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全平
- 作品数:12 被引量:98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25^I粒子植入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被引量:21
- 2017年
- 目的评估125I粒子植入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PHC)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56例无法切除PHC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76例)和对照组(80例)。研究组予肝内125I粒子植入+TACE方案,对照组予三维适形放疗(3DCRT)+TACE方案,两组放疗后均予2~3次TACE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物标志物水平,评估近期疗效、临床安全性及1年生存率。结果两组治疗均顺利完成。研究组共植入125I粒子1 016枚,平均(13.7±2.5)枚/例。两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肿瘤控制率(DCR)、客观有效率(ORR)、1年生存率分别为63.2%、92.1%、55.5%,对照组分别为61.3%、90.0%、58.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结束1个月,两组AFP、IGF-II、IGFBP-2均无显著差异,分别为(5.1±0.9) μg/L比(5.1±0.8) μg/L、(4.8±0.6) μg/L比(4.9±0.5) μg/L、(5.0±0.7) μg/L比(5.0±0.7) μg/L,均P〉0.05。两组化疗药物毒性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放射性肝炎、皮炎、胃溃疡发生率分别为5.0%、8.8%、2.5%。研究组放射性肝炎发生率为1.3%。研究组放射性皮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有2例(2.6%)患者出现 125I粒子轻度游走。结论125I粒子植入+TACE方案治疗不可手术切除PHC近期疗效至少不劣于3DCRT+TACE方案,放射性损伤更少。
- 牛焕章肖全平李东民杨海杜廷伟王超高万勤胡斌李敬霞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癌栓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三维适形放疗疗效
- 经皮椎间盘髓核切吸术联合外引流术治疗腰椎间盘感染合并硬膜外脓肿1例被引量:4
- 2015年
- 病史摘要患者,男,50岁,以"腰部疼痛伴双下肢疼痛5月余"于2013年10月5日入住我科。5个月前患者因腰部酸胀不适行针灸治疗后出现腰部及双下肢疼痛,2013年9月10日腰椎间盘CT平扫,示L4-5椎间盘膨隆,腰椎退行性变;腰椎MRI示L4-5椎间盘突出及腰椎椎体结核不能排除,ECT示L4、L5椎体放射性异常浓聚,考虑转移。
- 肖全平吴春根顾一峰王涛程永德
- 关键词:引流术椎间盘感染硬膜外脓肿
- 前腹入路经皮椎间盘切吸联合等离子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脱出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经前腹入路行经皮椎间盘切吸联合等离子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6—2014-06经前腹入路行经皮椎间盘切吸术联合等离子消融术的12例腰椎间盘脱出,先取前部髓核组织,再取椎间盘后缘,完毕后,将等离子刀经工作套管进行加热消融。结果 12例获得随访12~18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1、6、12个月VAS评分分别为(5.36±1.50)、(3.36±2.24)、(2.77±0.31)分,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手术效果:术后1个月显效5例,有效5例,无效2例;术后3个月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1例;术后6个月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1例。结论经前腹入路行经皮椎间盘切吸术联合等离子消融治疗椎间盘髓核脱出是一种可行的微创治疗方法,安全有效,并发症少,能够明显减轻椎间盘内压力,缓解患者症状。
- 肖全平牛焕章吴春根
- 关键词:腰椎间盘脱出经皮椎间盘切吸术等离子消融术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椎转移性肿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3年
-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是治疗脊椎难治性疼痛的有效方法 ,包括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椎体转移性肿瘤、椎体血管瘤等所致的难治性疼痛。PVP能明显的减轻疼痛,加固病变椎体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目前,经皮椎体成形术已成为临床上治疗脊椎转移瘤的主要方法。本文就PVP治疗椎体转移性肿瘤的临床应用背景、手术方法、研究进展及并发症作一综述。
- 肖全平吴春根顾一峰程永德
-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脊椎转移瘤
- 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125)I粒子组织间置入术治疗伴后缘破坏的椎体转移瘤
