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甘涛

作品数:49 被引量:158H指数:8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内镜
  • 15篇食管
  • 7篇病变
  • 6篇食管癌
  • 5篇直肠
  • 5篇黏膜
  • 5篇胃镜
  • 5篇结直肠
  • 5篇肠镜
  • 4篇早期食管癌
  • 4篇息肉
  • 4篇肠息肉
  • 3篇电子胃镜
  • 3篇幽门螺
  • 3篇幽门螺杆菌
  • 3篇直肠癌
  • 3篇食管病
  • 3篇食管病变
  • 3篇黏膜下
  • 3篇微小病变

机构

  • 47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四川省建筑医...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三台县人民医...
  • 1篇武警四川总队...

作者

  • 47篇甘涛
  • 23篇王一平
  • 19篇杨锦林
  • 16篇吴俊超
  • 8篇朱林林
  • 7篇王瑾
  • 4篇郭天娇
  • 4篇王琼
  • 3篇唐承薇
  • 3篇秦金玉
  • 3篇潘涛
  • 2篇杨丽
  • 2篇刘小菁
  • 2篇肖文君
  • 2篇王寒秋
  • 2篇陈薇
  • 1篇罗薛峰
  • 1篇徐静
  • 1篇张铭光
  • 1篇王紫静

传媒

  • 11篇四川大学学报...
  • 5篇四川医学
  • 3篇华西医学
  • 3篇局解手术学杂...
  • 2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胃肠病学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华西药学杂志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9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09
  • 1篇2008
  • 7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5篇2002
  • 2篇2001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结肠镜双人操作法到单人操作法技术转变的培训被引量:3
2014年
在结肠镜检查中,掌握一种快速、安全的结肠镜检查方法,是完善和发展大肠疾病诊疗工作的基本前提。目前,结肠镜检查的插入方法分为双人操作法和单人操作法,其中单人操作法在国际上已成为结肠镜插入法的主流趋势[1-2]。我院在国内开展单人操作法已十余年,并在西部地区多家医院通过进修医师培训进行了技术推广,培训中的一个难点是从结肠镜双人操作法到单人操作法的技术转变,现就相关问题报告如下。
甘涛吴俊超杨锦林王一平
关键词:结肠镜单人操作法
内镜成像技术判断表浅食管鳞癌浸润深度的进展被引量:1
2015年
表浅食管鳞癌(superficial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ESCC)是指癌组织局限于食管黏膜及黏膜下层,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应用内镜下微创技术治疗表浅食管鳞癌,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术后5年生存率无差异,但能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降低围手术期手术相关病死率~[1]。
郭天娇陈薇罗斌阳甘涛杨锦林王一平
食管癌多学科诊疗模式初探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索多学科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诊疗模式在食管癌诊治中的作用。方法纳入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参加我院食管癌多学科团队诊疗的患者,分析其参加多学科讨论原因。制定简易评分系统,由消化内科、胸外科、肿瘤科专家对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进行评分(0~10分),追踪患者最终治疗方案及结局。结果共纳入参加多学科团队讨论食管癌患者62例,其中早期食管癌39例(62. 90%),进展期食管癌21例(33. 87%),治疗后食管癌复发2例(3. 23%)。参加多学科团队门诊的主要原因为内镜粘膜下剥离术后非治愈性切除(20/62,32. 26%)、多灶和/或≥3/4周食管早癌(15/62,24. 19%)、食管癌伴严重合并症等复杂因素(14/62,22. 58%)。经多学科团队讨论后,完成治疗方式推荐评分34例(54. 84%),评分后实际治疗方案与推荐治疗方案相符率为73. 53%(25/34)。结论推荐食管癌患者,尤其是ESD术后非治愈性切除、多灶和/或≥3/4周食管早癌、食管癌伴严重合并症等复杂因素患者积极参加MDT讨论,规范优化诊治。
杨代兰朱林林朱肖男王瑾甘涛王一平吴俊超杨锦林
关键词:食管癌诊疗
肝硬化食管曲张静脉无痛套扎术的利弊和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麻醉状态下行肝硬化食管曲张静脉无痛套扎术的利弊和疗效。方法收集近3年(2003 ~2006)在我院同时行过清醒和麻醉下的食管曲张静脉套扎病例,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对其疗效,术中术后并发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清醒和麻...
