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汤晓燕

作品数:10 被引量:213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盈余
  • 2篇业绩
  • 2篇盈余管理
  • 2篇审计
  • 2篇股权
  • 2篇股权激励
  • 1篇动机
  • 1篇独立性
  • 1篇业绩变脸
  • 1篇盈余质量
  • 1篇真实活动盈余...
  • 1篇真实盈余管理
  • 1篇上市公司
  • 1篇审计师
  • 1篇审计事项
  • 1篇审计委员会
  • 1篇事项
  • 1篇披露
  • 1篇企业
  • 1篇企业并购

机构

  • 7篇上海外国语大...
  • 5篇清华大学
  • 4篇首都经济贸易...
  • 1篇上海财经大学

作者

  • 10篇汤晓燕
  • 4篇黄亮华
  • 4篇谢德仁
  • 1篇林乐
  • 1篇李路
  • 1篇姜博

传媒

  • 3篇财经研究
  • 2篇投资研究
  • 2篇管理评论
  • 1篇南开管理评论
  • 1篇证券市场导报
  • 1篇审计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审计委员会主任委员本地化与公司盈余质量被引量:28
2012年
本文研究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主任委员日常工作所在地是否与上市公司所在地一致对公司盈余质量的影响。基于我国上市公司2004—2010年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的研究后发现,审计委员会主任委员本地化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盈余质量。研究表明审计委员会制度建设需关注影响委员们信息获取能力的个人特征。
谢德仁汤晓燕
关键词:审计委员会主任委员本地化盈余质量
高管持股变动与开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被引量:9
2014年
本文选取2007-2012年A股上市公司季度开发支出数据为样本,研究了高管持股变动以及高管的财务背景特征对持股变动前一季度开发支出会计政策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在高管股权变动的总体样本中,高管股票净减持的公司在持股变动的前一季度更倾向于选择将开发支出资本化;而这一正相关关系主要呈现于财务总监(CFO)发生持股变动的公司中;在财务总监(CFO)没有发生股权变动的样本中,若其他持股变动高管中有人具有财务背景,则其他高管持股变动为净减持的公司在前一期更倾向于将开发支出资本化。实证结果说明,高管出于自利动机进行股票增持或减持时,确实会利用开发支出会计政策的选择来进行盈余管理。
姜博郑登津汤晓燕
关键词:会计政策选择
公募基金的净值管理行为研究——来自基金日回报数值特征的经验证据
2023年
基金投资日益成为我国家庭金融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2005—2021年发行的中国公募基金为样本,运用Benford定律对基金的净值管理行为的存在性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相比ETF基金,偏股型基金的日回报非零首位数值分布更不符合Benford定律,验证了其存在净值管理行为。进一步地,当同一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之间“抱团”越严重,即基金投资组合的独立性越低时,基金的回报分布越不符合Benford定律,表明了基金公司旗下多个基金之间的“抱团”行为可以达成其净值管理目标。最后,基金净值回报越不符合Benford定律,基金本期的净值增长率越高以及净值波动率越低,实现了多管理目标下“一箭双雕”的效果,但两者均会在下一年发生反转。本文的结论对于公募基金净值管理行为的甄别和监管有一定的裨益,也有助于相关投资者进行更科学的投资决策。
林乐汤晓燕黄亮华
关键词:公募基金独立性波动率
发审委员隐性问责机制研究:兼论对IPO注册制的启示被引量:10
2016年
IPO核准制中发审委员是否会因其审核的质量而被证监会问责?文章运用2006-2012年中国A股市场审核发行的新股数据发现,在发审会的7名发审委员中,未达到最大可能任期就被撤换的人数与公司上市当年发生业绩变脸的概率之间显著正相关。这表明证监会知晓发审委员的审核质量,但并没有对审核质量不佳的"问题"发审委员进行公开问责,而是代之以隐性问责,即在发审委换届时将其撤换。这一发现支持了IPO注册制中将审核权下放到交易所从而提升监管独立性的举措,也为注册制中聆讯委员会制度的建设提供了启示。文章认为,披露更多的审核信息,增加对审核人员的奖惩力度,是提升IPO审核有效性的途径。
黄亮华汤晓燕
关键词:业绩变脸注册制
IPO审核严格程度和过会公告的行业效应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本文以2006—2012年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IPO公司的过会公告对同行业已上市公司股价的影响。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IPO核准公告存在显著为负的行业效应,在公司IPO申请过会的公告日,同行业的已上市公司平均取得了-0.37%的超额收益,而且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对IPO申请审核得越严格,IPO过会公告的行业效应越明显。进一步地,行业的竞争程度越高时,IPO申请公告的行业效应受IPO审核严格程度的影响也更为明显。本文的结论支持了市场监管层在市场低迷时暂停IPO申请审核的举措,对IPO审核行为的影响范围等领域的研究也有所拓展。
汤晓燕黄亮华
文化差异、方言特征与企业并购被引量:17
2018年
