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森阳一
- 作品数:11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东京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井上厦的语言
- 2010年
- 井上厦先生是日本著名小说家、剧作家,日本笔会第14任会长,创作了诸多小说和戏剧作品,其中话剧作品《与爸爸在一起》常年上演并被搬上银幕,深受广大观众喜爱。2004年6月,井上厦偕同加藤周一、大江健三郎、小田实、泽地久枝等九位贤达,共同创建了"九条会"。该组织是一个民间和平组织,呼吁日本国民维护和平宪法,反对保守势力修改宪法第九条,并为宣传该会的和平主张付出了很多精力。井上厦非常重视日中文化交流,是中国日本文学研究界的老朋友。2010年4月9日,他在镰仓近郊的家中溘然长逝,享年76岁。为示悼念,谨将小森阳一写的悼文刊载如下,以飨读者。
- 小森阳一秦刚
- 关键词:语言和平宪法戏剧作品话剧作品修改宪法
- 大江健三郎与世界文学
- 2020年
- 历史上首次提出“世界文学”(Weltliteratur)概念的是德国伟大诗人、小说家和思想家歌德(1749-1832)。18世纪70—80年代,歌德参加了以弗里德里希·马克西米里安·克林格(1752—1831)戏剧命名的“狂飙突进”文学运动,在莎士比亚和卢梭的影响之下,推进了重视人类情感和内在生命力的文学运动。1774年,歌德发表了《少年维特的烦恼》后名声大噪,由此使重视和谐与普遍人性的德国古典主义文学得以确立。
- 小森阳一杨力(译)
- 关键词:文学运动《少年维特的烦恼》狂飙突进普遍人性人类情感弗里德里希
- 大众媒体墙与心脑控制被引量:4
- 2007年
- 实际上留在压倒性多数人的印象中的并非是历史的事实,而只不过是通过这种以电视为中心的大众传媒被大量传播而形成的社会、集体的记忆。我把这种通过操纵社会的、集体的记忆来掌握日常政治领导权的这种权力形态称为"心脑控制社会"。
- 陈多友小森阳一
- 关键词:大众媒体大众传媒权力形态社会领导权记忆
- 21世纪大众媒体墙与“心脑控制社会”问题被引量:2
- 2007年
- 21世纪是后工业社会日趋完备的时代,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社会生活的高度信息化、符号化。人们在消费符号的同时,也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将自己的价值认同委任与一种无形的力量,那就是大众媒体。尤其是由于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媒手段的高度发达,致使21世纪在世界各地形成了一种心脑控制社会的现状。
- 小森阳一
- 关键词:大众媒体不快
- 中日关系的课题与期待被引量:1
- 2002年
-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的20年间,两国关系一直发展顺利。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新历史教科书编委会”为中心的历史修正主义和历届首相参拜靖国神社问题成为中日友好关系的重大障碍。要破解这一障碍,笔者认为有必要同战败日本的状态、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的现状联系起来加以认识。为了东北亚的安全与和平,日本应改变单方面追随美国的外交政策;中韩日三国的市民运动也应联合起来,追求共同的安全、和平和经济的发展。
- 小森阳一
- 关键词:中日关系外交关系政治市民运动
- 冷战思维的形成、瓦解及全球主义理念的出现被引量:1
- 2005年
- 结构主义语言学确立了将人类的语言活动纳入二元对立体系分别进行考察的新方法。作为二元对立主义被发现的结果,就是对应冷战时代的理论框架的形成。对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批判与二战后全球爆发的革命运动并导致冷战格局瓦解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理论思维方式的转换实际上反映了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力量对比的变化,由此,原殖民资本主义国家因不能继续掠夺殖民地而导致福利国家消亡之后便极力奉行全球主义理念。
- 小森阳一王瑜陈多友
- 关键词:冷战思维结构主义语言学全球主义意识形态文化人类学
- 全球地域化语境下的亚洲主义思考被引量:4
- 2005年
- 陈多友(以下简称'陈'):小森先生,我记得2003年7月份,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7月24日,在你的研究室,我们就全球化问题进行了交流.当时我们交谈的内容至今仍记忆犹新.你指出,全球化思潮不只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问题,同时它还涉及到政治、外交、军事、文化、话语、价值等诸多层面.简单说来,全球化指的是社会交往的跨洲际流动和模式在规模上的扩大、在广度上的增加、在速度上的递增,以及影响力的深入.它指的是人类组织在规模上的变化或变革,这些组织把相距遥远的社会联结起来,并扩大了权力关系在世界各地区和各大洲的影响.但不应该把全球化视为预示着一个和谐的全球社会的到来,也不应该把它看成是一个普遍的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各种文化和文明都将日益趋同.因为不仅日趋增强的内在联系产生了新的敌意与冲突,而且它还能够激起反动的政治和根深蒂固的排外主义.其原因在于,全球化是一个深刻分化并充满激烈斗争的过程.全球化的不均衡性不可能导致一个日趋一致的过程.如今时间过去了一年零八个月,国际形势发生了一些变化,对待全球化问题,你的看法有什么改变没有?
- 小森阳一陈多友
- 关键词:亚洲主义人物访谈全球经济一体化军事外交关系政治思想
- 天皇制与现代日本社会被引量:6
- 2007年
- 小森阳一
- 关键词:日本社会马克思主义者政治体制明治维新意识形态
- “3.11”东日本大地震一周年之后日本社会的思想状况
- 2013年
- "3.11东日本大地震"让我们反思的不仅仅是日本政府而是全世界对于核电以及核武器应该采取的态度,因为简单地将"3.11"和"8.15"联系在一起考虑蕴含着认识论上的危险。我们需要认真考虑大江健三郎所提到的"日本事实上的再度军备化"以及日本国民"对于美国核威慑力有效性的没有来由的信赖",重新思考"日美安全保障条约体制"以及"日美原子力协定体制"。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警惕"由政官产学媒组成的五角形构筑的关于安全神话的童话"。"3.11"之后日本民主党政权越发趋于保守,而正是因为处在这样一个时期,构筑真正意义上东亚长期的可持续的生活和安全的知识分子之间的交流实践是不可或缺且意义重大的。
- 小森阳一张秀强
- 虚构与现实交界的语言被引量:3
- 2011年
- 文章对大江健三郎小说《水死》的文本,以及该小说与它引用的大江其他小说的关系进行了细致解读。如通过详细例举,分析指出,小说《水死》中的全体人物,包括男性在内,"仿佛重合相互的声音一样","通过讨论、议论、争论交换彼此的语言",所有的角色都被编织进了幽灵和宿主的关系网之中。而这种幽灵和宿主的网络里的传达线路,不只存在于作为声音的语言里;过去已经印成铅字的长江古义的小说中的语言,也被编织在了这个幽灵和宿主的网络里。大江的作品,不断地相互运动,是试图将现实世界的小说作者和虚构世界的作品中人物乃至叙述者或记述者这一被认为是自明的分界彻底搅乱的一种实践。《水死》这部小说对现实和虚构世界的分界进行了多层次划定,从而避免了自明性所带来的危险。小说里的人物的无与伦比的存在感,是通过独特的语言传达回路创造出来的。
- 小森阳一邓捷
- 关键词:《水死》语言历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