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玲
- 作品数:38 被引量:141H指数:6
- 供职机构:宿迁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基金江苏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宿迁地区甲状腺癌临床与病理特征分析
- 2017年
- 目的:探讨分析宿迁地区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手术并经病理活检确诊为甲状腺癌、临床资料齐全的患者587例。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等方面分析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结果:(1)587例甲状腺癌患者中,男116例,占19.76%,女471例,占80.24%,男女比例为1∶4.06;男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平均年龄为(46.94±14.09)岁,女性平均年龄为(46.69±11.18)岁,男女间年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甲状腺癌病理类型构成从高到低分别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其中乳头状癌占96.9%,按性别分类男性乳头状癌占95.6%,女性乳头状癌占97.2%;(3)甲状腺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有157例,占26.7%;男性淋巴结转移率为33.6%(39/116);女性淋巴结转移率为25.1%(118/471),男女淋巴结转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状腺微小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为34.5%,显著高于甲状腺非微小癌。结论:宿迁地区女性甲状腺癌的患病人数显著多于男性,以早期无淋巴结转移者多见。36~55岁女性高发。其中乳头状癌占绝大部分。男性和女性患者甲状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状腺微小癌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甲状腺癌非微小癌。
- 朱红曹长春吴利周文侍小红江小玲孟凡庆吴骥
- 关键词:甲状腺癌临床与病理特点
- 阑尾杯状细胞类癌1例被引量:1
- 2007年
- 江小玲
- 关键词:阑尾肿瘤类癌病例报道
-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检测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表达的影响以及新辅助化疗前后测定ER、PR的必要性。方法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对231例Ⅱ~Ⅲ期局部晚期乳腺癌进行CMF、CAF或CTF、AT等不同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在化疗前后分别进行ER和PR的检测,以了解新辅助化疗前后ER和PR的变化。结果ER新辅助化疗前阳性表达率为44.39%,新辅助化疗后的阳性表达率为63.2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824,P〈0.05)。PR新辅助化疗前阳性表达率为60.99%,新辅助化疗后的阳性表达率为60.09%,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526,P〉0.05)。结论由于新辅助化疗对部分ER、PR的表达有影响,且与化疗疗效有关,所以必须在对所有实施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实施化疗前后ER、PR的测定,为以后的综合治疗提供必要的依据。同时认为TA方案优于CAF或CTF方案,CAF或CTF方案又优于CMF方案。
- 管小青吴建强陈焰吴际生顾书成袁牧吴骥侍孝红江小玲
- 关键词:乳腺癌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新辅助化疗
- 恶性蝾螈瘤的临床病理学诊断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复习文献,对恶性蝾螈瘤的临床病理特点、组织学起源及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等进行探讨。方法对肿瘤的标本做常规石蜡切片及HE染色,光镜观察,并对石蜡切片做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患者为男性,54岁,因上腹部饱胀做B超检查发现腹腔内有巨大的肿块,镜下见在肿瘤内含有恶性神经鞘瘤及横纹肌肉瘤两种成份,免疫组化染色见瘤细胞表达S-100、myoglobin及desmin阳性。结论恶性蝾螈瘤的发病部位十分广泛,肿瘤可见于任何年龄的患者,患者以男性多于女性,位于腹腔内的肿瘤常体积巨大,肿瘤常呈广泛地浸润性生长,患者的预后不良。本文尚对恶性蝾螈瘤的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等进行了探讨。
- 江小玲
- 关键词:恶性蝾螈瘤病理形态免疫组化诊断及鉴别诊断
- 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Ki67、p5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8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中Ki67、p53的表达、二者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TNBC患者63例,对其分子病理特征和癌组织中Ki67、p53的表达与同期病情相类似的65例非三阴性乳腺癌(non-TNBC)患者进行对比。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结果:TNBC中的Ki67阳性表达率为80.95%(51/63),而在non-TNBC癌组织中Ki67的表达率为43.08%(28/65),差异显著(P<0.05);TNBC癌组织中,p53阳性表达率为87.30%(55/63),而在non-TNBC癌组织中p53的表达率为50.77%(33/65),差异显著(P<0.05);Ki67与p53在TNBC和non-TNBC有明显的相关性,在p53呈阳性表达中,Ki67则100%呈阳性表达,两者呈正相关;Ki67和p53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织中呈高表达,而在没有淋巴结转移组织中则表达率明显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Ki67、p53可以成为判断TNBC恶性程度的指标,并为TNBC的治疗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对指导TNBC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 管小青郑向欣顾书成吴骥江小玲侍孝红邱兴袁牧张旭旭
-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分子亚型KI67P53
- 不同方案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C-erbB-2及ER、PR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方案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C—erbB-2及ER、PR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7例11b。111b期原发性乳腺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前接受CAF方案化疗为A组,术前接受rrA方案化疗为B组,分析并对比两个不同方案术前和术后C—erbB-2及ER、PR表达的情况。结果A组新辅助化疗后(即术后)ER、PR阳性表达例数略减少,而B组新辅助化疗后(即术后)ER、PR阳性表达例数略增加,阴性例数减少。两组化疗不论是术前还是术后对C—erbB-2都无明显变化。结论含紫杉醇的化疗方案可上调ER、PR阳性率,仅含蒽环类药物的化疗方案可使ER、PR阳性例数减少。B组方案优于A组方案,B组方案更能使术前ER、PR阴性表达的患者受益。
