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培震

作品数:199 被引量:5,785H指数:4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水利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3篇期刊文章
  • 39篇会议论文
  • 7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0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70篇地震
  • 49篇青藏高原
  • 34篇裂带
  • 31篇北缘
  • 30篇断裂带
  • 26篇青藏
  • 24篇东北缘
  • 24篇青藏高原东北...
  • 21篇新生代
  • 19篇断层
  • 18篇地壳
  • 18篇滑动速率
  • 15篇地貌
  • 15篇第四纪
  • 15篇盆地
  • 14篇裂变径迹
  • 14篇古地震
  • 11篇新生代构造
  • 11篇强震
  • 11篇汶川地震

机构

  • 191篇中国地震局
  • 18篇中国地震局兰...
  • 15篇中山大学
  • 12篇中国地震局地...
  • 11篇四川省地震局
  • 10篇中国地震局地...
  • 8篇中国科学院
  • 7篇宁夏回族自治...
  • 6篇中国地震局地...
  • 6篇中国地质科学...
  • 6篇国家地震局
  • 5篇北京大学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新疆维吾尔自...
  • 4篇孟菲斯大学
  • 3篇兰州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吉林大学
  • 2篇北京市地震局
  • 2篇山东省地震局

作者

  • 199篇张培震
  • 48篇郑德文
  • 35篇郑文俊
  • 32篇王伟涛
  • 32篇袁道阳
  • 30篇张会平
  • 20篇李传友
  • 19篇邓起东
  • 17篇张竹琪
  • 16篇甘卫军
  • 16篇万景林
  • 14篇闵伟
  • 12篇俞晶星
  • 11篇李大明
  • 11篇徐锡伟
  • 10篇毛凤英
  • 10篇杨晓平
  • 9篇闻学泽
  • 8篇王志才
  • 8篇冉勇康

传媒

  • 32篇地震地质
  • 15篇地球物理学报
  • 12篇科学通报
  • 12篇地学前缘
  • 10篇第四纪研究
  • 9篇中国科学(D...
  • 9篇国际地震动态
  • 6篇地质学报
  • 6篇地震学报
  • 5篇中国地震
  • 5篇中国科学:地...
  • 5篇第六届地质构...
  • 3篇地球科学进展
  • 3篇中国基础科学
  • 3篇第十届全国第...
  • 3篇2014年中...
  • 2篇地球学报
  • 2篇西北地震学报
  • 2篇内陆地震
  • 2篇大地测量与地...

