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明
- 作品数:21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更多>>
- 乌伦古坳陷东南部中生代早期断裂构造生长指数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为确定乌伦古坳陷东南部中生代早期断裂构造的活动规律和控制因素,在确定同沉积逆断层引起的断展褶皱轴面和组成的基础上,对乌伦古坳陷东南部由红岩断阶带和陆梁隆起所夹持的三角区域内中生代早期断裂构造生长指数进行分析。在上三叠统白碱滩组(T_3b)沉积阶段,乌东断裂生长指数一般在1.5左右,红盆断裂多小于1.3,喀拉萨依断裂多小于1.2;下侏罗统八道湾组至中侏罗统西山窑组(J_1b-J_2x)沉积阶段,乌东断裂在下侏罗统八道湾组(J_1b)沉积时期具有最大的生长指数,红盆断裂在中侏罗统三工河组(J_1s)沉积时期具有最大的生长指数,喀拉萨依断裂在中侏罗统西山窑组(J_2x)沉积时期具有最大的生长指数。在断裂走向方向上,红盆和喀拉萨依断裂具有最南东端(或东端)生长指数较小,并接近于1,然后向北西(或西)方向生长指数逐渐增大,然后又逐渐减小至生长指数等于1的变化规律;乌伦古坳陷东南部乌东断裂、红盆断裂和喀拉萨依断裂在上三叠统白碱滩组(T_3b)沉积阶段和下侏罗统八道湾组至中侏罗统西山窑组(J_1b-J_2x)沉积阶段均具有从北东向南西方向的前展式迁移特征,说明当时的构造动力是从北东方向发起的。在断裂走向上生长指数的变化规律既与断裂构造的不同归属有关,又与不同方向断裂之间的距离有关。喀拉萨依断裂的生长指数沿走向表现出更大的变化特点,这与其他方向断裂构造的叠加所造成的活动性增强有关。
- 曹高社李茹毕景豪徐光明邢舟
- 关键词:中生代
- 南阳凹陷西大岗露头区核桃园组裂离不整合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
- 2012年
- 本文重点解剖南阳凹陷唐河低凸起西大岗露头区核桃园组二段中亚段(E2 h22)与上亚段(E2 h21)的接触界。通过实测剖面,结合室内岩石薄片鉴定、粒度分析、X衍射和地球化学分析,确认该接触界面实为裂离不整合,不同于前人认识的"古暴露面",系由北东向控盆断裂———曲洼断裂强烈的伸展作用所造成,代表了南阳凹陷以南部控盆断裂为主向以东部控盆断裂为主的转变。
- 曹高社王亚伟林玉祥俎新许徐光明邢娜娜陈俊侠
- 关键词:核桃园组南阳凹陷
- 一类二次比式和最优解的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对于二次比式和问题的最优解问题,提出了一种罚函数法以及单纯形分枝定界算法.利用指数函数及线性化技术,将约束优化问题转化为易于求解的无约束优化问题,最终给出了算法.
- 韩艳丽徐光明
- 关键词:全局优化
- 河南留山盆地上三叠统沉积粒度分析被引量:7
- 2009年
- 通过留山盆地上三叠统概率累积曲线、粒度参数和C-M图解等分析,沉积物粒度特征主要反映了扇三角洲泥石流、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沉积。下部太山庙组显示了水流由强至弱,搬运能力逐渐减小的过程;上部太子山组显示出水流不稳,流速交替多变的特点。粒度特征也显示了紊流作用的强烈影响,而紊流作用的产生可能与快速水流以及较高的悬浮颗粒含量有关。
- 曹高社杨启浩林玉祥邢娜娜俎新许徐光明
- 关键词:上三叠统沉积环境粒度分析
- 一种产生仄秒脉冲的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产生仄秒脉冲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顺序连接的如下装置:少周期飞秒激光脉冲装置、二维纳米金属阵列、高速μ子原子容器和光学滤波器。所述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产生如下形式的少周期飞秒激光脉冲:E(t...
- 向阳逯静苏玉娜徐光明冯红梅许媛
- 文献传递
- 济阳坳陷东部长堤走滑断裂带构造特征及演化过程被引量:4
- 2014年
- 济阳坳陷东部长堤断裂是一条特征明显的走滑断裂带,以T2地震反射层(沙河街组二段底面反射层)为界,发育深层次和浅层次两套断裂系统.深层次断裂系统为长堤走滑断裂带的主体,发育R-P断层组合,剖面上呈丝带状构造样式,平面上呈发辫状构造样式;浅层次断裂系统由一组近南北向左阶羽状雁列带组成,雁列带中的每条断层为近南北向走滑断裂的T断层.Es3-Es2下期,长堤走滑断裂带开始活动,发育深层次断裂系统,系由济阳坳陷和渤中坳陷之间的构造调节作用所造成;Es2上-Ed期,发育浅层次断裂系统,与长堤深层次断裂持续活动以及沉积盖层的逐渐增厚有关,同时,郯庐断裂带开始对研究区的构造格局产生影响;Ng-Nm期,研究区处在巨大的北东向走滑递进应变带中,长堤近南北向走滑断裂带让位于郯庐断裂带控制的北东向走滑体系.