甘涛吴俊超罗俊
文献传递
表浅食管鳞癌及癌前病变的内镜治疗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目的 本研究旨在研究内镜微创手术(EMR、ESD、ESTD)治疗表浅食管鳞癌及癌前病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3月1日至2017年1月15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表浅食管鳞癌及癌前病变治疗...
王瑾甘涛吴俊超王一平杨锦林
关键词:癌前病变内镜治疗
超声内镜在结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15年
结直肠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据美国癌症协会统计,结直肠癌发病率及病死率分别占恶性肿瘤的第三位[1],而我国结直肠癌发生率也不断上升。2012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肿瘤发病的排位中,结直肠癌首次超过胃癌,跃居第二[2]。既往外科根治手术辅以化疗是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近年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结直肠癌的治疗发生了巨大改进。目前治疗方法包括内镜下治疗、改良后的外科手术及系统的综合疗法[3]。伴随着新的治疗方法层出不穷,临床医生如何选出最佳治疗方案显得十分重要,而治疗前的结直肠癌分期是帮助选择治疗方案极为重要的环节。超声内镜(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是近三十年来兴起的一种将内窥镜与超声技术融合为一体的新型检查技术,一方面可通过内镜直接观察消化道腔内的形态,另一方面可以进行实时超声扫描,以获得消化道管壁层次的组织学特征及周围邻近脏器的超声图像,从而提高了内镜与超声的双重诊断水平[4-5]。自临床应用以来,发展迅速,以往常规用于食管癌、胃癌和胰腺癌的肿瘤分期中[6-8],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结直肠癌的分期中。EUS现已成为结直肠癌术前诊断和分期的重要方法之一,在确定系统治疗方案、选择外科手术方法及监测疾病预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临床医生的重视。本文就EUS的基本原理、仪器设备及其在结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等作一综述。
德吉秦金玉秦金玉王瑾王瑾吴俊超王一平
关键词:超声内镜结直肠癌
放大内镜联合窄带成像技术区分肿瘤性与非肿瘤性结直肠息肉准确性的meta分析
郭天娇王一平杨锦林甘涛
结肠镜下息肉治疗时定位困难原因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分析电子结肠镜下息肉治疗时出现定位困难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5月结肠镜下治疗结肠息肉时发生定位困难的50例病例,分析引起定位困难的结肠及息肉因素。结果出现结肠镜下息肉治疗时定位困难除了与息肉的数量、大小相关外,还与结肠的弯曲固定等结构变异有关(P<0.01),与息肉所在部位(左半结肠/右半结肠)无相关性(P>0.05)。结论电子结肠镜下治疗结肠息肉出现定位困难时,需要综合应用多种措施才可能有效。
朱林林王瑾刁燕甘涛
关键词:结肠镜结肠息肉
非甾体类抗炎药预防结直肠新生物的系统评价(英文)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评价非甾体类抗炎药是否能预防结直肠新生物.方法全面收集已发表或未发表的有关化学预防结直肠新生物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采用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的方法,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9个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被纳入系统评价.分析结果显示,在一定的时间内阿司匹林可预防结直肠腺瘤的发生[RR0.81,95% CI (0.72,0.91), P=0.0005],但不支持阿司匹林预防结直肠癌[RR0.97,95% CI(0.79 ,1.20 ),P=0.79],也不支持苏林酸和塞来昔布预防或治疗结直肠息肉或家族性结肠息肉[RR 0.71,95% CI (0.49 ,1.03), P=0.07和RR 0.90,95% CI (0.76,1.07), P=0.23].结论阿司匹林可预防结直肠腺瘤的发生,在每10~18个病例中可预防1例病人发生腺瘤.但阿司匹林的预防能否代替肠镜下结直肠息肉的切除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因此,非甾体类抗炎药预防结直肠新生物的临床意义值得考虑.
王一平潘涛杨锦林王琼甘涛
关键词:非甾体类抗炎药阿司匹林化学预防随机对照试验
胃癌性溃疡假性愈合原因分析被引量:5
2002年
胃癌性溃疡在胃镜下常表现为巨大(直径>2.5 cm)、形态不规则的深溃疡,常规抑酸及抗幽门螺杆菌三联疗法疗效不佳,溃疡可出现假性愈合,或经久不愈.本文报道我院收治的35例出现假性愈合的癌性溃疡,分析其出现假性愈合的可能原因,并与同期收治的47例胃良性溃疡的愈合情况进行对比研究.
甘涛王一平杨锦林
关键词:胃镜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