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宁
- 作品数:20 被引量:80H指数:6
-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济宁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RI对比信噪比在推断外伤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损伤时间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通过椎体压缩骨折外伤时间与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探讨MRI对比信噪比(contrast noise ratio,CNR)在推断外伤性椎体压缩骨折时间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外伤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76例及志愿者20例。根据外伤时间(T),将76例分为T<7d、7d≤T<15d、15d≤T<30d、30d≤T<60d、60d≤T<90d、90d≤T<120d共6组。所有患者应用脊柱线圈TSE序列,常规行矢状位T2WI、T1WI、SPAIR扫描,轴位T2WI扫描,观察各时段骨折部位信号特点,测量信号强度,计算CNR。结果:椎体骨折部位T1WI、T2WI信号强度及SNR与骨折时间无相关性。而骨折部位SPAIR信号强度及CNR与骨折时间均具有相关性(P<0.05),其中SPAIR的CNR与骨折时间的相关性最强(P<0.01)。随着骨折愈合时间的延长,SPAIR的CNR逐渐降低,骨折≥60d患者SPAIR的CN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运用MRI的量化指标CNR可推测外伤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损伤时间,其中SPAIR的CNR与骨折时间的相关性最强。
- 魏君臣李丙曙翟宁
- 关键词:脊柱骨折骨折压缩性
- 右冠状动脉起自左冠窦患者的CT解剖及CT-FFR特征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研究
- 2025年
- 目的:通过冠状动脉CTA及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探讨右冠状动脉起自左冠窦(AORL)的解剖及血流动力学特征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CCTA检查检出AORL且走行于主动脉-肺动脉间或肺动脉下、无有意义粥样硬化狭窄的患者151例,按有无临床症状分为有症状组87例,无症状组64例。通过CCTA图像比较两组患者RCA的解剖学差异;通过CT-FFR软件测量、比较两组患者RCA距开口3 cm处的CT-FFR值。结果:两组患者右冠状动脉开口形态、起始角、近段管腔狭窄率、狭窄段长度及与肺动脉的位置关系存在统计学差异。RCA起始处夹角与有无临床症状呈中度相关性(r=0.566),RCA开口形状、近段管腔狭窄率、狭窄段长度及与肺动脉的位置关系均与有无临床症状呈低度相关性。有症状组与无症状组CT-FFR分别为(0.94±0.02)和(0.97±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与有无临床症状呈中度相关性(r=0.594)。结论:在AORL患者中,右冠状动脉裂隙状开口、小的起始角、近段管腔狭窄、狭窄段较长及大动脉间走行是引起临床症状的CCTA解剖特征;右冠状动脉CT-FFR改变与心血管症状发生相关,但其在测量方法及临界值的确定仍有待研究。
- 毛亮王小强刘晓龙翟宁陈月芹
- 关键词:冠状动脉变异血流储备分数
- PRKAG2心脏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
- 2024年
- PRKAG2心脏综合征是由编码单磷酸腺苷激活蛋白激酶(AMPK)调节亚基γ2的PRKAG2基因突变所导致的罕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迄今为止全球仅报告了约200例,主要表现为心室预激、心室肥厚、传导阻滞以及室上性心律失常。本文总结了1例PRKAG2心脏综合征患者的诊疗经过,该患者携带此前无报道的c.1498C>T(p.His500Tyr)杂合突变,丰富了国内和国际的基因型谱和临床表型谱。同时提示对于存在心室肥厚和进行性传导系统疾病的年轻患者,必须考虑PRKAG2心脏综合征。
- 张琪琪朱晓庭田振宁张克坚翟宁崔英华
- 用静脉血氧水平依赖成像诊断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分析用静脉血氧水平依赖成像(VEN-BOLD)诊断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我院确诊并收治的海绵状血管瘤患者40例(59个病灶)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常规MRI检查和VEN-BOLD检查,观察对比两种检查方法检查结果的成像特点及对海绵状血管瘤的检出率,并将对比的结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VEN-BOLD的成像特点是:黑线结征、铁环征、黑点征。常规MRI的成像特点是:T2WI铁环征、混杂信号。VEN-BOLD检查方法共检出海绵状血管瘤病灶59个,检出率为100%;常规MRI检查方法共检出海绵状血管瘤病灶34个,检出率为57.6%。用VEN-BOLD技术对海绵状血管瘤进行检测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用常规MRI检查方法对海绵状血管瘤进行检测的检出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用VEN-BOLD技术对海绵状血管瘤进行检测的准确率较高,此方法可作为临床诊断海绵状血管瘤的有效手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翟宁孙新海魏君臣盛华强李娴朱来敏
- 关键词:海绵状血管瘤MRI
- 多形性未分化肉瘤的MR表现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探讨多形性未分化肉瘤的MR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患者11例12个病灶,所有病例均行MR检查。结果 11例多形性未分化肉瘤,大腿6例,小腿1例,上臂1例,肩背部1例,臀部1例,腹膜后1例;4个边缘清楚,8个边缘模糊,周围肌肉软组织均可见不同程度的水肿表现。其中10个信号不均匀,8个T1WI表现为等、低信号,1个病灶内可见少高信号,提示肿瘤内合并出血成分,T2WI抑脂序列所有肿瘤的实质部分均呈不均匀等或稍高信号,囊变坏死区可表现为明显高信号,出血区呈低信号;2个病灶呈软组织肿块,信号尚均匀,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后呈实质部分明显强化。结论多形性未分化肉瘤的MR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R对多形性未分化肉瘤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李娴孙新海朱来敏李美芹胡喜斌翟宁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 DWI诊断外伤性椎体压缩骨折优化b值的初步研究