- 曹高社毕磊彭传圣周廷全徐光明邢娜娜陈俊侠
- 关键词:走滑构造
- 南阳凹陷西大岗露头区核桃园组沉积相及其构造控制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通过剖面测制、室内薄片鉴定和粒度分析等,对西大岗露头区核桃园组的沉积相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该套地层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沉积.同时发现,核二段中亚段与上亚段的接触界面为沉积环境突变界面,该界面之下主要为三角洲沉积,界面之上突变为深湖-半深湖相沉积,具有明显的"跳相"现象.另外,通过X衍射及微量元素分析,发现上述接触界面富含沉积型黄铁矿.综合以上研究认为,核二段中亚段与上亚段的接触界面属裂离不整合性质,可能系北东向控盆断裂——曲洼断裂强烈的伸展作用所造成,由此造成了接触界面上下沉积环境的突变,裂离不整合面是这一沉积构造环境转变的物质表现.这一认识不仅对于陆相沉积盆地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南阳凹陷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曹高社王亚伟陈书平林玉祥俎新许徐光明陈俊侠
- 关键词:核桃园组沉积相
- 焦作地区太原组层状硅质岩中叶蜡石的发现及其成因意义被引量:3
- 2015年
- 焦作地区太原组层状硅质岩中新发现了叶蜡石矿物,该矿物具有典型叶蜡石的光性特征,X衍射图谱中,叶蜡石的主要特征峰d0020.917nm、d0040.459nm、d0060.306nm清晰存在,主、次、第三峰对应良好。差热图谱中,具有叶蜡石脱羟基的典型吸热谷726℃,760℃。岩石薄片和扫描电镜分析表明,叶蜡石赋存在具有两组方向的微裂隙中,[001]面平行于微裂隙的边部,含量达20%。对硅质岩准同生变形分析和沉积期表生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叶蜡石是在硅质岩原岩硅化作用的晚期,由火山灰水解产生的Al_2O_3胶体和体系外部提供的H_4SiO_4胶体一同进入到由地震冲击荷载造成的微裂隙中经过合成作用形成的,所需要的温度由地震滑动产生的能量提供,所必需的还原和酸性环境由层状硅质岩的原岩当时的沉积环境提供。华北陆块太原组底部普遍存在有火山灰沉积作用和冲击荷载反映的地震作用,共同揭示了太原组沉积时期可能伴随着一个大的构造事件,这一构造事件可能是潘吉亚大陆形成的响应。
- 曹高社徐光明周红春杜忠张松
- 关键词:太原组硅质岩叶蜡石火山灰
- 晚三叠世留山盆地沉积特征与构造环境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本文在实测剖面的基础上,通过薄片观察、粒度分析和阴极发光测试等手段,以沉积相的研究为切入点,将沉积作用和构造作用紧密联系,分析了留山盆地的沉积特征和构造性质。研究表明,留山盆地上三叠统沉积相主要为扇三角洲相,经历了早期的退积作用和晚期的进积作用。沉积相的演化和源区分析综合表现出,留山盆地是一个孤立的陆相盆地,沉积物来源主要为盆地周围的造山带物质。盆地演化经历了盆地形成阶段、平稳沉降阶段、快速沉降阶段和快速充填阶段,其构造动力与盆地周缘的构造作用强度相呼应。盆地性质可能为压坳性盆地,进而推测留山盆地是华北与扬子板块在晚三叠世碰撞期间向南大规模推覆而产生的背驼式盆地。
- 曹高社杨启浩高立祥林玉祥邢娜娜俎新许徐光明
- 关键词:晚三叠世构造环境
- 南华北盆地太原组碳酸盐岩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4
- 2017年
- 为明确南华北盆地太原组碳酸盐岩烃源岩基本特征,并分析该套烃源岩特殊的有机质富集背景,选取南华北盆地周缘洛阳、禹州、平顶山和永城地区全取心煤炭钻井的太原组碳酸盐岩样品进行系统的有机化分析,并对其进行评价,在对太原组碳酸盐岩矿物学和沉积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揭示该套烃源岩有机质富集背景。南华北盆地不同地区太原组碳酸盐岩烃源岩的有机碳平均值均大于1.00%,但生烃潜量和氯仿沥青"A"均较小,平均值分别小于1.00 mg/g和0.01%。干酪根有机显微组分以镜质组为主,一般占50%以上,壳质组一般在20%~50%,惰质组少量,但几乎不含腐泥组。镜质体反射率(Ro)在不同地区差异较大,洛阳地区Ro平均值为4.57%,禹州地区Ro为2.1%,平顶山地区Ro为1.14%,永城地区Ro平均值为1.97%。南华北盆地太原组碳酸盐岩烃源岩与普遍的碳酸盐岩烃源岩差异较大。太原组灰岩中较高的有机质含量主要与其中含有大量的炭屑有关,其原因是突发性海侵形成的灰岩过程中对下伏的煤线或碳质泥岩造成强烈冲刷。
- 曹高社刘慧慧邢舟徐光明
- 关键词:太原组碳酸盐岩烃源岩南华北盆地