- 2023年
-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联合^(125)I粒子组织间置入术治疗伴后缘破坏的椎体转移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接受治疗的55例患者75节病变椎体。采用随机数字化法将患者分为两组,25例患者40节病变椎体接受PVP联合^(125)I粒子组织间置入术(联合组),30例患者35节病变椎体接受PVP(单一组)。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卡氏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core,KPS)评估疼痛程度及体力状况。CT评估骨水泥分布及渗漏,MRI评估肿瘤控制情况,记录两组骨水泥数量及^(125)I粒子数目,Kaplan-Meier法分析两组患者生存情况。结果手术成功率是100%,联合组VAS评分由术前(8.25±0.31)分降至术后12个月(3.27±0.83)分,单一组VAS评分由术前(8.53±0.21)分降至术后12个月(3.98±0.69)分,联合组与单一组术后1、3、6、12个月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KPS由(43.46±9.66)分升至术后12个月(90.05±2.06)分,单一组KPS由(41.15±8.36)分升至术后12个月(84.05±1.56)分。联合组与单一组术后1个月KP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3),术后3、6、12个月KP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每个椎体骨水泥注射量为(2.8±0.6)mL,粒子植入量为(15±2)粒,单一组骨水泥注射量为(3.1±0.3)mL。联合组和单一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42.5%和53.5%,单一组骨水泥漏入椎管1例,无相应症状发生。术后随访联合组肿瘤控制有效率与单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生存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4)。结论PVP联合^(125)I粒子组织间置入术治疗伴后缘破坏的椎体转移瘤安全可靠,较单纯PVP更能明显缓解疼痛、控制肿瘤生长。在延长生存时间方面无明显区别。
- 肖全平魏乐群牛焕章
-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
- ^(125)I粒子植入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累及硬膜囊脊椎转移瘤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探讨125I粒子植入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累及硬膜囊的脊椎转移瘤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3年6月行125I粒子植入及PVP累及硬膜囊的脊椎转移瘤20例患者38节病变椎体。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体力状况评分(KPS)和肿瘤病灶大小(mm3)3方面评价其疗效。分别记录术前VAS、KPS评分;术后24 h,1、3和6个月VAS及KPS评分;利用图像处理软件计算出术前肿瘤病灶大小、测量术后1、3和6个月残余肿瘤病灶大小,观察肿瘤有无增大。结果 2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每个椎体骨水泥平均注射量为(3.8±1.6)ml,每节椎体粒子平均植入量为(35±5)粒。随访6个月~1年,平均8个月。术前VAS平均得分为7.41±0.79;术后24 h,1、3和6个月VAS平均得分分别降为5.68±0.83、3.91±0.86、3.50±0.90和2.86±0.83;术前KPS平均得分为53.64±11.66;术后24 h,1、3和6个月KPS平均得分分别为59.32±7.19、80.33±4.32、84.55±5.09和82.05±6.06。术前肿瘤病灶平均大小为(650±10)mm3,术后1、3和6个月残余肿瘤病灶大小分别为(305±9)、(138±10)和(115±7)mm3,术后1、3和6个月肿瘤控制有效率达到70.0%、70.0%和88.9%。结论 125I粒子植入联合PVP治疗累及硬膜囊脊椎转移瘤在技术上可行,可有效控制病灶累及脊髓,保护脊髓神经功能健全。
- 肖全平吴春根王涛李明华程永德
-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脊椎转移瘤
- 经皮椎间融合成形术治疗节段性脊柱恶性溶骨塌陷一例被引量:3
- 2014年
- 临床资料
患者男,52岁。胸背部酸痛,并逐渐加重4个月余.2012年3月时只能“含胸驼背”状缓慢行走,胸背部疼痛,视觉疼痛评分(VAS)8分。胸椎MRI检查提示T7~T9椎体破坏,前缘见异常软组织影。PET—CT检查示T7~T9椎体破坏伴周围软组织肿胀,另见双侧锁骨上、纵隔及右肺门多个肿大淋巴结。1个月后胸椎增强CT示T7~T9椎体破坏伴周同软组织影,增强后见不均匀强化(图1)。
- 何成建吴春根王涛田庆华肖全平李明华程永德
- 关键词:脊椎转移瘤溶骨性
- TACE联合小剂量阿帕替尼治疗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被引量:11
- 2019年
