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德文

作品数:132 被引量:992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55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1篇天文地球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理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生物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36篇青藏高原
  • 28篇新生代
  • 28篇北缘
  • 26篇裂变径迹
  • 21篇年代学
  • 19篇东北缘
  • 19篇青藏高原东北...
  • 17篇青藏
  • 17篇测年
  • 16篇火山
  • 14篇晚新生代
  • 13篇磷灰石
  • 12篇盆地
  • 11篇热年代学
  • 10篇新生代构造
  • 10篇隆升
  • 9篇地层
  • 9篇磷灰石裂变径...
  • 9篇矿物
  • 9篇AR

机构

  • 127篇中国地震局
  • 13篇中国科学院
  • 11篇中国地质科学...
  • 5篇中国地震局兰...
  • 4篇河北理工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天然...
  • 4篇中山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兰州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台湾大学
  • 2篇宁夏回族自治...
  • 1篇北京大学
  • 1篇福州大学
  • 1篇广东省地震局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山东省地震局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作者

  • 132篇郑德文
  • 48篇张培震
  • 38篇王伟涛
  • 35篇张会平
  • 35篇李大明
  • 32篇郑文俊
  • 29篇万景林
  • 24篇庞建章
  • 18篇袁道阳
  • 18篇王一舟
  • 17篇武颖
  • 17篇杨静
  • 16篇张竹琪
  • 15篇马严
  • 15篇李齐
  • 11篇俞晶星
  • 8篇李传友
  • 6篇王志才
  • 6篇李又娟
  • 6篇王非

传媒

  • 14篇地震地质
  • 10篇第四纪研究
  • 6篇地质论评
  • 6篇岩石学报
  • 5篇第六届地质构...
  • 4篇矿物岩石地球...
  • 4篇2012年全...
  • 3篇地质学报
  • 3篇科学通报
  • 3篇地球物理学报
  • 3篇地学前缘
  • 3篇中国科学:地...
  • 3篇中国地质学会...
  • 3篇第十一届全国...
  • 2篇地球学报
  • 2篇地质科学
  • 2篇中国科学(D...
  • 2篇第八届全国同...
  • 2篇2014年中...
  • 2篇第八届全国同...

