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明
- 作品数:68 被引量:653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理学更多>>
- 年轻火山岩的K-Ar年龄与过剩氩——二元混合模式及过剩氩影响的定量研究被引量:15
- 1999年
- 提出过剩氩的二元混合模式 ,结合实验数据定量研究过剩氩对年轻火山岩真实K Ar年龄的影响 .结果表明 :样品中含 5 %过剩氩组分对 2Ma以上的K Ar年龄影响 <7.36 % ,对 0 .5Ma的样品可使K Ar年龄升高约 32 .4% ;而 1 %的过剩氩组分则使 0 .5Ma样品的K Ar年龄升高 6 .2 6 % .因此 ,经过预处理后过剩氩成分≤ 1 %时 ,老于 0 .5Ma样品的K Ar年龄应是可信的 .利用基质测定年轻火山岩的K Ar年龄时 ,对小于 0 .2Ma的样品 ,在过剩氩含量很高的情况下 ,即便基质中只含有 1 %过剩氩组分也会对K
- 李大明陈文寄李齐
- 关键词:火山岩过剩氩钾-氩年龄
- 大兴安岭诺敏河第四纪火山岩分期:岩石学、年代学与火山地质特征
- 大兴安岭北段诺敏河第四纪火山24座,分布于诺敏河及其支流毕拉河和甘河支流奎勒河.火山岩分布面积约600km2。诺敏河火山岩均属于钾质系列火山岩(K2O含量2%-4%,且K2O(K2O>Na2O-2%),类似于邻区五大连池...
- 樊祺诚赵勇伟隋建立李大明武颖
- 关键词:第四纪火山火山岩岩石学年代学地质特征
- 一种新的K-Ar和^(40)Ar-^(39)Ar等时线——^(40)Ar/^(40)K-^(36)Ar/^(40)K和^(40)Ar/^(39)Ar-^(36)Ar/^(39)Ar等时线被引量:4
- 2001年
- 通过理论推导 ,提出了一种新的K -Ar、4 0 Ar - 39Ar等时线 :4 0 Ar/ 40 K - 36Ar/ 40 K、4 0 Ar/ 39Ar - 36Ar/ 39Ar等时线。通过实例证明它与其它等时线方法可以进行相互检验。在一些不能利用其它等时线方法的情况下 ,新的4 0 Ar/ 40 K - 36Ar/ 40 K和4 0 Ar/ 39Ar- 36Ar/ 39Ar等时线方法可以充分显示它的使用价值和存在意义。
- 李大明李齐王瑜
- 关键词:氩同位素年代学
- 年轻火山岩K-Ar年龄测定中的若干问题
- 陈文寄李大明王昕
- 关键词:玄武岩测量方法钾-氩年龄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火山岩
- 碎屑颗粒热年代学——一种揭示盆山耦合过程的年代学方法被引量:34
- 2000年
- 碎屑颗粒热年代学以沉积物中未重置的低封闭温度的矿物颗粒为研究对象 ,是一种在时间上把山体抬升、剥露与盆地沉积联系起来的年代学方法。该方法既可用于研究山体基岩区冷却、剥露的历史 ,也可用于研究沉积源区、制约古生物缺乏地层的沉积年龄和进行地层对比。简要回顾了该方法的发展历史 ,并介绍了这一方法的基本原理、数据处理方法和应用实例 ,评述了碎屑颗粒热年代学方法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 ,介绍了在我国新构造活动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 郑德文张培震万景林李大明
- 关键词:碎屑颗粒年代学盆山耦合新构造活动地层对比古生物
- 秦岭造山带中段中新生代构造抬升的热年代学证据被引量:8
- 2001年
- 秦岭造山带中段沙沟街韧性剪切南北两侧岩体的Ar Ar、MDD模式计算及磷灰石裂变径迹测量结果表明 ,秦岭造山带中新生代期间南北两侧表现出不同的冷却过程 ,北侧在 140Ma期间发生快速冷却 ,而南侧除 30 0~ 2 0 0Ma期间发生过快速冷却外 ,在 130~ 90Ma期间发生过快速冷却。反映了秦岭造山带碰撞之后陆内造山的不一致性 ,这与区内的构造作用过程相一致。
- 李齐王瑜万景林李大明王非
- 关键词:秦岭造山带MDD模式热年代学
- 碎屑颗粒裂变径迹热年代学
- 碎屑颗粒热年代学是以同位素封闭温度理论(Dondson,1973)为依据,以沉积地层中年龄未发生重置的碎屑颗粒为研究对象,从而研究其沉积源区剥露特征及热演化历史的一种年代学方法。最近20年来,随着测试技术的发展,碎屑颗粒...
- 郑德文万景林张培震袁道阳李大明
- 关键词:临夏盆地裂变径迹
- 柴达木盆地北缘30Ma前的快速冷却事件及构造意义——^(40)Ar/^(39)Ar及FT热年代学制约被引量:7
- 2002年
- 对柴达木北缘两个花岗质岩体的钾长石和磷灰石分别进行了氩多重扩散域理论(MDD)模拟及裂变径迹年龄测定,得到了这些岩体的冷却历史。该冷却历史表明,30 Ma左右这里曾发生过一次快速冷却事件(7.5~9.4℃/Ma),并伴随着去顶剥蚀作用,这可能和该地区的抬升活动有关,造成地壳厚度在这一时期增加。这可能和阿尔金断裂的走滑活动有关。
- 王非罗清华李齐万景林郑德文李大明王瑜
- 关键词:阿尔金断裂
- ^(40)Ar/^(39)Ar-^(36)Ar/^(39)Ar等时线的原理和应用被引量:3
- 2002年
- 在详细推导^(40)Ar/^(39)Ar-^(36)Ar/^(39)Ar等时线理论公式的基础上,利用具体的实验实例说明这种等时线方法的意义;利用^(40)Ar/^(39)Ar-^(36)Ar/^(39)Ar等时线方法进一步探讨我国新疆南天山7个石英脉样品的等时线年龄,证实查汗萨拉锑、银矿带的成矿时代为燕山期,成矿的时空特征呈现西部早、东部晚的趋势。
- 李大明李齐郑德文胡世玲
- 关键词:成矿时代
- 风化矿物斜钾铁矾^40Ar/^39Ar定年与Ar封闭温度被引量:2
- 2013年
- 新疆吐哈地区有色金属矿山上部氧化带中,发现了一种新的含K硫酸盐矿物-斜钾铁矾(KFe(SO4)2),含K量较高.若能应用40Ar/39Ar法测定该矿物年龄,可以研究该地区干旱化的时间、过程,从而探讨青藏高原隆升或两极冰盖的形成演化对于该地区气候的影响.但是,吐哈地区温度可达60℃,长时间的高温是否会引起矿物中的Ar的丢失?矿物颗粒细小是否会引起矿物中的Ar的丢失?这对于矿物年龄的解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扩散理论,应用阶段加热的方法进行Ar的扩散特性研究,在此基础上,应用简单的内生长-扩散模型模拟了可能的高地表温度和矿物颗粒大小对样品年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斜钾铁矾中Ar的扩散频率因子logD0/a2=13.71/s,活化能Ea=71.30kcal/mol,封闭温度Tc为294℃(假设冷却速率为10℃/Ma),活化能和封闭温度较高.而且,模拟结果表明斜钾铁矾形成后,在外界环境下温度和矿物颗粒大小对年龄几乎没有影响.在误差范围内重复性测试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证明斜钾铁矾适用于40Ar/39Ar定年.
- 杨静郑德文李大明许英霞于淑艳
- 关键词:封闭温度环境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