- 2014年
- 目的应用1.5T磁共振采用不同b值对骨折椎体行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通过数据分析优选最佳b值。方法根据外伤时间,按T<7天、14天≤T<30天将患者分为二组,每组20例,共40例。所有入组病例均行DWI检查,采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平面成像序列,b值分别取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 000s/mm2,测量骨折椎体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并对比不同b值下椎体扩散加权成像(DWI)图像质量,应用ROC曲线分析不同b值下ADC值对不同时间段椎体压缩骨折的诊断价值。结果 40例受检者骨折椎体DWI图像,随着b值由200s/mm2升高至1 000s/mm2,图像信噪比逐渐降低,b值为300s/mm2时图像对比噪声比最高;b值为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s/mm2时不同时间段压缩骨折ADC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值为300s/mm2时诊断新近压缩骨折(T<7天)价值最大,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6.76%、81.87%。结论 b值为300s/mm2时,椎体DWI图像质量佳,所获得的ADC值诊断效能相对较高。
- 翟宁李保朋王晓莉魏君臣孙新海胡喜斌
- 关键词:椎体压缩骨折磁共振成像
- Loeffler心内膜炎2例
- 2024年
- Loeffler心内膜炎又被称为嗜酸粒细胞增多性心内膜炎,最早由Loeffler于1932年报道而得名。其诊断标准是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总数高于1.5×10^(9)/L,并有心脏受累征象。Loeffler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一般不典型,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表现,心脏磁共振检查是非侵入性的金标准诊断方式。Loeffler心内膜炎发病罕见,临床医生应当增强对该病的认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
- 张娜娜崔英华张程征翟宁杨春燕
- 关键词:心脏磁共振
-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对Danon病家系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Danon病家系中LAMP2突变基因患者的磁共振成像特征。方法:纳入2014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1个Danon病家系,在知情同意及自愿参与的前提下,采用西门子verio3.0T系统对所有家族成员进行标准的心脏磁共振扫描,选择Danon病家系中携带LAMP2突变基因的7例患者作为LAMP2组,7例未携带LAMP2突变基因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采用SPSS及CVI42分析LAMP2突变基因患者的磁共振成像特征。结果:LAMP2组7例患者中,5例有延迟增强表现。LAMP2组和对照组的心肌整体径向应变峰值(GPSR)、整体环向应变峰值(GPSC)及整体纵向应变峰值(GPSL)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AMP2组较之对照组GPSR、GPSC、GPSL呈降低趋势。除基底部和心室中部径向峰值应变(PSR)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LAMP2组与对照组PSR在心尖部、环向峰值应变(PSC)及纵向峰值应变(PSL)在心脏各部位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SC和PSL在心脏自基底部至心尖部均呈上升趋势。GPSR、GPSC、GPSL诊断Danon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2、0.979、0.917(均P<0.05)。结论:对比剂延迟增强磁共振成像和心肌应力分析技术对Danon病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多参数磁共振成像在可疑Danon病的诊断中可提供重要的鉴别信息。
- 陈岳彤翟宁王青雷闫波崔英华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肥厚型心肌病心肌应变
- ADC值和相对ADC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ADC值和相对ADC(relative ADC,rADC)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8年1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通过病理或活检证实的乳腺病变,其中良性病变组31例,恶性病变组41例,测量病变区ADC值及其周围正常腺体ADC值,并计算rADC(病变ADC值/周围正常腺体ADC值),将良性病变组ADC值和恶性病变组ADC值;良性病变组rADC和恶性病变组rADC分别做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并绘制ROC曲线。结果良性病变组ADC(1.33±0.24)×10^(-3) mm^(2)/s,恶性病变组ADC(0.94±0.25)×10^(-3) mm^(2)/s(t=-6.755,P<0.001);良性病变组rADC 0.71±0.12,恶性病变组rADC 0.50±0.12,(t=-7.389,P<0.001)。ADC值最佳诊断分界点为1.264×10^(-3) mm^(2)/s,ROC曲线下面积为0.856,灵敏度为80.5%,特异度为80.7%,rADC最佳诊断分界点为0.624,ROC曲线下面积为0.893,灵敏度为85.4%,特异度为90.3%。结论ADC值、rADC可以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rADC的诊断准确性更高。
- 罗国栋王曼孙新海翟宁
- 关键词:乳腺癌表观扩散系数磁共振成像
- SPECT/CT在筛骨纸板骨折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评价SPECT/CT对筛骨纸板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进行法医鉴定的83例眼眶外伤患者的CT和SPECT/CT影像资料,分析各影像征象的诊断价值。83例患者均接受了64排螺旋CT与SPECT/CT检查。结果 64排螺旋CT显示眶周软组织肿胀16例,眼内直肌肿胀54例,筛板骨质不连续并/或筛板骨质向内侧凹陷81例,邻近筛窦小房内有积血或积液41例。SPECT/CT除可显示以上影像表现外,显示筛板局部异常核素浓聚78例,筛骨纸板无异常核素浓聚5例。结论 SPECT/CT可灵敏准确的诊断筛骨纸板骨折,可为法医鉴定提供可靠依据。
- 高建英张甜翟宁艾慧芳曹志华徐卫东
- 关键词:SPECTCT新鲜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