年份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16篇2014
  • 11篇2013
  • 10篇2012
  • 5篇2011
  • 16篇2010
  • 8篇2009
  • 10篇2008
  • 5篇2007
  • 13篇2006
  • 10篇2005
  • 9篇2004
  • 17篇2003
1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和构造变形被引量:221
2001年
全球定位系统(GPS)揭示的中国大陆现今运动场清晰地表现出了以活动地块 为单元的分块运动特征,不同的活动地块具有不同的运动和变形方式.GPS观测到的阿 尔金断裂的左旋走滑速率仅(5.l± 2.5)mm/a,龙门山断裂的挤压缩短速率为(6.7± 3.0) mm/a,华南地块相对于欧亚大陆向东的运动速率是 11~14mm/a,这些结果均不支持青 藏高原北部沿主要走滑断裂向东大规模挤出的假说.中国大陆以活动地块为单元的现 今构造变形可能与大陆岩石圈的结构和性质有关,上地壳以脆性变形为主,下地壳和 上地幔以粘塑性的流变为特征,从底部驱动着上覆脆性地块的整体运动.
王琪张培震牛之俊J.T.Freymueller赖锡安李延兴朱文耀刘经南R.BilhamK.M.Larson
关键词:全球定位系统GPS地壳运动活动地块岩石圈动力学
2008年汶川M_s8.0地震发生过程的动力学机制研究被引量:91
2009年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突发在现今并不活动的龙门山断裂带上,该地震发生的动力学机制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文中利用黏弹性接触问题的有限元方法,考虑重力作用,对青藏高原东缘的应力场空间分布及其随时间的演化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应力在空间由分散分布逐渐向龙门山及周边地区转移集中.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及计算分析,初步认为汶川地震孕育发生的动力学过程如下:青藏高原的物质东流在向东运动过程中由于受到稳定的四川盆地的阻挡,一部分东流物质在川西地区囤积,造成龙门山隆升;高角度(50°-70°)、犁状的龙门山断层面上的正应力随着川西高原向东运动而不断增大,导致该断层的闭锁性逐步加强,并且分布在断层附近的变质杂岩为存贮高密度弹性应变能提供物质保障.但另一方面随着青藏高原较柔软的下地壳物质的不断向东运动,囤积的东流物质对龙门山断裂带上盘的推挤作用会不断加强,从而导致断裂带上剪应力越来越大;当剪应力超过摩擦强度时,断层解锁产生滑动,发生地震.模拟结果还表明龙门山断层面上的摩擦系数较高,断裂带上地震的平均复发周期约为3163年,这与其他资料结果有一致性.
朱守彪张培震
关键词:动力学机制汶川地震
汶川8.0级特大地震的断裂特性与强地面运动的关系被引量:2
2015年
2008年汶川8级地震的发震构造是高角度铲形逆冲断层,伴随这种类型地震的远近场强地面运动在中国是第1次被记录到。综合汶川地震发震构造、破裂过程和强地面运动峰值加速度的资料,探讨高角度铲形逆冲断裂作用与强地面运动的关系。结果显示,龙门山断裂带内强地面运动峰值加速度明显大于断裂带外的台站,前者可达后者的2倍多。同时,该地震强地面运动具有很大的垂直分量,近断层垂直分量大于水平分量。结合远场资料,发现龙门山断裂带上盘峰值加速度垂直分量总体上大于下盘,上盘垂直分量的衰减比下盘慢。不考虑远场的高值异常,水平分量似乎也存在上盘效应,但目前无证据表明这些异常应该被剔除。另外,远场地面运动特征显示,相对于反方向,沿同震断层扩展方向(NNE)的峰值加速度水平分量衰减较慢,垂直分量的这种方向效应不明显。考虑到汶川地震破裂浅、断面陡和以垂直形变为主这3个显著的同震构造特性,近场和远场地面运动记录反映出位错类型和台站的实际断层距的控制作用。正因为汶川地震高角度铲形逆冲断裂结构的特殊性,导致其地面运动与普通逆断型地震强地面运动的同震效应在某些分量上相同,其他分量存在差异。
黄蓓张培震张冬丽李小军
关键词:汶川地震强地面运动峰值加速度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发生的历史与现今地震活动背景被引量:124
2009年
为了了解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M_S8.0地震发生的地震活动背景,本文综合历史与现代地震资料,从南北地震带中段及其邻区的视野研究了汶川地震前1-2千年的强震活动性,以及震前20年的地震活动性背景.结果主要表明:(1)至少在2008年之前的1100-1700年中,龙门山断裂带未发生M≥7的地震,相对其南、北两侧的其他活动断裂带(或段)形成一个地震空区,2008年汶川M_S8.0地震发生在该空区中;(2)17世纪以来,在由龙门山断裂带大部分地区、川北岷江—虎牙断裂带以及甘南文县—武都断裂带组成的巴颜喀拉块体东边界上共发生了12次M=6.5-8.0地震,显示出一个已持续了近400年、逐渐加速的应变能释放过程,2008年汶川M_S 8.0地震属于该过程中两次巨大地震之一;(3)汶川地震前20年,龙门山断裂带中、南段不存在背景地震活动的平静,反而显示出比曾经发生过1879年M_S 8地震的一甘南文县—武都断裂带还略高的地震活动背景水平;(4)2008年汶川地震的强度远远超出龙门山断裂带的历史最大地震,说明仅基于数百年至一、两千年的历史地震记载,远不足以正确评估较低滑动速率的、大型活动断裂带的潜在地震危险性.
