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栓塞
  • 2篇癌栓
  • 1篇导管
  • 1篇碘化
  • 1篇碘化油
  • 1篇动脉化疗
  • 1篇动脉化疗栓塞
  • 1篇动脉化疗栓塞...
  • 1篇血栓
  • 1篇血栓栓塞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肝癌
  • 1篇源性
  • 1篇三维适形
  • 1篇三维适形放疗
  • 1篇适形
  • 1篇适形放疗
  • 1篇栓塞治疗
  • 1篇中晚期
  • 1篇中晚期原发性...

机构

  • 4篇河南科技大学...

作者

  • 4篇李东民
  • 4篇高万勤
  • 3篇杜廷伟
  • 3篇肖全平
  • 3篇杨海
  • 3篇牛焕章
  • 1篇李敬霞
  • 1篇穆立祥
  • 1篇王超
  • 1篇胡斌
  • 1篇李云东

传媒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0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125^I粒子植入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被引量:21
2017年
目的评估125I粒子植入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PHC)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56例无法切除PHC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76例)和对照组(80例)。研究组予肝内125I粒子植入+TACE方案,对照组予三维适形放疗(3DCRT)+TACE方案,两组放疗后均予2~3次TACE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物标志物水平,评估近期疗效、临床安全性及1年生存率。结果两组治疗均顺利完成。研究组共植入125I粒子1 016枚,平均(13.7±2.5)枚/例。两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肿瘤控制率(DCR)、客观有效率(ORR)、1年生存率分别为63.2%、92.1%、55.5%,对照组分别为61.3%、90.0%、58.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结束1个月,两组AFP、IGF-II、IGFBP-2均无显著差异,分别为(5.1±0.9) μg/L比(5.1±0.8) μg/L、(4.8±0.6) μg/L比(4.9±0.5) μg/L、(5.0±0.7) μg/L比(5.0±0.7) μg/L,均P〉0.05。两组化疗药物毒性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放射性肝炎、皮炎、胃溃疡发生率分别为5.0%、8.8%、2.5%。研究组放射性肝炎发生率为1.3%。研究组放射性皮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有2例(2.6%)患者出现 125I粒子轻度游走。结论125I粒子植入+TACE方案治疗不可手术切除PHC近期疗效至少不劣于3DCRT+TACE方案,放射性损伤更少。
牛焕章肖全平李东民杨海杜廷伟王超高万勤胡斌李敬霞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癌栓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三维适形放疗疗效
TACE联合小剂量阿帕替尼治疗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观察TACE联合小剂量阿帕替尼治疗肝细胞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价值。方法将90例不可手术切除的原发性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8例于TACE治疗后第3天开始口服小剂量(每日250 mg)阿帕替尼;对照组52例接受单纯TACE治疗。术后随访,比较2组间治疗前后甲胎蛋白水平及生存期的差异,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组患者TACE治疗的技术成功率均为100%。2组间治疗前甲胎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15,P=0.08),治疗组术后1、3、6、12个月甲胎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均<0.05)。治疗组术后1、3、6、12、24个月肿瘤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9.47%(34/38)、84.21%(32/38)、78.95%(30/38)、34.21%(13/38)和10.53%(4/38);对照组分别为75.00%(39/52)、67.31%(35/52)、25.00%(13/52)、3.85%(2/52)和19.23%(10/52)。治疗组患者术后平均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17.12±1.55)个月vs (14.21±2.13)个月,P=0.01]。虽然治疗组术后不良反应手足综合征、皮疹、腹泻、腹痛、消化道出血、蛋白尿、血尿、肌酐及尿素氮升高、眩晕、头痛、高血压、红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水平减低、血小板减少、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但其中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癌症常见毒性反应事件评价标准3级以上者较少。结论 TACE联合小剂量阿帕替尼治疗HCC在控制肿瘤及其合并癌栓进展方面优于单纯TACE,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
肖全平牛焕章高万勤杨海李东民杜廷伟王彤
关键词:血栓栓塞门静脉
侧脑室脑膜瘤的CT和MRI诊断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报道 2 4例侧脑室内脑膜瘤并总结其CT和MRI的特点。方法 回顾 2 4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侧脑室脑膜瘤的CT和MRI资料 ,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其中 9例CT检查 ,1 5例MRI检查 ,5例同时做CT和MRI检查。结果 ①侧脑室脑膜瘤好发于中青年女性。②好发部位为侧脑室三角区 ,占 87 5 % ( 2 1 /2 4)。③肿瘤大多为类圆形 ,占 83 3 % ,体积较大 ,边界清晰。④CT多表现为平扫呈均匀略高密度影 ,增强呈均匀显著强化 ,占77 8% ( 7/9) ;MRI多表现为T1W1呈现等信号占 80 % ( 1 2 /1 5 ) ,T2W1呈略高信号占 73 3 % ( 1 1 /1 5 ) ,增强呈均匀强化占 73 3 % ( 1 1 /1 5 )。结论 侧脑室脑膜瘤的CT和MRI表现典型 ,其发病年龄、性别及发病部位等特殊 ,据此可以提高诊断正确率。
穆立祥高万勤李云东李东民
关键词:侧脑室脑膜瘤CT检查MRI检查
碘化油与改良微球注射法栓塞胃肠道源性肝转移瘤的初步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对比碘化油栓塞与改良微球注射法栓塞治疗胃肠道源性肝脏转移瘤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收集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经皮选择性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的胃肠道源性肝脏转移瘤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碘化油组和微球组。碘化油组45例,常规先灌注化疗药物,再用碘化油与表阿霉素乳化剂栓塞;微球组55例,先灌注同样化疗药,后行表阿霉素与栓塞微球交替灌注化疗栓塞。观察术后不良反应,采用χ²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局部有效率,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以Log-rank法比较两组间生存率。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严重致死及致残性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时间(18.7±3.4)个月。碘化油组术后1、3、6、12、24个月的局部有效率为71.1%(32/45)、68.9%(31/45)、51.1%(23/45)、28.9%(13/45)、6.7%(3/45),微球组为90.9%(50/55)、89.1%(49/55)、72.7%(40/55)、49.1%(27/55),23.6%(13/55),微球组优于碘化油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碘化油组中位生存期12个月,微球组中位生存期1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8.238,P=0.004)。微球组4例患者术后1周内出现肝脓肿,经引流抗炎、治疗后好转。结论对于胃肠道源性肝转移瘤患者,采用改良微球栓塞法对肿瘤的局部有效率高于碘化油栓塞,且能延长肿瘤患者生存时间,是治疗胃肠道源性肝转移瘤的有效方法。
肖全平牛焕章高万勤杨海李东民杜廷伟王彤
关键词:碘化油微球胃肠道肿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