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代表,方言对公司治理发挥着特殊的作用。与现有文献不同,文章以方言距离作为企业文化差异的代表,并将具体的公司财务行为作为研究切入点,以首次公告日在2000-2012年间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非上市公司事件(非关联)为样本,检验了收购方与目标方的方言差异对收购方股东财富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收购方与目标方方言差异越小,收购方所进行的并购绩效越好;且当非正式制度发挥互补作用以及信息不对称程度相对严重时,上述作用更为明显,而普通话普及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这种作用。鉴于文化与公司治理研究中内生性较为严重,文章采用工具变量法、控制缺失变量和随机效应模型等方法以尽可能解决内生问题。本文着眼于研究方言对具体的公司财务行为的影响,提供了从微观层面研究语言与公司经济行为的新思路。
李路贺宇倩汤晓燕
关键词:文化差异方言非正式制度并购事件
关键审计事项:审计师的“免责声明”?——企业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和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差异化被引量:43
2021年
文章以关键性审计事项部分的差异性为切入点,探究了审计师的风险管理行为。文章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7年年报的审计报告为样本,检验了公司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与关键性审计事项的差异化陈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当公司存在向上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时,审计师更倾向在关键性审计事项部分做出差异化的陈述,而且这种差异化更多地体现在审计应对部分,而非关键事项的描述部分。对于实施了向上的真实盈余管理的公司,审计师有更高的概率选择"存货"作为关键审计事项,而且审计应对部分的表述也更差异化。而应计项的减值被选择为关键事项的概率及其应对部分的表述则未受之影响。文章研究表明,审计师知晓公司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并对其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审计工作。作为审计师的履职记录,关键审计事项可以视为一种公开披露的特殊工作底稿,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为审计师"免责"的功能。
黄亮华汤晓燕
关键词:审计师免责声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
业绩型股权激励下的业绩达标动机和真实盈余管理被引量:80
2018年
本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2006-2014年实施股权激励的数据,研究公司在业绩型股权激励计划实施过程中的盈余管理问题。我们发现,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存在明显的行权业绩条件"踩线"达标现象,即报告业绩刚刚达成股权激励方案要求的行权业绩条件,这一现象意味着公司很可能为股权激励业绩达标而进行了盈余管理。通过进一步研究我们发现,行权业绩条件"踩线"达标的股权激励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显著高于其他股权激励公司,而且这些"踩线"达标公司存在更少的正向应计盈余管理和更高的负向应计盈余管理。这些发现说明,真实盈余管理是"踩线"达标公司达成股权激励行权业绩条件的关键手段,它们同时还通过应计盈余管理为后续业绩考核期间储备利润。本研究还提示,监管机构和公司董事会要重视公司在股权激励计划设计、决策和实施过程中的盈余管理及其可能引致的激励扭曲问题,改进行权业绩条件所依据的业绩指标和业绩标准,同时更好地平衡被激励对象的激励及其承担的薪酬风险。
谢德仁崔宸瑜汤晓燕
关键词:真实盈余管理
股利保护、股权激励工具选择与公司现金股利政策被引量:15
2014年
我国的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一般对期权的行权价格提供股利保护,这对不同股权激励工具选择与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会产生什么影响呢?本文利用2006-2012年间正式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对此展开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使用限制性股票作为股权激励工具的公司还是比使用股票期权作为股权激励工具的公司现金分红概率更高,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也更高;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当公司董事长为限制性股票的激励对象时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显著较高。本文的发现意味着,限制性股票是比股票期权更佳的股权激励工具,能够更好地把经理人利益和股东长远利益捆绑在一起,而激励对象也会影响股权激励计划的效果。
谢德仁汤晓燕
关键词:股利政策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中的“10%/20%”现象探究被引量:10
2014年
自2006年以来,我国上市公司推出的股权激励计划都是业绩型股权激励。我们发现,这些股权激励计划的行权业绩条件主要集中在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润增长率两项会计业绩指标上,且对它们所要求的业绩水平分别集中在"10%"和"20%"上,形成了有趣的"10%/20%"现象。本文通过将行权业绩条件与推出股权激励计划公司自身往期、所在行业往期以及推出计划前分析师盈利预测等进行比较后发现,"10%/20%"并非推出股权激励计划公司盈利能力的真实期望和合理反映,而是从众效应之结果。本文还发现,这一从众效应与证监会的股权激励计划备案制及对股权再融资等的长期监管存在一定关联。
谢德仁汤晓燕
关键词:股权激励计划从众效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