- 目的研究枯草杆菌BS3株对大肠埃希菌等6种肠道致病菌的拮抗作用。方法通过在体外BS3菌株分别与大肠埃希菌等6种致病菌混合培养后,观察不同时间内各菌的菌量变化。结果BS3菌株与6种肠道致病菌混合培养24、48、72和96h,其菌量逐渐增加;6种致病菌的菌量随着培养时间延续逐渐减少,其中产毒性大肠埃希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和宋内志贺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更明显。结论BS3菌株在培养生长过程中,可抑制大肠埃希菌等6种肠道致病菌的生长。
- 陈天游董思国袁佩娜曾明
- 关键词:肠道致病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枯草芽胞杆菌拮抗宋内志贺菌BS
- 微生态活菌制品的生产和质量控制
- @@目前,国内已经批准用于临床治疗的微生态活菌制品有22种,这些制品已正式列入2010年版中国药典(三部),并以“微生态活菌制品总论”篇阐明有关生产和质量控制的要求。
药典明确指出微生态活菌制品是由人体正常菌群...
- 袁佩娜
- 关键词:生产工艺
- O139型霍乱菌苗人群副反应观察报告被引量:2
- 1997年
- 在广西田阳县中学生中,分6组共697人进行了O139型霍乱菌苗与O1群霍乱菌苗的双盲、有对照的人体反应现场观察。结果表明,不加铝佐剂的O139型霍乱菌苗及O1群霍乱菌苗,不论是低剂量组(两剂全程接种45亿菌体)抑或常剂量组(全程接种90亿)接种人群均可产生10~25%的体温呈轻度升高的弱反应,并且同种菌苗的两剂量组的反应率无显著差异;第一剂接种的反应率(19~25%)较第二剂接种的(10~15%)高,P<0.05;接种局部反应轻微,只有个别受试者出现直径小于15mm的硬结;加佐剂的O1群吸附霍乱菌苗的反应较其它组强。结果证实,甲醛灭活的O139型霍乱菌苗和O1群霍乱菌苗是安全的。
- 蒋仁生宁一文黄科良杨进业凌文武苏光湛李少北黄健强袁佩娜董思国吴建平罗建辉王秉瑞江丽君王燕陈锦荣
- 关键词:霍乱霍乱菌苗安全性副反应
- 16S rRNA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双歧杆菌被引量:38
- 2001年
- 目的 应用 16 S r RNA序列设计引物定量测定双歧杆菌。方法 应用青春型双歧杆菌 2 6 2 7号作常规 PCR扩增出的模板经系列稀释做荧光定量 PCR,制作标准曲线 ;对青春型、长型、短型、婴儿型、两歧型、链型等 6个种共 15株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等 10株其他细菌做荧光定量 PCR,计算机通过与标准曲线比较给出定量结果 ;对青春型双歧杆菌 2 6 2 7号进行敏感性测定。结果 15株双歧杆菌 (10 6 个菌 )荧光定量 PCR法得到拷贝数 (1.0× 10 6 ~ 1.4× 10 6 拷贝 )基本一致。结论 通过荧光定量
- 沈永才袁佩娜
- 关键词:双歧杆菌荧光定量PCR
- 一株来自我国海南的O139霍乱弧菌与8株国外流行菌株特性比较被引量:3
- 1994年
- 一株由海南某地一名霍乱患者水样便中分离的O139霍乱弧菌,通过表型和遗传特性测定;并与来自印度等国家的8株O139霍乱流行菌株作比较,结果证实此海南菌株具有与国外O139流行菌株相同的特性;它属于HeibergI群,具O1群霍乱弧菌相同的生化特性,但对弧菌抑制剂(O/129)不敏感,它不能被O1群多价血清凝集,也不与其他型非O1群血清产生凝集。不能产生O1群霍乱弧菌的杀菌抗体。但携带与O1群霍乱弧菌同源性毒素(CT)基因,并能表达,在其培养物上清中可测到CT活性。
- 袁佩娜罗建辉许永炎姜方武
- 关键词:O139霍乱弧菌O1群霍乱弧菌非O1群霍乱弧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