- 管小青江小玲袁牧沈毅
- 关键词:新辅助化疗乳腺癌ERPRC-ERBB-2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和Ki-67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Ki-67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8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和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COX-2和Ki-67蛋白表达,并分析二者表达的相关性以及其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①在8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和Ki-67蛋白表达阳性率均分别明显高于其在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COX-2:71.95%(59/82)比8.54%(7/82),χ2=68.56,P<0.001;Ki-67:64.63%(53/82)比13.42%(11/82),χ2=45.20,P<0.001〕。②COX-2和Ki-67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TNM分期(COX-2:rs=0.349,P<0.05;Ki-67:rs=0.305,P<0.05)、淋巴结转移(COX-2:rs=0.336,P<0.05;Ki-67:rs=0.419,P<0.01)、脉管侵犯(COX-2:rs=0.235,P<0.05;Ki-67:rs=0.461,P<0.01)及组织学分级(COX-2:rs=0.434,P<0.01;Ki-67:rs=0.378,P<0.05)均呈正相关;Ki-67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直径呈正相关(rs=0.365,P<0.01),而COX-2蛋白阳性表达与此无关(rs=0.135,P>0.05);COX-2和Ki-67蛋白阳性表达皆与患者是否绝经无关(COX-2:rs=0.172,P>0.05;Ki-67:rs=0.163,P>0.05)。③在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和Ki-67蛋白阳性表达呈正相关性(rs=0.475,P<0.01)。结论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和Ki-67的表达均增高,两者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对两者进行联合检测可反映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生物学行为,COX-2有可能成为乳腺癌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 吴骥管小青顾书成郑向欣侍孝红江小玲袁牧张旭旭
- 关键词:环氧化酶-2KI-67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 内分泌治疗在乳腺癌原发灶激素受体阴性而腋窝淋巴结转移灶激素受体阳性患者中的疗效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内分泌治疗在乳腺癌原发灶激素受体(HR)阴性(HR~–)而腋窝淋巴结转移灶HR阳性(HR^+)患者中的疗效。方法纳入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7例原发灶HR~–而腋窝淋巴结转移灶HR^+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内分泌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内分泌治疗组患者放化疗结束后口服三苯氧胺,2次/d,10 mg/次,5年;对照组放化疗结束后未予口服三苯氧胺。比较2组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内分泌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月经情况、肿瘤直径、术前TNM分期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8.5个月。内分泌治疗组患者的复发率、转移率及复发转移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分泌治疗组患者的3、5年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内分泌治疗组患者5年累积无病生存和累积总生存效果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视乳腺癌患者原发灶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灶的分子分型,内分泌治疗或许可以提高原发灶HR~–而腋窝淋巴结转移灶HR^+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
- 郑向欣吴骥顾书成江小玲侍孝红袁牧陆柏林邱兴张旭旭柏建印管小青
- 关键词:乳腺癌内分泌治疗
- 生长抑素受体在复发和转移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受体(SSTR)在复发和转移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6例复发和转移性乳腺癌切除转移病灶、转移灶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SSTR,比较分析3组表达情况;同时将检测结果与这86例患者第1次术后的SSTR表达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局部复发癌组织、转移淋巴结组织中SST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58%、51.16%,高于复发癌旁组织、转移灶旁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4.65%、2.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和转移性乳腺癌组织中SSTR的阳性表达率为38.37%,低于首次发病时的7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复发和转移癌组织中SSTR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首次发病时;此类患者在应用生长抑素治疗前应尽量检测癌组织中SSTR的表达,以便选择有效辅助治疗方法。
- 顾书成管小青吴骥侍孝红江小玲陈焰吴建强吴际生郑向欣袁牧
- 关键词:生长抑素受体乳腺癌复发
- 生存素和COX-2在乳腺癌复发及转移癌组织的表达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复发、转移乳腺癌癌组织中生存素和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方法将86例乳腺癌胸壁局部复发或腋窝、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灶切除作病理检查,同时进行免疫组化检测,比较首次手术标本和复发、转移乳腺癌癌组织中的生存素和COX-2表达。结果 86例复发、转移的乳腺癌癌组织中的生存素和COX-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70%(78/86)和94.19%(81/86),明显高于首次手术后的61.63%(53/86)和63.95%(55/86)(P<0.01)。结论乳腺癌复发、转移后,癌组织中生存素和COX-2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上调,提示该类患者预后不良。
- 管小青顾书成吴骥郑向欣吴建强陈焰侍孝红江小玲吴际生袁牧
- 关键词:生存素环氧化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