闻学泽张培震杜方龙锋
关键词:汶川地震地震空区龙门山断裂带
碎屑颗粒磷灰石裂变径迹法在制约地层年龄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1年
碎屑颗粒热年代学是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热年代学方法 ,在地质研究中应用广泛。本文以西秦岭地区三岔—四店一带的白垩纪地层为例 ,说明该方法在制约地层年龄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这一带的白垩系地层沉积于晚白垩纪 ,或至少含有晚白垩纪的沉积。
郑德文张培震万景林
关键词:碎屑颗粒裂变径迹地层年龄
汶川大地震孕震机理的研究及其对地震预报的启示
2009年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大地震突发在曾被认为并不活动的龙门山断裂带上,引起社会及学术界的巨大反响,该地震的孕震机理及如何预报问题更引起广泛关注。
朱守彪张培震
关键词:地震预报孕震机理大地震龙门山断裂带
青海热水-日月山断裂带的新活动特征被引量:35
2003年
热水 -日月山断裂带是发育在青藏高原东北缘柴达木 -祁连活动地块内部的 1条重要的NNW向逆 -右旋走滑活动断裂带 ,长约 183km。断裂由 4条不连续的次级断裂段右阶羽列而成 ,阶距 2~ 3km左右 ,在不连续部位形成拉分区。主断裂两端则形成帚状分叉。断裂活动形成了一系列山脊、冲沟和阶地等右旋断错微地貌 ,其中Ⅰ级阶地右旋断错约 8~ 11m ,Ⅱ级阶地右旋断错约 35m。同时沿断裂带还形成了许多断层陡坎 ,Ⅰ级阶地或洪积台地上断层陡坎高约 0 .5~ 1m ,最高达 2 .8m ,Ⅱ级阶地或台地上的断层陡坎高约 2 .5~ 3m ,最高达 4~ 5m。根据相应的阶地年代 ,计算得到断裂带全新世以来的平均水平滑动速率为 3 16mm/a ,垂直滑动速率为 0 .83mm/a。
袁道阳刘小龙张培震刘百篪
关键词:滑动速率新活动
“大陆强震机理与预测”中期学术进展被引量:72
2000年
从中国大陆地震的特点出发,提出了活动地块假说,用于描述中国大陆现今构造变形的特征和机制,探索大陆强震的发生机理和预测方法。活动块体是指被大型晚第四纪活动构造带所分割和围限、具有相对统一运动方式的活动地质单元,内部相对稳定,边界带构造活动强烈,深部受不同层次的拆离带或滑脱带所控制,绝大多数7级以上强震都发生在边界带上,而块体本身的运动具有相对统一性。本项目所提出的活动地块假说,从时间尺度上研究晚第四纪(10-12万年)以来的构造活动,着重强调与未来强震活动密切相关的现今时段;从状态上主要研究现今仍在活动、并且与未来强震有关的块体运动及相关的构造变形。根据地震活动、构造活动历史、岩石圈结构、地壳形变图像、地球物理异常及地球动力学背景等的差异,初步将中国大陆划分出5个一级活动地块和19个次级活动地块。不同的活动地块其深部结构是不同的,在全国尺度上初步获取了与活动地块划分方案相对应的中国大陆岩石圈结构的分区差异特征,同时还详细解剖了若干重要活动块体及其边界带的结构特征。GPS测量结果表明不同活动地块的运动方向、速度和变形方式均是不同的。除了初步建立活动地块理论框架之外,本项目还对成组强震与地块活动、剪切断裂的形成和失稳过程。
张国民张培震
关键词:地震预测强震机理
贺兰山西麓断裂右旋走滑的地质地貌证据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7
2017年
贺兰山西麓断裂的水平运动性质对厘定阿拉善地块与华北地块的现今界线,探讨青藏高原向NE扩展的影响范围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野外地质地貌调查发现:贺兰山西麓断裂切割了新近系背斜的西翼,干河沟组和清水营组之间的地质界线被右旋错动,位移>800m;在断裂附近的第四纪洪积高台地上,多处发育了与主断裂相交的次级张性节理(裂隙),其锐角指示主断裂具有右旋走滑性质;贺兰山西麓断裂南端发育的与主断裂斜交的正断层,表明断裂西盘向N运动并在端部形成拉张调整区,反映了主断裂水平运动为右旋走滑;形成于不同时期不同规模的冲沟跨断裂发生了明显的右旋扭动。因此,贺兰山西麓断裂的水平运动是右旋走滑,而非前人认为的左旋走滑。从断裂活动和新生代地层变形的相互关系分析,认为晚新生代以来,在贺兰山西麓断裂附近存在2个阶段的构造变形:即早期褶皱变形,后期断裂活动。这2次构造变形是青藏高原对阿拉善地块的持续推挤,导致其向NE侧向挤出的结果。青藏高原扩展的影响范围在上新世末已抵达贺兰山西麓地区,并导致贺兰山西麓断裂的右旋走滑运动,形成了阿拉善地块和华北地块的现今边界,也是青藏高原扩展的最新前缘。
雷启云张培震郑文俊杜鹏王伟涛俞晶星谢晓峰
关键词:右旋走滑青藏高原东北缘
青藏高原东北缘海原断裂晚第四纪左旋滑动速率
青藏高原内部及其周边主要活动走滑断裂的滑动速率一直被作为理解大陆变形的重要依据。通常认为,断裂的高滑动速率体现了刚性块体之间的局部变形(Tapponnier et al.,1982,2001;Avouac andTapp...
李传友张培震尹金辉闵伟
关键词:滑动速率海原断裂青藏高原东北缘晚第四纪
文献传递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