年份

  • 4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8篇2016
  • 15篇2015
  • 16篇2014
  • 10篇2013
  • 8篇2012
  • 2篇2011
  • 1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6篇2006
  • 14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1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碎屑颗粒裂变径迹热年代学
碎屑颗粒热年代学是以同位素封闭温度理论(Dondson,1973)为依据,以沉积地层中年龄未发生重置的碎屑颗粒为研究对象,从而研究其沉积源区剥露特征及热演化历史的一种年代学方法。最近20年来,随着测试技术的发展,碎屑颗粒...
郑德文万景林张培震袁道阳李大明
关键词:临夏盆地裂变径迹
文献传递
磷灰石4He/3He热年代学--一种低温热年代学研究的新技术被引量:2
2014年
磷灰石He的封闭温度(约70℃)是目前已知体系中最低的,4He在磷灰石中空间分布包含了样品经历的低温阶段(30~90℃)的热历史信息.磷灰石4-He/3He热年代学是根据经典的扩散理论,并用质子照射磷灰石使其内部生成均匀分布的3He,然后应用一种数学方法来确定磷灰石中4He的空间分布,由此可以限制样品所经历的热历史.文中简单介绍了该方法的数学原理、模拟方法、应用以及现存的主要问题等,虽然这一方法还处于不断探索中,但是其对低温热历史的灵敏性使得这种方法有广阔的前景.
杨静郑德文陈文张竹琪
关键词:磷灰石热历史
柴达木盆地北缘30Ma前的快速冷却事件及构造意义——^(40)Ar/^(39)Ar及FT热年代学制约被引量:7
2002年
对柴达木北缘两个花岗质岩体的钾长石和磷灰石分别进行了氩多重扩散域理论(MDD)模拟及裂变径迹年龄测定,得到了这些岩体的冷却历史。该冷却历史表明,30 Ma左右这里曾发生过一次快速冷却事件(7.5~9.4℃/Ma),并伴随着去顶剥蚀作用,这可能和该地区的抬升活动有关,造成地壳厚度在这一时期增加。这可能和阿尔金断裂的走滑活动有关。
王非罗清华李齐万景林郑德文李大明王瑜
关键词:阿尔金断裂
^(40)Ar/^(39)Ar-^(36)Ar/^(39)Ar等时线的原理和应用被引量:3
2002年
在详细推导^(40)Ar/^(39)Ar-^(36)Ar/^(39)Ar等时线理论公式的基础上,利用具体的实验实例说明这种等时线方法的意义;利用^(40)Ar/^(39)Ar-^(36)Ar/^(39)Ar等时线方法进一步探讨我国新疆南天山7个石英脉样品的等时线年龄,证实查汗萨拉锑、银矿带的成矿时代为燕山期,成矿的时空特征呈现西部早、东部晚的趋势。
李大明李齐郑德文胡世玲
关键词:成矿时代
青藏高原东北缘寺口子剖面碎屑锆石示踪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12
2013年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寺口子剖面发育巨厚的新生代沉积地层,分析这些沉积物的碎屑来源能够为高原东北缘构造变形过程提供重要证据。本文在寺口子剖面磁性地层年代的约束下,对该剖面27~4 Ma的砂岩样品进行了碎屑锆石示踪研究。研究结果显示27~12 Ma的砂岩样品中锆石U-Pb年龄主要分布在200~470Ma(以230Ma、440Ma为峰值年龄)、1600~1890Ma、2100~2450Ma,与>12 Ma的砂岩样品相比,7 Ma的砂岩样品中新增了锆石U-Pb年龄为720~980Ma的年龄峰值;4Ma的砂岩样品中锆石U-Pb年龄谱主要为200~490Ma。这些样品中,1600~1890Ma与2100~2450Ma的锆石εHf(t)值偏负(-31.1~5.1),720~980Ma的锆石具有负的εHf(t)值为-15.1^-1.7,200~470Ma的锆石εHf(t)值范围较宽为-11.2~12.5。通过与周围构造单元对比,发现1600~1890Ma与2100~2450Ma的锆石可能源于与鄂尔多斯地块西缘,720~980 Ma的锆石与宁夏中部的南华山、西华山岩石具有亲缘性,U-Pb年龄为200~470Ma的锆石则与六盘山南部岩浆岩的锆石U-Pb年龄一致。寺口子剖面碎屑锆石示踪与半定量估算表明:六盘山南部可能在27Ma已隆升、变形,成为宁夏南部盆地的物源区,而宁夏南部盆地晚中新世的物源变迁可能反映了海原-六盘山断裂带强烈的构造变形。
王伟涛郑德文庞建章
关键词: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组成青藏高原东北缘
表生含钾硫酸盐矿物40Ar/39Ar年代学:对中国吐哈盆地新生代风化、古气候的启示
吐鲁番-哈密盆地是我国西部极端干旱地区之一,且位于青藏高原北部,受青藏高原和天山隆升的影响,同时受西风带和东亚季风的影响,是几种气候影响因素的交叉地带,所以研究吐哈盆地新生代的干旱化历史,对于探讨青藏高原隆升、特提斯海的...
杨静郑德文陈文
关键词:吐哈盆地干旱化古气候硫酸盐矿物
祁连山北缘晚新生代构造活动的U-Th/He热年代学证据
本文沿祁连山北缘的金佛寺岩体采集了一些列样品,通过磷灰石裂变径迹和U-Th/He低温热年代学方法研究,获得祁连山北缘开始隆升的时间为约9.5Ma,隆升的速率为0.5~0.3mm/yr,晚新生代以来与祁连山北缘断裂相关的缩...
郑德文万景林郑文俊王伟涛
关键词:地质年代学
文献传递
祁连山洪水坝河流域地貌特征及其构造指示意义被引量:33
2013年
晚新生代以来,伴随祁连山强烈隆起而塑造的水系流域地貌,其典型特征指示了该区域的最新构造活动。以发源于祁连山中部的洪水坝河为研究对象,利用GIS空间分析工具,提取了整体流域与5个亚流域的河网分支比、地势起伏、平均高程等地貌参数,并对整个流域地形做坡谱分析,获得了洪水坝河水系流域地貌特征。研究表明,洪水坝河流域整体地形起伏大、坡度陡、水系发育程度低,并且流域内部从南向北,河网分支比和地势起伏显著增大。在分析地层岩性和冰川作用等相关因素的基础上,认为这种变化表明流域所受构造活动的影响从南向北显著增强:南部受构造活动的影响微弱,地势平坦,可能是残存的古侵蚀面,亦或是受山间盆地的沉积作用影响;中部区域由于被昌马断裂东段切穿,断裂带附近区域较弱的抗侵蚀能力与河流的快速下切共同造成了地势起伏的增加;北部区域受佛洞庙-红崖子断裂西段逆冲活动的影响,坡度及地势起伏大幅增加,表现为地势起伏骤增和强烈的河流下切等地貌特征。上述地貌分析研究,为认识和理解祁连山造山带地貌演化以及控制因素提供了基础数据和思路。
王一舟张会平俞晶星张竹琪郑文俊郑德文
关键词:地貌DEMGIS
哀牢山-红河剪切带渐新世的构造体制转换与剥露历史:来自哀牢山南段磷灰石裂变径迹的证据被引量:7
2020年
哀牢山-红河剪切带是东南亚重要的构造边界,其记录了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以来的陆内变形和地貌演化。本次研究对该剪切带哀牢山南段开展了基于LA-ICPMS法测试的磷灰石裂变径迹低温年代学分析。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数据和热史反演模拟揭示哀牢山段存在晚始新世-早中新世(40~20Ma)的快速剥露事件,而早中新世(大约20Ma)之后处于稳定的慢速剥露过程。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海拔分布曲线特征暗示:快速剥露机制存在差异,早期阶段(40~26Ma)的剥露过程受控于伸展为主的左旋走滑体制影响;晚阶段(26~20Ma)的快速剥露归因于简单剪切为主的左旋走滑剪切体制,上述结果暗示哀牢山-红河构造带在晚渐新世发生了一次重要的构造体制转换,即从走滑伸展变形转换为简单剪切变形。哀牢山杂岩带北段、中段、南段冷却路径对比,表明北-中段可能存在两阶段快速冷却作用,而南段只发生单一快速冷却作用;结合青藏高原东南缘低温热年代学数据,暗示自中-晚中新世,青藏高原中、下地壳物质可能向东南缘扩展,并已到达哀牢山中段,同时诱发哀牢山杂岩带以北广大地区的抬升和快速冷却。
任龙龙张波郑德文王洋张进江李晓蓉陈思雨张磊
关键词:渐新世磷灰石裂变径迹热演化
阿拉善地块南缘的构造活动与青藏高原向北东扩展
青藏高原向北东扩展的模式和机制,近几十年以来一直是地球科学研究特别是青藏高原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Molnar and Stock,2009;Darby et al.,2005;Tapponnier et al.,200...
郑文俊张培震俞晶星郑德文王伟涛张会平张竹琪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