- 目的观察TACE联合小剂量阿帕替尼治疗肝细胞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价值。方法将90例不可手术切除的原发性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8例于TACE治疗后第3天开始口服小剂量(每日250 mg)阿帕替尼;对照组52例接受单纯TACE治疗。术后随访,比较2组间治疗前后甲胎蛋白水平及生存期的差异,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组患者TACE治疗的技术成功率均为100%。2组间治疗前甲胎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15,P=0.08),治疗组术后1、3、6、12个月甲胎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均<0.05)。治疗组术后1、3、6、12、24个月肿瘤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9.47%(34/38)、84.21%(32/38)、78.95%(30/38)、34.21%(13/38)和10.53%(4/38);对照组分别为75.00%(39/52)、67.31%(35/52)、25.00%(13/52)、3.85%(2/52)和19.23%(10/52)。治疗组患者术后平均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17.12±1.55)个月vs (14.21±2.13)个月,P=0.01]。虽然治疗组术后不良反应手足综合征、皮疹、腹泻、腹痛、消化道出血、蛋白尿、血尿、肌酐及尿素氮升高、眩晕、头痛、高血压、红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水平减低、血小板减少、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但其中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癌症常见毒性反应事件评价标准3级以上者较少。结论 TACE联合小剂量阿帕替尼治疗HCC在控制肿瘤及其合并癌栓进展方面优于单纯TACE,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
- 肖全平牛焕章高万勤杨海李东民杜廷伟王彤
- 关键词:血栓栓塞门静脉
- 经皮骨成形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骨转移瘤临床应用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探讨DSA引导下经皮骨成形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骨转移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0例(60个病灶)骨转移癌患者,年龄21~73岁,平均(56±5)岁。40个病灶同时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及125I粒子植入术,20个病灶先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然后复查MRI后再行125I粒子植入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肿瘤大小变化及行动功能改变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至少随访6个月,手术均在DSA引导下成功完成,平均VAS评分由术前7.63±1.19降至:术后1天5.53±1.11,术后1个月3.97±1.40,术后3个月3.27±1.80,术后6个月2.27±2.03,术后12个月2.01±1.35。术后10例患者疼痛完全缓解(33.3%),18例患者部分缓解(60%),2例患者无效(6.7%)。术后1个月肿瘤局部有效率达到50%,术后3个月为70%,术后6个月为73.3%,术后12个月75%。术前20例行走困难者,术后有15例可独立行走,3例无改善,2例截瘫,行动能力改善率达到75%(15/20);10例术中发生骨水泥渗漏,均无临床症状。结论经皮骨成形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骨转移瘤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有效方法。
- 肖全平吴春根王涛田庆华程永德李明华王卫国
- 关键词:经皮骨成形术骨转移瘤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严重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0
- 2014年
-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对严重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3年3月行PVP治疗严重椎体压缩性骨折30例患者、累及30节病变椎体的临床资料。根据椎体压缩形态分为楔形、双凹型以及长方形3种,楔形骨折采取健侧椎弓根入路,双凹形骨折采取单侧椎弓根入路,长方形压缩性骨折根据骨水泥填充情况采取单侧或双侧椎弓根入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WHO疼痛标准分级程度评价效果,测量压缩椎体术前高度及术后恢复高度。所有患者术后均通过门诊随访或电话随访6个月。结果 30节病变椎体穿刺成功率为100%。VAS评分术前平均6.9±0.9,术后1 d、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为5.0±0.9、3.5±0.7、2.5±0.8、1.6±0.7。依据WHO标准完全缓解(CR)25例、部分缓解(PR)3例;无效2例;临床有效率(CR+PR)为93.3%;术前压缩椎体高度为(5.77±1.09)mm;术后平均恢复高度为(14.33±2.03)mm。结论单纯PVP治疗严重椎体压缩性骨折方法可行,短期临床效果肯定。
- 肖全平吴春根王涛顾一峰程永德
-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