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蕾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多发
  • 5篇多发性
  • 5篇多发性骨髓瘤
  • 5篇骨髓
  • 5篇骨髓瘤
  • 2篇蛋白
  • 2篇多发性骨髓瘤...
  • 2篇硼替佐米
  • 1篇蛋白酶
  • 1篇蛋白酶抑制
  • 1篇蛋白酶抑制药
  • 1篇地塞米松
  • 1篇地塞米松治疗
  • 1篇凋亡
  • 1篇医院真菌
  • 1篇医院真菌感染
  • 1篇抑制药
  • 1篇预后
  • 1篇预后意义
  • 1篇真菌

机构

  • 6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北京市创伤骨...
  • 1篇北京市道培医...

作者

  • 6篇刘蕾
  • 6篇白砚霞
  • 5篇左杏果
  • 5篇陆敏秋
  • 5篇吴梦青
  • 5篇石磊
  • 4篇褚彬
  • 1篇刘红星
  • 1篇张英
  • 1篇王芊
  • 1篇袁润英
  • 1篇李真
  • 1篇朱平
  • 1篇陈大福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cyclinD1的表达及预后意义
2012年
多发性骨髓瘤(MM)难以治愈,其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CyclinD1是细胞从G1期到S期的关键蛋白,其表达与MM预后的相关性存在争议。本研究检测了MM患者cyclinD1基因及蛋白表达,观察了cyclinD1蛋白表达与疗效和生存期的关系,明确其预后意义。
陆敏秋褚彬白砚霞吴梦青陈大福袁润英左杏果石磊刘蕾王芊
关键词:CYCLIND1基因多发性骨髓瘤预后CYCLIND1关键蛋白G1期
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PD)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应用。方法 2008年2月至2010年4月北京积水潭医院36例MM患者接受PD治疗。以同期46例VADT化疗的MM患者做为对照。分析病情转归及不良反应。结果 (1)PD用于初治和复发和(或)难治MM患者疗效均显著。初治组治疗有效率85.7%(18/21);复发和(或)难治组的有效率为80.0%(12/15);总有效率为83.3%(30/36)。PD与VADT治疗初治MM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5.7%对78.1%,P=0.740),PD治疗复发和(或)难治MM的有效率明显高于VADT组(80.0%对42.9%,P=0.039)。PD起效快,治疗有效的患者均在1个疗程后达PR;63.9%患者在3个疗程内达到VGPR以上缓解,优于VADT组的30.4%。(2)PD不良反应主要有乏力、周围神经病变及血小板减少等。PD治疗初治MM较复发和(或)难治MM不良反应小,耐受性好,更能坚持长期化疗以获得最大缓解。(3)PD治疗的MM患者骨痛缓解快,全身骨密度增高较VADT组更显著[(1.138±0.102)g/cm2对(1.053±0.137)g/cm2,P=0.039)]。结论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MM缓解率高,可首选用于治疗初治及复发和(或)难治MM。
陆敏秋吴梦青白砚霞左杏果褚彬石磊刘蕾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硼替佐米疗效
硼替佐米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9年
刘蕾白砚霞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蛋白酶抑制药硼替佐米
以颅脑肿物为髓外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分析
2012年
目的探讨以颅脑肿物为髓外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特点、治疗反应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以颅脑肿物为髓外表现的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病理学表现及治疗经过。结果 3例患者以颅脑肿物为首发症状,另3例患者在疾病进展中出现颅脑肿物,6例患者均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且对常规化疗反应差。结论 MM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其中以颅脑肿物为表现的患者较为少见。新型靶向治疗药物具有良好的治疗前景。
刘蕾白砚霞左杏果陆敏秋吴梦青石磊褚彬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G-四链体配体Tel03诱导小鼠模型白血病瘤体细胞凋亡
2010年
在体外研究发现酰亚胺类G-四链体配体Tel03能够诱导K562白血病细胞凋亡。本研究进一步用动物实验探讨Tel03的体内抗白血病瘤体细胞作用。建立裸鼠K562白血病瘤体模型,将实验用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分别腹腔注射等体积(300μl)含有不同剂量(5mg/kg和15mg/kg)Tel03药液的2组动物,对照组注射等量灭菌PBS,每周2次,连续4周。观察各组瘤体体积和动物体重,采用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法)检测瘤体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表明:Tel03显著抑制动物白血病瘤体细胞的生长,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瘤体均显著缩小,并且在小剂量组(5mg/kg Tel03)中Tel03诱导瘤体细胞凋亡的同时对动物不产生明显毒性作用。蛋白水平分析证实,Tel03抑制bcl-2表达同时诱导bax表达。结论:G-四链体配体Tel03具有诱导白血病瘤体细胞凋亡的作用,有用于白血病治疗的可能性。
褚彬张英刘红星白砚霞左杏果陆敏秋吴梦青石磊刘蕾朱平
关键词:白血病细胞凋亡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医院真菌感染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的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对2000年4月-2010年4月219例MM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8例患者发生74例次医院真菌感染,感染率为26.5%,例次感染率为33.8%;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91.9%;医院真菌感染呈逐渐上升的趋势;ECOG评分、侵入性操作、联合抗菌治疗、中性粒细胞缺乏是MM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共检出74株真菌,白色假丝酵母菌占52.7%,光滑假丝酵母菌占20.3%,克柔假丝酵母菌占9.5%,热带假丝酵母菌占8.1%,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占4.0%,烟曲霉菌占5.4%;氟康唑、伊曲康唑的敏感性降低,伏立康唑敏感性高。结论 MM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率增高,改善患者一般状况、减少侵入性操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及对原发病的有效治疗,对预防医院真菌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陆敏秋白砚霞李真吴梦青刘蕾石磊左杏果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医院真菌感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